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生命的拯救——来自北海市强制戒毒所的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00:38 桂龙新闻网-北海日报

  毒品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公害,是人类21世纪的主要敌人。吸食、注射毒品,不仅严重危害吸毒者本人的身心健康,使吸毒者迷失人生的方向、丧失人伦,而且给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005年,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走访了广西北海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陪同我的陈承伟科长向我简略的介绍该所的情况后,引领我来到了强制戒毒区那扇厚实的大铁门前,就
在这扇铁门后面,我看到了一张张被“白色恶魔”吸掉了生命血色的脸,听到了一个个令人胆寒的故事———

  点燃不了的红烛

  许多人第一次吸毒,都是因为无知、好奇,以为只吸一次不会上瘾。看完小龙的故事,你就会知道在“白色恶魔”面前,万万不能抱有丝毫侥幸的心理。请记住小龙发自肺腑的话语:“毒品一朝吸毒,十年戒毒,终身想毒。毒品真是个害人的恶魔!千万不要碰它,一次也不能碰,谁碰了它一次就很难逃出它的魔掌。”这也是每个吸毒者的切身体会。小龙如果不是蒙在脸上的灰暗蜡黄,泄露着“白色恶魔”的影迹,他看起来完全和正常人一样。他是我在强制戒毒区的铁门后与之交谈的第一个人。见到他的时候,他蹲在离其他戒毒者几米远的地方,正在接受一位民警耐心的开导。当陈科长把他介绍给我的时候,我向他伸出了手,他蜡黄的脸上稍稍的掠过一丝的迟疑,但很快地也伸出了手。也许我的手传给了他人间的温暖,和我谈话时,他显得很健谈,从他的言语中,你会怀疑他的书不只念到初中。我和他聊了一会后,他把他的故事告诉了我。1978年出生在贵州某市的小龙,本有个幸福的家庭。父亲是司机,母亲是某厂的工人,而他是家里的独男,从小到大,父母对他都爱护有加。1995年小龙初中毕业后没考上高中。疼爱他的父母为了他的前途,把他送去学开车,并在他学成后东凑西拼的给他买了一辆货车,让他开始了自食其力的人生旅程。一段时间内,小龙是个快乐的司机,对人生充满着信心。他读书的时候,有一位形影不离的同学,两人要好到衣服都可以轮流穿。可是,初中毕业不久,那位同学染上了毒瘾,毒瘾发作的时候,好几次找他要钱。他知道给钱他就等于害他,但又不忍看他痛苦的样子。所以,每次总是慷慨解囊,并劝他不要再吸了。万万想不到的是不久之后他自己也会染上毒瘾,并且拉他下水的就是那位好同学。有一次,那位同学的毒瘾发作时又找他要钱,他经不起哀求,就给了他100元,同学拿了钱就匆匆地要去买毒品,小龙出于好奇就跟他一起去。毒品买到了,小龙随他回到了他的住处,看着被毒瘾折腾得不可开交的同学把白粉放在锡纸让烘烤后吸食,瞬间,带着特殊香味的白色烟雾弥散在小小的房间里。还是出于好奇,小龙忽然地想知道这使他的好同学不能自拔的白色烟雾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难道吸上一口就真的会上瘾吗?不,他不相信!他觉得他有足够的意志去对抗这种东西。于是,他就想尝试一下,就请求那位同学让他吸一口。同学告诉他,这东西碰不得,叫他不要吸。但他太好奇了,坚持要尝试。瘾子君的劝告本来就像很虚弱,所以,同学很快地就把一些白色的粉末放在锡纸上,教他吸食。当浓浓的白烟呛进他的肺部时,他感觉异常的难受,强烈的呕吐了起来。呕吐过后,就昏昏沉沉地睡去。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感觉身体还是说不出的难受,就问那个同学为什么没出现他所说的舒服,同学就告诉他说第一次是这样的,让他再吸一点试试,他就再吸了一点。这再次的吸食让他感到了前所没有的快感,闭上眼睛金钱、美女围着他转……小龙就这样子一步步的陷入了白色的泥潭中。

