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洪水吞噬祖孙三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9日08:12 潇湘晨报
洪水吞噬祖孙三人(图)
发生事故的地方光秃秃地“站”着几个桥墩 记者 朱辉峰 摄

  “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你们快救我啊!”被困小男孩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瞬间就被滚滚洪流淹没……前日下午,湘乡遭遇特大暴雨袭击,“洪水组合”导致河水猛涨。有祖孙3人在该市泉塘镇青山村石狮江东干流涉水过河,行至一座便桥中央时,被洪水困住……虽经积极营救,3人还是不幸被洪流卷走。

  过桥时突然被洪水围困

  昨日凌晨1时,记者赶到事发地湘乡市泉塘镇青山村河边。搭在河面上的便桥早已被洪水冲走。据当地群众说,被洪水卷走的3人是湘乡市育段乡松岳村刘福兵(82岁)、谭秀英(71岁)夫妇和他们的孙子刘俊根(9岁)。

  6月17日上午,祖孙3人来到该市泉塘镇青山村走亲戚。下午5时,3人回家经过青山村石狮江准备涉水过河时,河水已经上涨,而河上只有一座用木板和水泥板搭建起来的便桥。祖孙3人慢慢走到河中央,这时河水突然上涨,汹涌的浊浪扑面而来。水流越来越急,洪水也越涨越高,刚刚走过的便桥一节节相继被冲走,这使得3人进退两难。祖孙3人赶紧快步走到河中央一堆乱石堆上躲避,此时四周已是洪水滔天。形势越来越危急,3人大声向四周呼救。

  多次救援行动均未成功

  险情发生后,附近村民和泉塘镇政府、湘乡市政府相关负责人相继赶到现场,积极展开营救。大家找来绳索和救生圈等抛向河中,试图拴住被困的3人,还有人拨打了110报警电话求助。可惜的是,由于连日突降暴雨,石狮江上游洪水暴涨,湍急的河水多次将众人扔下的麻绳冲断,救生圈等救援物品无法送到河中央。

  眼看洪水越来越猛,就要将刘福兵祖孙3人淹没,青山村村民王文贱自告奋勇,要求下水营救。大家用绳索拴住王文贱后,他一跃跳下水游到了河中央。这时,河水已经将河中央的石堆淹没了一大半,而且在继续上涨。王文贱将绳子系在刘俊根身上,准备将他先拉回岸上,但洪水好几次都将绳索冲断,用绳子救人的这一计划最终失败。

  与此同时,河对岸育段乡的乡干部带领村民也在积极采取营救行动。村民肖建良等人坐在一艘挖砂用的小船上,用绳子拴住小船试图靠近河中央的石堆。上游的洪水铺天盖地地袭来,小船像树叶一般在浊流中飘荡,强劲的水流将小船猛地冲向下游,岸上群众无不为营救者捏了一把汗。几经努力,营救行动仍然没有结果。

  祖孙3人两死一失踪

  突然一个巨浪打来,洪水顿时吞没了河中央的乱石堆,刘福兵和刘俊根瞬间消失在浊流之中。谭秀英还趴在石堆上死死抓住石块不放,大约10分钟后,洪水也淹过了她的头顶……

  救援者王文贱虽然有着娴熟的水性,但还是呛了一肚子水,使尽全身力气后才游回岸边。救援者肖建良也被困在河中新建的一个桥墩上,不谙水性的他只能死死地趴在桥墩上,动弹不得。直至民兵抢险分队赶来增援,大家调来一台吊车,才将他救上岸。

  事发当晚,泉塘镇政府与青山村马上安排村民在石狮江两岸搜寻失踪者,当晚10时,谭秀英的尸体被找到。昨日下午3时,搜救者找到了刘福兵的尸体。至记者发稿时,失踪者刘俊根仍下落不明。

  “洪峰组合”导致河水猛涨

  为什么刘福兵等3人过桥时会突遇河水猛涨?据湘乡市水利局局长潘新卫介绍,前日下午,白田、月山一带从下午2时30分至5时30分降雨量达到74毫米,这种降雨强度实属罕见,因此造成距离出事的便桥上游近20公里的长江水库的整个下游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河水猛涨是河道每个区间的洪水组合、重叠造成的。

  另据当地村民和泉塘镇政府有关人士介绍,石狮江上的这座老桥是泉塘镇青山村到育段乡的必经之路,早在6年前就已残破不堪。后来,村民用水泥板和木板在河中心的乱石堆上搭建了一座便桥,期间便桥也曾被大水冲毁过多次。2003年,便桥被洪水再次冲垮后,泉塘镇将此桥的修复列入了2004年度“为民办10件实事”的重要议程,并组织人大代表多次进行视察,请湘潭、湘乡两级人大和交通局领导现场查看,设计好图纸后由村委会修复该桥。但经过初步预算,修复该桥需要10万元资金。资金缺口大,无法筹措到位,至今只修好了几个桥墩。本报记者龙涛 实习生 苏 确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