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答“魅力重庆网上行”记者问(之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09:38 华龙网 | ||||||||
黄奇帆:借这个机会,首先代表重庆市委、市政府对各个网站的记者、编辑到重庆来了解重庆发展的情况,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想今天,先介绍一段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然后就是随意回答大家的问题。 重庆直辖以来七、八年时间,经济社会发展得很快,那么,在发展的过程中呢很重
我想呢,今天作为开场白跟大家就沟通这一段。 人民网记者问:据了解扶贫开发工作是中央交给重庆的四大工作之一,请问黄副市长,重庆在直辖八年以来,在扶贫开发工作里所取得的成就、采取的措施、现在面临的主要难点以及下一步的思路? 黄奇帆:重庆作为一个西部的地区,又是有库区,又有渝东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在直辖初期的时候,贫困人群是比较多的,当时3000万人口当中,差不多12%就有360万左右的贫困人群,经过八年的扶贫开发,应该说这方面工作取得了很重要的成就。在直辖初期的360多万人群当中现在可以大帐上说有300万是脱贫了,还有65万的贫困人口。从这一点来说,我们扶贫工作还没有完成,但是整体而言,360多万人中解决了六分之五的问题,应该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重庆的扶贫帮困的工作中我们有14个是属于国家级的贫困区县,有4个是省市级的贫困区县。我们扶贫开发的方法大体上有四个途径,四个措施,一个就是整体而言就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农民能够增加收入。因为我们在重庆有个基本的统计,如果这个地区的农民百分之九十的收入来自于农业的话,他年收入一般就只有一千块左右,如果能够有个百分之四十是非农收入,百分之六十如果来自农业收入,那么他的年收入可能在二千块左右,如果非农收入能够到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话,百分之四十是农业收入,他大体就有三千块收入。那些贫困地区我们说的扶贫的对象,以前是600多块的一个标准,最近两年把这个贫困线往上移了二百多块。总的来说,八、九百块以下都是贫困农民,一年收入八、九百块都是贫困农民,六百块以下是绝对贫困的农民。所以整体而言,解决贫困农民的问题,很重要的要扩大农村的非农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增加非农的收入,这个是扶贫帮困很重要的一个战略性措施,这是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呢,就是对绝对贫困、相对贫困的农民给予各方面的生活补助和津贴,使得他们能够过得下去,那么这个方面呢,国家扶贫办,中央政府每年给重庆14个国家级贫困区县都有一大笔补助。我们市政府、市财政也对这些贫困区县,包括市级贫困的区县给予一定的转移支付上的补助。这些补助一般是直接补助到这些贫困的农民,这个也是一个措施,这个是直接点对点的。刚才这一条是战略性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就非农经济的推动。第三个措施,就是推动贫困地区的农民外出打工,外出打工实际上也是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的很重要的一个措施。重庆现在这个地区有差不多57%的农村人口,三分之二不到,整体而言1800多万农民当中我们现在有620多万农民这几年外出打工。大家想象一下,重庆的农民三分之一是外出打工的,里面有320万是离开重庆到沿海打工,有300万是离开当地农村到县城或重庆主城里打工,这个过程也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重庆政府在这方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就是每年新增的外出打工的农民我们有50%以上得到政府的培训,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重庆这个地方大体上每年新增4、50万农民到城里打工,虽然不可能做到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培训,我们尽可能做到一半人以上。去年47万的农村农民新增的农民外出打工我们培训了20多万,市政府拿出了4700多万,对这些农民进行培训,培训了一些稍微初等的技能,增加了一些打工的知识,然后再外出他的生活能力、活动能力大大的提高。