  “冷酷”的心

  “烟枪一支,未闻炮声震天,打得妻离子散。锡纸半张,不见烟火冲天,烧尽田地房屋。”下面故事里的黄海正是这副对联的真实写照。吸毒严重破坏家庭,它使人变得自私、虚假、没有尊严、不负责任……家庭的幸福需要家庭成员共同营造,共同维护。夫妻当中如果有一方吸毒,就会逐步失去责任观念,最后导致家庭破裂,贻害后代。年过不惑的黄海,是本地人。如果不是毒品吞蚀了他骨骼上的肌肉,从他分明的五官中不难看出他没染毒前的潇洒倜傥。与他交谈比和小龙交谈费力得多,一切的事情他都轻描淡写的带过。说他的故事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不幸吸上了毒品,屡戒不掉。然而,陪同我的陈科长告诉我,他是戒毒所里的“才子”,并且曾拥有过百万家财。我颇费口唇,才知道了他的故事。十年前的他曾经有一份安稳的职业和一个温馨的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高中毕业后在家待业了几年后,在一次招工考试中以优良的成绩脱颖而出,成为了某工司的职员(国家工人)。进了公司后,因为他有文化又练得一手好书法,公司里文件的抄写和宣传专栏的墙报都少不了他,黄海也因而很快得到了领导的赏识,把他从生产第一线调到了宣传科。恰好“厂花”也在宣传科里,她是公司里文娱演出的台柱,跳起舞来厂里的小伙子的眼睛都为她燃起一把火。平时没有演出的时候,她就在办公室里负责收发和打些杂务。公司里爱慕她的小伙子很多,然而,都无法打动她的芳心,但当黄海出现在她的面前后,她却被他的才华折服。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黄海和“厂花”结婚了。小俩口的日子过得温馨甜蜜。每天早上,黄某就用自行车带着妻子去上班,日暮的时候,又带着妻子一起回家。这对郎才女貌的夫妻搭配羡煞了旁人。一年多后,他们生下了一个可爱的男孩。孩子长到六七岁的时候,改革开放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当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那场房地产风席卷热土北海时,黄海再也按捺不住了,停薪留职离开了单位下海冲浪。并且,凭着他的聪慧和才华,很快就谱写出了一个“泡沫经济”中的神话,几乎一夜之间就成为了百万富翁。至此,命运之神对黄某是格外的偏爱的,使他不到30岁就拥有了人世间幸福含义里的一切。然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人们常常在到达脚下踩着的山峰时,向往眼里眺望的另一个山峰。也或许黄某的人生之路太顺直了,成功之后的他反而感觉生活淡而无味。为了寻求刺激,他尝试城市里层出不穷的所有新鲜玩意:喝酒、玩牌、打麻将、上夜总会……然而,这些都没有给他造成致命的硬伤,直到他最后沾上了毒品,他的生活才从天堂掉进了地狱。黄海吸毒后,整天沉迷其中,再也无心于生意上的事情,百万家财很快就被他吸干了(采访过程中他还自豪地告诉我说他吸毒十年,但却至今从没用过“丁丙喏啡”之类的替代品,他知道用那种替代品的危害比毒品的更大,不但戒毒的时间长,戒断后,人看起来还会像“废仔”一样。)。黄海的妻子做梦也想不到毒魔像幽灵般已走进了她那令人羡慕的家,当她发现黄海被毒魔缠身后,一次次地想用爱心感化他,使他戒掉毒瘾,然而,尽管她牺牲了原来的丰润和美丽,还是拉不赢那场与“白色恶魔”的拔河。而让他们幼小的儿子夹在中间,过早的体会到了人世间的沧桑。“你走吧,趁你还年轻,就带着孩子走吧。”不想再拖累妻儿的黄海横下了心说。然而,一日夫妻百日恩,妻子又怎么舍得呢?“我是戒不掉的了,你再留在我身边,不但害了你,也害了我们的孩子。”黄海平静的对妻子说。终于,妻子带着儿子离开了家徒四壁的家。八年过去了,黄海和自己的儿子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现在他的儿子到了别省读大学,但我问他读什么学校他回答不上。他告诉我,他从来不去探望他们。他说这话时,依然轻描淡写,但谁也无法看清那一刻他心底里的颜色。黄海在清醒的时候———就像现在在戒毒所里,无法接触毒品时,他的内心里会有着怎样的一份内疚和思念呢?或许遗忘就是黄海能给予他最爱的人们惟一的爱!我不相信黄某的胸膛里钳镶的真的是一颗冷酷的心。

