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故事:南北兄弟(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20:01 金羊网-羊城晚报
  本报记者 林福益 《茂名日报》记者 何康源 郭瑞翔 摄影报道

  失散了50多年的兄弟终于有了消息。15日下午,家住高州市南关街21号的汤志兼和远在黑龙江失散多年的兄弟通上了话。时隔半个世纪,四兄弟虽然知道了对方的音讯,但关山重重,要见上一面并不容易,老二志兼言语难掩无尽的忧伤。

  网上寻亲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近日有网民在“茂名在线网”上意外地看到了一条《寻亲人启事》。一位叫“海燕”的黑龙江省网民在这张帖子上写道:她的爸爸现名朱绪臣,原姓汤(名叫汤志锦),今年60岁了,他原籍广东茂名人,50多年前,当他还是年约5岁的孩童时,因为家庭的原因,随别人一路乞讨来到黑龙江省,现定居于该省五大连池市。50多年来,其父亲无时不在记挂着茂名家乡,虽然他已经不会讲家乡话,但对茂名的消息却一直很关注,很想在有生之年能回老家看看。但广东与黑龙江相距遥远,且不知道这边是否还有亲人健在,这成了老人的一块心病。发帖者在网上请求茂名的网民帮忙打听一下。

  这无异于海底捞针!况且海燕所能提供的线索很有限:她说父亲当时很小,连小时候自己的名字都不记得了,现在的名字(朱绪臣)是其养父母给他起的,只记得他的父亲叫汤焕书(音),当时汤家很富有,可能是资本家或大地主之类;且是书香门第,奶奶的文化程度很高,应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这在那个时代是很少有的;老人还记得其离家时,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当时他们村的旁边有一条河,对岸有一座九层高的塔,而且其家附近还有一家文龙大药房。此外,就再也记不起来了。

  帖子立即引起了很多网民的兴趣。

  特别是高州的网民,他们根据海燕提供的情况,判断朱绪臣应该是高州人,因为那时的高州就叫茂名县;现在高州郊区的塘口、三官山、荔枝圩这三条村很多村民都姓汤,而且上了年纪的人都属“焕”字辈;更有利的证据是,在流经高州市区的鉴江河边就有一座宝光塔,而且塔高刚好就是九层!但至于那时候是否有间“文龙大药房”呢,则没人知道。

  发现线索

  15日一早,记者来到高州市郊的塘口、三官山、荔枝圩等村庄。可惜因年代久远,这些村庄在解放初期因“土改”等原因离家的太多,连村里的老年人也都想不起有谁家的孩子去到黑龙江的了。幸亏中午时分,在三官山村,记者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位村中最老的老奶奶。她说,村里的汤焕枢当年确曾有个五六岁的男孩在解放初期被一个部队的长官的亲属带走了。她说的情况与海燕提供的情况几乎吻合!

  记者如获至宝,随后在村民的引领下,记者来到了高州城南关街21号。一个叫汤志兼的老年人听完记者的介绍后,激动地说“对!他应该就是我的三弟汤志锦!”

  家道中落

  据汤志兼称:他们家有四兄弟一个妹妹,老大汤志当现在广东肇庆眭民南路居住,他是老二,汤志锦是老三,还有一个弟弟汤志毅仍在老家三官山村务农。他们的爷爷叫汤谊伯,曾经当过高州商会的会长,在当地开过大当铺;父亲叫汤焕枢,曾就读于国立中山大学,后来成为民国初年原广东省代理省长(只当过10个月)、抗法英雄张锦芳的女婿,尔后又当过教师、报纸编辑、医生等职业,当时在高州城开过一家天龙大药店(朱绪臣误记为文龙大药店,现在高州城中山路百货大楼附近)。他们的妹妹在上世纪60年代大饥荒时饿死了,母亲在文革时去世,父亲直到1987年才死的。

  汤志兼回忆说:他们汤家在当时是大富之家,解放后被划为地主成分,家庭生活一落千丈。原来的大屋在土改时被政府没收了,以后又经历了“三反五反”。解放初期三官山村驻有部队,有一个军官是黑龙江人,好像是营长什么的,他三兄弟都没有儿子,后来其母亲到高州来看他,很喜欢当时年仅5岁的汤志锦。其实平时那位军官对汤志锦也特别好,有什么好吃的都会留给小志锦吃。老太太于是想将志锦带回黑龙江当孙子。志锦的母亲因家里太穷,人又多,只好同意。至于说志锦一路上是讨饭去的,汤志兼感到不可理解,认为可能是路上发生了什么不测的事,而那位营长儿子又换防了,照顾不到。志锦到东北后,原来说是到哈尔滨东山甸的,最初他们之间还有书信联系,可后来就断线了。他们在肇庆当干部的大哥曾按照以前的地址写过好多信,却一直石沉大海,以后又借出差的机会找了志锦十多年,也杳无音信,他们以为志锦可能已经不在了。

  兄弟通话

  当天晚上,大哥汤志当就打电话到黑龙江。

  当汤志锦得知联系到兄弟们之后激动万分。他透露:当年到了黑龙江以后,由于养父母怕他读书太多或当兵以后会回来找亲生父母,便一直让他在当地农村当工人,而他们留给高州的地址也是假的。长大以后,养父母部队的首长曾开证明给他回来茂名找亲人,却找不到。于是便搁了下来。早几年养父母先后去世之前,嘱他无论如何都要回茂名找到亲生父母。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

  后来朱绪臣的儿女看出他的心事后,便想出在网络上粘上帖子,请求帮忙。于是引出了本文开头的故事。

  相聚不易

  当记者问汤志兼:“得知找到了失散50多年的兄弟,你高不高兴?”汤志兼淡淡地说:“当然高兴!不过,我们现在这个样子,他回来,我们也会招呼他,只是……”汤志兼欲言又止。

  据了解,目前汤家几兄弟日子过得都不怎么样:老大汤志当已经退休,因家庭原因,心情不好;老二汤志兼40几岁才结婚,目前一家人居住在高州市区南关街一间破旧的平房里,以经营一间小杂货铺为生;老四因家庭成分不好,迄今仍单身一人。而远在黑龙江的老三汤志锦据说也因腿部有病,不一定能外出远行。

  时隔半个世纪后,4兄弟虽然知道了对方的音信,却未必能够见上一面。难怪老二汤志兼言语中难掩无尽的忧伤。
故事:南北兄弟(图)
图:确知三弟的消息,老二汤志兼脸上掠过一丝喜悦

  (侯颖/编制)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