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共和国历史上的老劳模:马学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09:02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见困难就上,见先进就学

  6学礼,1931年生,祖籍山东平度县。1939年山东发蝗灾,一家5口逃荒到沈阳。11岁到日本人开的“奉天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当筛焦炭的小工。

  1950年,马学礼进沈阳机床一厂当学徒。他不断搞技术革新,在生产上屡屡突破定额
。如车主轴梢孔这项工作,用他改造的工具干,以往18个小时的活,现在6个小时就能干完,并且保证了质量。

  1954年10月,马学礼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五年计划公布后,他更加积极地开展技术革新,如做大齿轮,过去20个小时都很难加工出一个,马学礼进行了5次革新,只要3.5小时就可以加工一个,工效提高了近6倍。这一年马学礼被评为沈阳市先进生产者,第二年被评为沈阳市和辽宁省的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

  1955年8月,组织上调马学礼到武汉重型机床厂,并派他到苏联学习。1957年7月回国,10月正式投入了武汉重型机床厂的建设。1958年2月,大轴工段加工一批滑枕,按当时的工艺规程操作,不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原材料浪费严重,马学礼看到后很心疼。他想用在苏联看到的“套料刀”加工滑枕,既快又节省材料。但由于加工“套料刀”设计复杂,制造精密,没人敢接这项任务。马学礼决心揽下这个“瓷器活儿”。他借图纸、找原料,在人力物力都很缺乏的情况下,终于造出了厂里需要的“套料刀”,原来3个人干的工作,一个人干就行了,而且一个人还可以看两台机床,使加工一根滑枕的时间由原来的30多个小时,缩短到4个小时。

  马学礼在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实现技术革新近百项。其中“内孔梢胎”被称为“马学礼胎具”,在全国推广使用。

  1960年,马学礼到华中工学院深造,仅初中二年级的文化底子,经过5年的艰苦学习,他写出了《不锈钢深孔套料的几个问题研究》的优秀毕业论文,结束了大学生活。

  马学礼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始终坚持搞技术革新,并以“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的精神带动培育了一大批有社会主义觉悟、有科学文化知识、有专业技术的革新能手。

  马学礼历任沈阳第一机床厂车工,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汉汽轮发电机厂工艺员、科长、党委副书记、党委第二书记。1983年起任湖北省总工会副主席。1959年在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

  (新希)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