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扶贫措施。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布局上的,有些农民贫困他属于生活布局在山沟里、山顶上,他长期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些地方,这些地方交通不便,生存也不便,所以是很贫困的,我们把那些农民根据自愿的原则,把他迁移到城镇里或者发展得好一些的乡村里,这样的话能够相对集中居住,也会改善贫困农民的生活方式。总体而言吧,大体上这么四个通道,使得重庆的贫困农民在八年当中有了300万贫困农民的减少,现在绝对贫困的还有65万吧。这是我想说的问题的第一部分。作为下一部分来说,下一阶段我们还有什么困难,还有什么措施,总体而言就是进一步围绕刚才说的四个办法,这四个办法行之有效,就第一个就是增加农村的非农化的发展,第二就是对困难的农民群体点对点的直接给予一定补助,使他们能够生存、生活下去,第三鼓励他们外出打工,另外生活环境、布局上做些调整。就这四条措施,我们今后几年还要继续的进行推动,这样有效的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 浙江在线记者:重庆因为三峡库区的问题而声名鹊起,但同时也面临挑战,重庆市在解决三峡库区移民的问题当中,重庆市政府有什么措施来防止大量的库区的后置、后靠移民所产生的问题?将如何应对库区百万移民所带来的在扶贫和社会稳定方面的压力?重庆能否如期破解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大概是什么时候? 黄奇帆:三峡工程整个国家投资是1800亿人民币,在1992年定的,有1200多亿是三峡大坝水电站的建设,有600亿左右是投资于库区,作为安置移民的投资。重庆的移民占整个三峡库区的5/6,所以移民投资大致为500亿。三峡移民的具体的量大概是120万。重庆大帐上说是100万,这100万是讲静态,静态就是指,在上世纪90年代统计的人口数里面大体要移民100万。但是,十几年的过程人口会增加,所以,动态的说,因为生育增加的人口,或者别的地方的人因为结婚、各种家庭的变化,人口也会有迁移,所以整个来说,我们估计重庆地区静态移民总量是100万,动态移民总量会有112、113万,这是一个总的量的概念。那么到去年年底我们三峡工程大坝建设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三期工程,三峡库区的一期二期的移民全部如期完成。实际迁移的人口为81.3万,静态的说还剩下约19万。从历史性的眼光说,库区移民的大任务已经完成。库区的水位从第一期的135米到第二期的154米,水位越高淹的面积越大,三期、四期到2009年水位可以达到175米,到这个水位三峡移民全部完成。我们到2006、2007年三期移民可以完成,2007、2008年我们会把四期移民完成。大体上我们会在2007年、2008年完成移民,这就是刚才那位记者提到的进度问题。那么在现在已经完成的81.3万人口中有13万是从重庆移到沿海地区。比如上海、江西、江苏等,沿海各个省都承担了移民的重要任务,为库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另外有13万左右的移民是就地后靠,还有60万左右的移民属于当地动迁。动迁以后有的到县城或重庆的其他地方去了,所以整体而言,库区的移民一期、二期或者绝大部分已经如期完成。这是一个整体而言,大家更关心的是怎么把移民能够移得出、稳得往,能够逐步致富,移出来以后不要沦为贫困的居民,面应该成为生活得到改善的当地居民,这是移民更艰巨的任务。把农民移出来是一个相对容易的事,更难的是经济发展使农民能够很好的生活、生存、发展,并且逐步致富。为了做到这一条,中央政府对库区给予了非常的关注,给予了很多优惠的政策,重庆市委、市政府也把中央对库区的优惠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到了实处。具体的说,为了让移民能够生活得好,工作得好有五条重要的优惠政策,中央政府给库区600亿的移民投资,这个是把农民搬动移民的一个过程,我现在说的五条政策是除了刚才说的600亿以外的政策,第一条,三峡水电站建成之后,发的每一度电要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移民的后期扶持资金。每一度电一般是两角几分,在这个两角几分中我们要提取一定的三峡基金。移民以后,为了移民能够在将来五年十年中生活的更好,这笔钱是用来补贴、扶持当地的移民能更好的生活包括更好的工作,要建厂要发展二产三产,能够就业,这笔钱就起着就业扶持的资金作用,这是从电站的电费里提出来的。第二呢,电站投入运行以后二百亿度电三百亿度电,整个建成以后一年有个五、六百亿度电,每度电都有营业额,就有营业税,也会有所得税,这个税收留在了湖北,因为三峡大坝发生地在湖北,在湖北产生的地方税是这个电站产生的,这个地方税5/6给重庆,1/6给湖北的移民区,这个意思电站是国家的电力网,产生的税照道理可以自己拿走,但是国家把这个税的5/6给了重庆的库区移民,一年会有几个亿,现在一亿多,每年的电量都在增加,税收也会增加到几个亿一年,这个几个亿中央划拨给了重庆,重庆拿了给移民改善生活,这是第二个补助,就是分税。