  长不大的小树

  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北海戒毒所收治的吸毒者中,青少年吸毒者的比率平均约占85%,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文化水平低、人数急剧增加、结伙吸食等。青少年吸毒的原因,除吸毒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外,还有家庭、社会原因。在下面的两个故事里,小黑、松华和不平都不满18岁,他们都有悲凉的身世、不幸的境遇,他们年轻生命中的血色过早的被“白色恶魔”侵吞,在“白色恶魔”布下的陷阱里幻灭了理想、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我在戒毒所里并没有见到小黑,因为,我到所里的时候,他已离开了几个月,但当王广儒副所长知道我要采访青少年戒毒人员时,随口就告诉了我小黑的故事———12岁的小黑,个子只有普通孩子8岁那么高,瘦小的骨骼包裹在硕大的T恤里,摇晃着的小腿,胳膊上留下不少针眼。他是目前北海市戒毒所收容过的年纪最小的戒毒人员。9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同学让他尝到了白粉的滋味。接着,两个不到20岁的青年又带他吸了几次白粉。开始他们给白粉他吸不要钱,后来不行了,他们就带他去偷。从广西深山里的家乡一直偷到北海,偷的毒品越来越多,人也越聚越多,再后来,12个人共用3个针头轮流注射。一年前,警方的袭击使他来到戒毒中心。因为吸毒,他只念到小学一年级,戒毒所里张贴的材料还读不下来。但他能一字不差地背诵《戒毒手册》中的“十三条”和“十不准”。小黑是个可怜的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死了,母亲走了,在戒毒所里的日子,他觉得是愉快的,只是担心家里没有父母照顾的妹妹和弟弟,他们都还不到10岁。这个无助的孩子一旦离开强制戒毒点,很可能重新被“粉仔”包围,复吸率高达百分之八九十已经不是秘密。小天黑面临的问题的确让人不安。然而,更令人不安的问题还在后头。今年年初,小黑又被送进了戒毒所,经检查已感染了艾滋病。经了解戒毒所里还没有条件收容感染了艾滋病的戒毒人员。我不禁忧心忡忡,因为,如果戒毒所无法收容感染了艾滋病的吸毒者人员,不但吸毒者自身无法得到戒毒帮助会在白色的陷阱中越陷越深,更成为艾滋病很危险的传染源。对此陈科长也和我一样忧心忡忡,希望这个问题能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孤苦的心

  黄松华是合浦沙江镇人,还差几个月才满17岁。两年前,他的父亲突然病古,不久,母亲又丢下他和妹妹改嫁他乡。

  母亲走后,15岁的松华和小他一岁的妹妹相依为命。离开的父母只留给他们一间再也没有爱的灰暗的小屋子。

  书再也没法读下去了,每天早上天没亮后,松华就得早起犁地、插秧、种菜、浇水……以往父母干的活,现在全部都落在他幼稚的肩膀上。农闲时,松华就外出找工做,帮蔗家种蔗、收蔗、打零工,赚一点钱买点油盐和生活的必需品。没有父母之爱的屋子里空空落落的,孤独和无依蚕食着兄妹俩的心灵。

