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同江,踏访从这里开始 走近赫哲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09:22 生活报

  生活报和哈尔滨中央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庆祝建国56华诞踏访56个民族”活动(全程报道由新浪网转载)已启动。16日,本报记者和绥化市寒地黑土使者赵玉明以及他的儿子赵帅第一站来到了我省同江市,踏访了我国22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的赫哲族。

  到达同江后,同江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办主任丁友热情接待了本报记者一行,并陪同记者一行直奔街津口赫哲族自治乡。据丁主任介绍,同江市共有19个民族,是赫哲族的主要
聚居地,有赫哲族人口1500人,占全国赫哲族总人口的1/3,主要分部在街津口、八岔两个赫哲族自治乡。

  据史料记载,赫哲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远祖早在上帝舜时是息慎的组成部分,也称肃慎、稷慎,到了汉魏时改称“挹娄”。南北朝时谓之“勿吉”。隋朝开皇中,称勿吉靺鞨,靺鞨分为七部,其中黑水部至唐初形成庞大的联合体,是黑龙江流域以东的一大势力。在唐初,乘唐朝北伐高丽之机,黑水靺鞨由东北隅沿松花江、乌苏里江南下西进,其势力迅速扩大到松花江中游、牡丹江、乌苏里江流域,辽太祖天显元年,推翻了渤海政权将靺鞨置于其统治下,称为女真。公元1115年,女真各部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率领下,推翻了契丹王朝,建立金国。元朝,在松花江下游较多的地区生活着赫哲族,明代野人女真在逐出建洲女真之后,各部落也逐渐统一起来,在原五国部所属地区,形成了后来人们所称的“赫哲族”。

  自清康熙53年的三姓置治所之后,赫哲诸部仍维系氏族组织,即“哈拉达”、“莫昆达”或“噶珊达”这一社会形态,处于“捕猎为生”的自然经济。上世纪初期,赫哲族主要住在桦川、富锦、抚远、同江、饶河、虎林等县境内,所称赫哲的约1700人,乌苏江流域约400人,总计2100人。

  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富饶的三江平原,用它丰厚的乳汁哺育了赫哲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关怀下,赫哲人走出了低矮的撮罗子、地窨子,改变了只靠渔猎为主的生活方式,搬进了自己的新村,在地方政府的关心下,建立起赫哲新村。今天的赫哲人有了自己的电话、电视和学校,他们得以更好的发展悠久的赫哲文化。(生活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