第三个补助是国家建立了一个三峡库区移民产业发展基金,这个基金是国家用财政补贴的方式,拿出了30亿,这个30亿是补助6年,大体上一年5亿,从去年开始到2010年这么一个过程,这30亿也一样,5/6在重庆,1/6在湖北,库区的农民或者是库区城里的工人他们如果要发展新的产业,比如说有外资有内资,有国有有民营,凡是你到库区去投资产业,不管是农业产业化项目还是工业还是服务业,你只要是能够帮助移民就业的好的项目,你如果贷款的时候国家这笔钱就可以拿出一定比例的贴息,比如拿一个亿的贴息,一般就可以贴他五十亿左右贷款,这是贴息的概念。另外呢可以做资本金,可以补助的资本金作为投资,这样每年总有五个亿左右是用来支持库区移民的产业发展,这个是第三个政策。第四个政策呢,就是类似于沿海特区的政策,在沿海特区1980年、1990年到2000年有一条政策就是国内的企业如果引进设备,在特区里使用就免关税。这几年库区一样有这条政策,就是说国家每一年给予一定的关税减免额度,用于库区的企业如果引进设备,引进各种各样的材料在库区当地使用的话,不管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就可以免关税,这也是库区的产业发展,这是第四条优惠政策。第五条优惠政策就是库区的企业给予一定的额度破产关闭,库区有一千几百个企业。因为大水要淹没它,有的要搬迁,有的要关闭了,企业在生存的时候可能借了银行贷款,这种企业不属于正常的破产,也不属于正常的赖帐,否则都要通过法院判决,打破产案,要经贸委和国务院和审批,一年一度的破产核消计划,现在这个库区有自己独特的系统,它是属于被水淹了以后,企业关闭,核消坏帐,国家的三建委专门来核定其补助。这个也是对企业再生发展上负担的减轻,大体上,库区就有这五个政策。大家想像一下,中国任何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当中没有这五条的,而这个地方国家给了这五条,可以说无微不致的关心、支持这个地方的产业能够更好的发展。由于有了这个政策使得库区的失业率是在逐年逐年的下降当中,我可这么说,在2003、2004年前后,在二期移民覆盖到位的时候,我们有些区县移民的失业率高达20%,去年一年国家的政策到位以后,现在已经下降了五个百分点,现在库区最高的失业率15%左右,一般的库区失业率百分之十一点几,也就是说在下降之中,我们现在全市的失业率4.17%,库区2002、2003年最高的时候在20%,现在在15%,一般平均在11%、12%,移民的就业状况在不断改善当中,只要把这些政策用得好,再过3、4年我相信库区的失业率将会降到6%左右,也就再下降一半。 国际在线记者:今年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在重庆召开,重庆会出台什么措施,来带动重庆以及西部经济的发展? 黄奇帆:亚太城市市长峰会是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在90年代首先发起的,发起后得到了世界领域广泛的响应。所以基本上是每年一次,一次在澳大利亚,一次就在亚洲和亚太地区的其他城市召开,这样不断交替,那么我们重庆在两年前取得了召开亚太地区峰会2005年度的举办权,我们当时是在六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中获取的,当时竞争也十分激烈。我们跟南朝鲜汉城就是一场竞争,还有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我们也得到了外交部的帮助、指导和支持。最终为国争光取得了举办权。应该说这次会议在亚洲地区是第一次,前几年要么在澳洲要么在亚洲之外的地区,在亚洲应该说这是第一次,在中国也是第一次开这样的会。今年是十月十一号到十三号,共三天时间。根据我们现在获得的报名情况,我们已经获得了七十多个亚太地区的重要城市的市长承诺他们都将来参加。因为现在离开十月份还有四个月了,所以我们估计在今后一、二个月里还会有二、三十个城市的市长会来开会,这样我们估计到十月份会议召开的时候会有100个以上的亚太地区的市长来参加,这还不包括中国的市长,就100个国外的、境外的重要地区的市长来参会。如果加上中国自己各个城市的市长,所以我们会觉得这次会议会成为亚洲地区市长们的盛会,也会是这个市长峰会举办以来各届峰会中参会市长最多的一次会议。整个会议我们现在重庆市是在很认真的举行主办过程中,总的是从三个角度做好工作,一个是在会议安排方面做好工作,第二个是整个城市环境方面我们进一步进行改善,我们是借题发挥,就象北京借开奥运会的这么一个契机,对北京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城市面貌进行推动。