  一年后,为了减轻大哥的负担,妹妹也离开家到北海找工作。妹妹一走,松华就更孤独了。为了排除这种可怕的孤独,他常常逗留在外面,那里热闹就往那里跑,凑热闹成了他打发时间的最后方式。很快就和村里的“那群人”走到了一块,学会了喝酒、玩牌……

  可是,每当聚集的人群散去,他回到清冷的家里,看着别人的家里灯火温馨,欢声满堂,空虚和寂寞就会更加毫不留情的啃食着他孤独的心,他想不通自己的命为什么这样苦?心里说不出的空虚苦闷,觉得生活一点意思都没有:“父亲,天堂里会有孤独和寂寞吗?带我走吧,我不想再留在这没有爱的人间……”松华的心在不以排解的孤独寂寞中萌发了不想再活下去的念头,听朋友说吸粉可以忘记一切的痛苦,今年年初就自暴自弃的吸上了毒品……吸毒后的松华再也无心务家,整天和那群“同类”呆在一起,为了毒资,无所不为……他这次是初次进所。三天前,公安突然闯进了他的家里,为了逃避抓捕,他跳窗逃跑,逃到了田里,和公安展开了“追逐赛”,最终还是被抓住了,送了进来。松华的吸毒史只有几个月,他自己说毒瘾并不很深,但他手臂上的静脉布满了针眼。我问他“为什么逃避追捕?”,他回答我说:“别人有父母,我却没有,活着有什么用?不如吸毒死掉算了。”我问他妈妈知道他进所里来了吗?他回答我说他根本不知道她在哪里?自从她改嫁后,他就不知道她住哪里。世上没有那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松华的母亲为什么回避?是否吸毒的松华成了她再也无法承受的负担?一旁的陈科长耐心的开导松华,让他把一切放下,安心在所里戒掉毒瘾,开始新的生活。松华离开后,陈科长告诉我,像松华这样的吸毒者,在戒除毒瘾后,更重要的是心理辅导。

  迷失在陌生的城市里的山区孩子

  近年来,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各类毒品的打击力度。目前,在北海市,社会上的吸毒者很难买到以海洛因为代表的各种传统毒品,吸毒者和贩毒者就把目光盯上了国家批准合法生产的“丁丙”含片。据北海市强制戒毒所情况分析,部分人员长期吸食海洛因导致经济上出现拮据,从而寻求新的、廉价的替代品解瘾。而吸食者一旦尝试注射“丁丙”含片一两次后,就会无法自控,很快就会成为“丁丙”的瘾君子。

  17岁的不平,个子不高,身体瘦小单薄,脸色比我前面见过的几位吸毒者要苍白。不平是灵山某乡村的人,去年初中二年级的他因为家庭经济拈据辍学,跟随同乡来到北海。

  从农村到城市,开始一切对于不平来说都是新鲜的好奇的,他希冀能找到一份工作,开始自食其力的生活。然而,可想而知,像不平如此的文化水平,在人地两生的城市里找工作谈何容易。四处碰壁后,为了有口饭吃,白天不平只好带着铁铲、锄头之类的劳动工具和一群人在马路边等活干。运气好的时候,往往可等到一些搬重物、运土、挖泥之类的粗活。这种活都是凭力气吃饭的,劳动强度往往很大。过度的劳累后十六岁还没发育定型的不平腰酸腿软。晚上回到和同乡好友合租的廉价房间里时,就像一台散了架的机器似的,洗了澡本想倒头就睡,但过度的疲劳反而使他转辗难眠,躺在床上望着污脏的天花板,听着窗外夜幕下的城市放出的那么不属于他的喧哗,尽管他的文化水平不高,但依然会为自己的前途忧虑。常常想不明白为什么找一份好点的工作这么难呢?他感到很迷茫。而和他一起干活的有几个和他年龄相仿的青年,他常常看见他们用一种名叫“丁丙喏啡”的药片,和安定注射液混合在一起,调和后往血管里注射。他好奇的问他们,没病为什么要打针?他们就告诉他说打了这种针后,所有的疲累都会消失,人飘飘然的很适服。无知的不平就信以为真,让好友也给他打了一针。可打针后却翻江倒海的呕吐起来,很难受……“既然第一次这么难受,你为什么还要继续打第二次呢?”我追问他。“空虚啊,无聊啊!”他回答我说,“出门在外,干的活既辛苦,又没能挣几个钱,晚上闷得慌,又没钱去玩,你叫我们怎样打发时间。”这句话他是断续了很多次才说成的,他和我交谈的过程中,脸上始终带着一种没有意义的笑容,语言显得有点迟钝。后来,陈科长才告诉我说,这是注射“丁丙”造成神经系统受损的结果。

