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泰建交三十年:使节往来古已有之友谊源远流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07:2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曼谷六月十六日电 题:中泰建交三十年:中泰友谊源远流长

  中新社记者 罗钦文

  七月一日,是中泰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纪念日。时至今年的七月一日,中泰两国建交已是三十周年。然而,中泰之间的交往,至少已有两个世纪以上的历史。悠远的交往历
史,磨灭不了两个友好邻邦源远流长的友谊。

  使节往来古已有之

  文字记载表明中泰两国的友好交往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早在西汉武帝年间(公元前一四0年到公元前八十七年),中泰就已有使节往来。公元一到五年(西汉平帝年间),中国使者出访曾抵达泰国南部地区。三国时期(公元二二0年到二八0年),吴国官员出访东南亚各国后,著书提到当时泰国中部的金陈国,并记述了那里的人善于猎象驯象。

  南北朝时期(公元四二0年到五八九年)以后,两国交往更加密切。自南朝宋文帝至唐太宗贞观年间,泰国的盘盘国使节曾多次到中国,向中国赠送了泰国的象牙、佛塔、舍利子以及各种名贵香料等礼物。

  公元一一五五年,罗斛国(即泰国)派使节向中国南宋朝廷赠送了一头大象。这是历史上泰国赠送给中国的第一头大象。公元一二七一年到一三六八年间,元朝先后三派使节前往泰国的素可泰王朝,素可泰王朝的使节到中国也有九次之多。其中,在素可泰王朝第三个国王的儿子访问元朝时,元朝还特意派遣中国制陶工匠到泰国开窑烧制陶器,开创了泰国驰名的宋加洛陶器生产。这是中泰传统友谊的重要象征。

  中国明代和泰国大城王朝时期是古时中泰往来最为频繁的时期。粗略统计,明朝先后十九次派使节访问大城王朝,而大城王朝使节的回访多达百余次。郑和七下西洋就曾多次抵达泰国,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中泰传统友谊。

  目前,两国互设使领馆,包括中国在曼谷的驻泰大使馆和驻清迈、宋卡的两个总领馆,泰国在北京的驻华大使馆和驻上海、广州、昆明、香港的四个总领馆以及正在成都、厦门建设的领事机构。

  交流合作传播友谊

  使节的频繁往来,也带动了两国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在中国宋代时期,以现今泰国华富里府为中心的罗斛国,与中国建立了商业往来。当时,许多中国人从广东、福建乘船到泰国经商和居留。

  到了清朝时期,两国商贸关系更加热络。中国的瓷器、丝织品,泰国的大米、胡椒,成为两国交易的主要物产。乾隆初年,清政府还在广州设立了官方机构——本港行,专门办理对泰国的贸易和税收事务。

  时至今天,两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建立了经济贸易联合委员会、经济合作委员会、科技合作委员会等合作机制,签订了“贸易经济和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关于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等一系列协定,推动经贸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并扩展到东盟与中日韩合作、中泰老缅四角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地区经济合作。中国已成为泰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泰经贸合作展现广阔前景。

  同时,两国的文化交流也日趋密切。从十四世纪中叶中国工匠到泰国传授陶瓷工艺始,两国文化交流现已涉及教育、科技、文艺、卫生、宗教、体育等各领域,曼谷大王宫里、大城挽芭茵宫浓荫深处等处处可见两国文化交融的影子。

  从十四世纪末第一批泰国留学生到中国明朝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入监读书”和十六世纪初中国延聘泰国使节的翻译暂留中国教授泰语开始,中泰语言教育合作现蓬勃开展,培养许许多多民间的友好使者,架设起一座座理解、交流、合作和友谊的桥梁,将传统友谊世代传承。

  建交揭开历史新篇章

  一九七五年七月一日,有着两千多年友好交往历史的中泰两国正式建交,揭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三十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高层频繁互访,人们往来密切,政治、经济、贸易、军事、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卓有成效,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也有着良好的协调和配合。两国之间建立起的全方位睦邻互信合作伙伴关系,被誉为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的典范。

  “中泰友谊源远流长”,“中泰一家亲”,“中国和泰国,既是近邻,也是亲戚”……广为流传的这些话语已不再是外交辞令,而成为两国深厚渊源、世代友好的真实写照。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