我们也一样,我们是以市长峰会为契机、为动力,然后来推动重庆主城的基础设施的改善,城市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这方面我们有很多具体的措施,另一方面从长远来说,重庆通过举办这样一个会议,让世界更了解重庆,让重庆在西部能够崛起,让西部的城市能够在世界亮相,因为世界各国比较了解的中国沿海地区的情况,对西部的了解一般还不深,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加世界各国、世界人民、世界各类企业对西部对重庆的了解。重庆目前还处在打基础的阶段,就重庆现在来说它的经济结构还是一个大城市、大农村两元结构并存的一个地区,各方面的基础设施欠帐也很多,不管是管理还是电力还是其它的城市基础设施。所以我们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我们大体上分作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把它就从1997年重庆直辖开始到2006年这个十年,把它叫作基础开发阶段,通过这个阶段我们把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铁路各类基础设施欠帐能够还了,能够堵上,能够使城市基础设施有极大的改善,这个基础开发阶段经济拉动的主要动力,以投资拉动为主。第二个阶段,我们认为大概从2007年开始到2015年这个阶段,我们可以说把它归纳为功能开发阶段,经济拉动主动力不应该是投资拉动,而应该是消费出口,需求拉动,这个拉动阶段主要解决工业、商业、产业大发展的问题,因为在基础设施开发,交通枢纽逐步形成以后,工、商产业会得到极大的发展,这第二阶段。那第三阶段我们想从2016年到2025年,进一步要素开发阶段,就是为建立中心服务的,因为中心不是自然形成的,中心是在一个地方成为交通枢纽、物流枢纽成为工商产业发展的重地以后,它的经济功能逐渐逐渐发挥到一定阶段,形成了要素的结聚,各类经济要素的结聚,不管是资本的要素,资金的要素,还是人才、人流的要素,劳动力的要素,还是各种物流的要素,那么这些要素逐渐结聚,逐渐能够辐射,这个时候就形成中心,所以我们现在还是这个阶段,还处于基础开发阶段,通过几个不同阶段的努力,最终用二十多年的时间逐步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记者问:重庆直辖的时候中央交给重庆的四件大事之一就是长江沿岸的生态和环境建设,重庆直辖八年以来,三峡工程上马以后在维护长江的水资源尤其是库区的水资源和加强两岸的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就?现在突出的尖锐问题是什么?又该怎么样应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和三峡工程有关,重庆是三千多年的古老城市有很多的文物和古迹,据我了解在重庆的三峡库区有地上、地下文物上百处,这些东西一旦被水淹或者损坏的话,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我想知道重庆市在配合三峡工程的同时,在文物古迹的抢修和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又是怎样应对的? 黄奇帆: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想这特别要说明,就是中央政府为了三峡大坝建设给重庆经济上的支持,我刚才说了库区第一个建设国家给了600亿移民,第二个支持是对移民的生存、产业发展给了五种政策性的支持。这政策都是含金量极高的,可以算出一个投入、投资的帐,第三个就是国家对库区的水资源保护,库区的生态环境给了极大的支持,给了重大的投资,就是说重庆库区现在生态环保、水资源保护如果有任何进步的话都是中央政府给的重大支持的结果。这是我想说的一个概念。第二个就是库区的水资源保护有了巨大的改善,再过几年还会有更大的改善,这是我想说的第二个概念,我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两个概念在网上广泛传播。下面我说具体的内容,就是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的确十分重要,因为库区一旦形成以后,这个几百亿吨水在库区里储水储着,所以自净能力大大降低,那么原来的如果有城市的污水排放,排放到长江里,长江滚滚向东流,它的自净能力是很强的,那么不会积累,现在如果库区储水储着,污水进去,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污水处理系统,如果像以往一样的话,那会造成什么后果呢?那整个水库变成了污水池,所以这个问题是极其严重的问题。那么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早在90年代中期就开始布局改善这方面的措施,那么我想给大家一个结果,到现在为止,这个事情办的怎么样?