  “你注射这种东西有多久了?”我问他。他回答我说才注射了三天就被公安抓进来了,语气间仿佛被抓得很冤枉。三天前他正和几个毒友一起注射“丁丙”时,被警察逮了个正着。“你后悔注射这种东西吗?”“后悔,后悔,后悔。”他笑嘘嘘的一连对我说了三个后悔,但从他不知所以然的微笑中看得出那只是随口而说的话。或许他还没到真正知道后悔是什么滋味的年龄。

  凋谢的花朵

  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毒品和艾滋病问题

  的今天,女性吸毒因其特殊性而开始受到关注。由于女性与男性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她们在社会和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女性吸毒为艾滋病传播提供的更广泛的空间,决定了女性吸毒带来的社会危害更大。更令人担忧的是,女性吸毒者普遍存在“以淫养毒”现象,通过卖淫获取高额毒资,由此产生的恶果是,吸毒女性特别是已感染艾滋病病毒女性的性乱及高比例的卖淫行为,将艾滋病病毒从吸毒人群向正常人群扩散。专家说,从社会人群的角度来看,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吸毒女性的性行为,是一个地区艾滋病流行最具威胁的因素。当我到达女性戒毒人员管理区域内时,隔着铁栅栏,我看见了十几个女性戒毒者正坐在工作台前干活。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为我们打开了铁门,她红润的脸蛋和那些坐在工作台前的姑娘蜡黄苍白的脸成了极其鲜明的比照。我进去的时候,陈科长告诉他们说:“记者来看望你们了。”“记者好!”几个很柔和的声音同时响起。我走近工作台,看到她们正在做针线活,按照鞋面上画好的图案绣珠子,她们安静的工作着,专致而细心。陈科长交待了女看管几句后,领我穿过走廊,来到了戒毒所的娱乐室。打开娱乐室的大门时,我的眼睛为之一亮。宽敞的娱乐室布置得很漂亮,顶上窜挂着绢丝的绿色蔓藤,点缀着一串串的葡萄和美丽的绢花。大厅的正中央摆放着大屏幕的彩电和卡拉OK音响。陈科长告诉我,这间娱乐室每周定期开放两次,丰富戒毒人员的娱乐生活。

  这时,一名姑娘走了进来,陈科长介绍她叫李萍,歌唱得很好。并告诉我,他已为我安排好几名女性戒毒人员与我见面,而他因为还有工作,就暂时离开了。

  面对沙发,李萍有一秒钟的犹疑,不知站着好还是坐着好。我示意她和我一起坐下,她的眼睛里滑过了某种温和的神情。

  和她并排坐在沙发上,近距离的观望着她,她瓜子脸,大眼睛,笔直的鼻梁,如果不是毒品的侵害,使她的皮肤干涩和脸色蜡黄,那么,这张28岁的脸是漂亮。从她脸上的笑容看得出来,她是乐意接受我的采访的,在谈话的过程,她都显得很愉快,用很柔和的声音对我说了她的故事。她出生于桂林的平乐镇,父母只生下她和一个姐姐。在她童年、少年时的生活是平静的。然而,在她16岁那年,她的父母离异了,姐姐判给父亲,她跟着母亲生活。尽管物质上不愁吃穿,然而,心灵的平衡却从此被打破了,家庭的不幸在她的心灵里投下了浓重的阴影。常常她感到空虚、孤独。勉强念完高中后,父母把她送进了百色的某财经学校。当她回忆起她在财经学校里度过的日子,她觉得是她28年的人生旅途中最充实的日子。她漂亮的外表,柔美的歌喉很快就成为了学校文娱队里的佼佼者,她就在荣誉和掌声中度过了人生最充实的三年,专科学校里丰富的生活使她暂忘了心灵的空虚和苦闷。

  毕业后,她进了百色某国营企业当会计。按理来说,此时,她的境况是能让许多人羡慕的:年轻、漂亮、有一份安稳的好工作。然而,命运往往会跟一些外表中看,内心脆弱的人开一些令人想象不到的玩笑。拥有这一切的李萍并不觉得她幸福,独自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生活,她感到空虚而落寞。为了逃避心灵的空虚和苦闷,她不知不觉的交了一群朋友。那时的中国又在沸沸腾腾中,新玩意层出不穷,对李萍这样精力旺盛又害怕孤独的女孩来说,每一样都是新鲜的令她好奇的。从此她的夜晚不再孤独,泡吧、派对、舞会等等,层出不穷。她的那群朋友中有吸毒者,他们也不违避,常常就当着她的面吞云吐雾。她知道吸毒的危害,但却在一次感冒中经不住朋友说的“舒服”的诱惑,吸了“白粉”……从1998年到现在,她已经五次进戒毒所,还劳动教养了三年。她坦率的告诉我说为了满足毒魔的需要,她能说的谎都说了,能骗的人都骗了。没钱的时候,就到宾馆去找那些好色的人下手……当我问她为什么戒不掉时,她颇有感触的告诉我说是因为无法战胜的孤独。这种孤独往往从离开戒毒所的那天起,就会开始。她说每一次当她决心重新投入社会时,遭遇的都是四周的白眼,人们不管她戒没戒毒都用有色的眼光来看她,一样的“白粉妹、白粉妹”的叫她。每次她戒毒后回到单位去上班,周围的人总会含沙射影的讥笑她,她忍无可忍的时候就和她们大吵,吵过后又自暴自弃的重新吸毒。

  “失恋”后的自暴自弃

  28岁的黄梅,虽然入所已经几个月了,但脸上还残留着轻度浮肿的痕迹。因为,她入所前一直注射比毒品更伤害人体的“丁丙”。入所的时候,她的状况很差,全身浮肿,手臂、大腿上的血管都红肿发炎,呈条索状,经过入所后的治疗后,身体正在恢复中。

  黄梅是贵州人,她出生于一个很好的家庭,父亲是干部、母亲是妇产科医生,并且只生了她一个孩子。从小,她就在父母的娇爱中长大。和许多在孤独中长大的孩子一样,她的性格内向。20岁的黄梅,护校毕业后,就进了她母亲所在的医院当了一名护士。却在工作不久后,染上了毒品。

  那是1997年的事,那一年,疼爱她的父亲在一次突发的中风中不幸去世。父亲的离去使她和母亲遭受了巨大的打击,母亲终日以泪洗脸。家里往日的温馨和宁静一去不复返。而正在这时,她与之相恋的男友又和旧日的女友纠缠在一起,极度的苦闷使她一夜夜的失眠,为了能合上眼睛,趁工作方便,她开始吞服安定、冬眠灵之类的安眠药,很快就形成了对这类药物的依赖,剂量也不断地增加。最后,服用这类药物再也无济于事了。她就注射杜冷丁,一次、两次、渐渐的就上瘾了。