我想从重庆地区现在城市居民大体上有一千多万人,那么农村的居民是两千万不到,那么我们都知道城市居民平均每天每人一般有两百多公斤的污水产生,平均每个人包括工厂用水,商店用水各种用水家庭用水,统统摊到每个人头上,大体上中国人平均,人的习惯都差不多。只要有水的话都会用,每一天大概用三百公斤的自来水,然后两百多公斤的污水,所以一千多万人的地方,一般来说,它的污水产生量宏观上说有三百万吨。所以你们要算这个帐,到底污水处理了多少,你只要算你总量人数有多少,大概有三百万吨,如果你只处理了一百万吨,那你就有二百万吨一定是直排长江,就这个概念。那么,我们现在做到什么样呢?我想说一句,因为在西部包括中国的其他地方,如果常规情况下我们现在的,污水的处理率一般在20%,大家要有个基本概念,就是说,如果一个城市有1000万人,它有二百多万吨的污水,处理20%,只有40万吨,那么重庆也一样,重庆在没有搞三峡大坝的时候,重庆主城区这个地方,6、7百万人口它产生一百多万吨污水,就是只有百分之十几,是处理,百分之八十几是直排长江的。那么,主城之外的一个一个的县城,以前也差不多都是如此,现在建了三峡库区以后这个状况就必须改变,如果不改变就会出现大量污水进水库,进入水库就会变成污水库,就会出现严重的生态问题,所以国家要求在一期蓄水二期蓄水,蓄水开始水库的污染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就要跟上。所以大体上我就报个帐,重庆在主城地区,为了三峡库区的污水处理主城地区投资了八十多亿建了一批污水处理厂,同时又建了嘉陵江、长江两江四岸,一条江有两个岸坡,两个江四条岸线,每条岸线几十公里长,也就是说,市区范围内城市居民集聚的地方它的污水不能直排长江,都排到两条江的污水截流管道上,这个截流管道都是一米多直径的管道,这个管道就把整个沿江几十公里的污水都聚合进去,两条江四个截流管一百几十公里二百公里的总长度,形成污水截流,这个污水截流的量是九十万吨,这是我们现在这个城市产生的主要的污水。当然以后过几年也许人口增加污水还会增加,增加了也许是九十万吨一百二十万吨等等。总的意思呢就是把主城的污水截流,首先是截流,不能自由排放,截流以后送到几个大型的污水处理厂,然后进行处理,处理到了标准化合格以后,再放长江。这个意思就是说由于这个措施,七八十亿的投资使得重庆主城对长江的污染可以说百分之九十几,我不能绝对的说百分之百,百分之九十几就消灭掉了,就不再这么直排长江污染了,这是一个就是说这里面,我们可以算有九十多万吨。第二个呢就是目前在重庆库区十三个区县有十七个污水处理厂,涉及到七十万吨的污水已经在2003年的7月投入使用,2003年7月是什么时候呢?就是重庆三峡大坝的二期蓄水到135米、154米蓄水的水位的地方,就是说这个水库建成的时候,国家已经投入的十七个污水处理厂都相继投入运行,有七十万吨,这个就是说重庆的污水处理能力已经有了七十万吨加主城的九十万吨就是一百六十万吨,这是第二个概念。那么我想说的第三个概念,就是目前还在施工,没有竣工还没有投入使用的污水处理厂有六十万吨,也就是说到明年或者2007年上半年这些污水处理厂也会竣工,竣工以后,再加六十万吨,这是正在施工当中的。最后我还想说的呢,我们报给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正在审批当中的还有七十万吨,这个还没批下来还没开工。批下来了开工了就会进行再建设,那么也就是说如果这四个概念都完成的时候,有多少污水处理能力呢?九十万加七十万一百六已经建成的,再加正在建的七十万就是两百三,然后再加个正在建的六十万就是两百二万。然后再加我们要报批能批准建设的七十万应该是两百九,这个意思是什么呢?就是重庆城市产生的污染大体上污水都能够进行治理。如果大家没有比较会不清楚这个污水处理水平是什么,我想跟大家说一句话,重庆目前,目前我们说一百六十万吨大概是城市人群的百分之五十的污水都能处理,处理了排放,这个水平是什么呢?你可以觉得百分之五十可能算很低还是很高呢,我想跟大家说的就是整个中国,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沿海这些,天津这些特大城市以外,如果用省区构架去看这个省城市化人口地区的污水处理率现在平均在百分之三十,西部地区平均在百分之二十,所以一个省自己的力量来努力,一般平均值在二十到三十,那么重庆为什么现在能到五十?中央政府给予高度支持高度关注,投入了几百亿资金,使得这个地方污水处理能力突飞猛进,提高到很高水平,现在提到五十,再过两年如果那个六十万吨又竣工,那么你就差不多有两百多万吨,就达到百分之七十多了,如果再加个七十万吨还能完成,那么就差不多百分之九十几,意思说什么呢?所有这些成就中央政府、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改委给予高度的重视、大力的支持、巨额的投资,解决生态问题,因为这是涉及到长江流域千百万老百姓的利益,整个中国的生态环保的利益,是世界关注的问题,所以这件事没有任何含糊。(未完待续) 相关专题:魅力重庆网上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