  当科室里的同事一次次的发现杜冷丁的失踪时,羞愧让她无法再去上班。而她世上惟一的至亲(母亲),从此就带她走上了漫长的戒毒之路。多次的反复后,为了远离毒友和不再给母亲负担,她远离故乡,南下北海。结识了一位有钱的大款,大款在四川大酒店附近开了一间美容院让她管理,可只做了半年,就因吸毒变卖掉了。从去年去,由于经济原因和“白粉”难以买到,她开始注射10块钱一针的“丁丙”,每天三次的注射对血管有很强刺激性的“丁丙”和安定的混合液,使她全身的静脉很快地受损,全身浮肿,健康水平迅速的下降。这次她是在租住屋里被公安捕获进所的。我问她妈妈知道她进戒毒所了没有?她说她已经大半年没打电话给她了,她不想再让她伤心,入所后就骗她说她出了车祸。她最害怕的就是听到妈妈的哭声。

  交谈中,她还告诉我一件事,说她妈妈本来在她之后怀了一个弟弟,但由于她婆婆重男轻女,她生下的时候不愿意带她,妈妈就怄气的把怀着的弟弟打掉了。而现在她真希望当初她的妈妈能把弟弟生下,如果有个弟弟照顾妈妈她就放心了。

  看得出,黄梅的内心对她的妈妈充满了爱和愧疚。我问她出所后怎么办?她向往的回答说:“将回到妈妈的身边去,下决心彻底地把毒戒掉。”

  与毒魔面对面战斗的人们

  初见黄锦惠所长,就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和他交谈,你会很快发现刑侦生涯给予他的机智和对他业务的熟识。而从他的语言中,你又会直觉出他是一个很有领导艺术的人。

  黄所长原是刑侦大队的干部,当我问他为什么要到戒毒所工作时,他很坦率的告诉我是为了“挑战自我,实现自我。”

  好一句“挑战自我,实现自我。”1998年,他通过竞聘上岗,到所里当任政委职务,2001年荣升为所长。在他担任所长职务前,北海市戒毒所因为成所不久,在基础设施和队伍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基础设施上存在着办公场所和设备简陋、医疗设备乏缺、围墙低、没有监控、所址又建在离市区12公里的郊区外,工作人员上班困难,所以队伍中有不安心工作的情绪发生牷并且,原有的队伍人员,多是从不同行业中聚集而来的,所以存在着业务水平差,民警素质差等问题。并且所里的安全措施还没完善,所里的安全混乱,曾有吸毒人员逃跑的事件发生,而在管理上还没实现人性化管理措施。黄所长接管所长职务后,三管尽下:狠抓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和基础建设。

  领导班子的建设:首先组建起了具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和凝聚力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中的5人中,所长、政委、三名副所长,除一名副所长外,其余四名领导都具有大专以上的文凭。领导班子重视自身建设,讲学习,讲廉洁、讲求实,能够做到几个脑子想问题,一种声音说话,表现高度的团结。以办事公道,先锋模范赢取民警心,树立威信,增强凝聚力。在争创一级所的工作中,一直指挥在一线,工作在一线,以所为家,给全所民警做出了好榜样。并且班子里的五位领导主动作为,和全所民警一样一项项工作指标量化到自己身上。在抓好班子自身建设的同时,抓好队伍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建设。不间断的组织民警定期政治学习,并交流心得体会。普遍增强了民警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素质、廉洁自律意识。定期组织所里人员到先进的戒毒单位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吸取别人的经验,完善自己不足的地方。业务素质建设,根据民警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从事禁吸戒毒工作时间短,经验少的状况,每周集中民警学习《强制戒毒办法》、《强制戒毒所管理办法》、《强制戒毒所等级评定办法》等法律法规、管教业务、医疗知识,并采取每月定期考核和抽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验。营造了全所民警“业务大比武”的浓厚学习氛围。全所民警学习钻研成风,陈承伟、李晓峰、王广儒等人的学术论文相继发表在全国知名刊物上。

  在基础建设上,投资了大量的资金加高所围墙、加强戒毒人员住所的安全措施、安装了电脑监控、购买大量的医疗器械、实现电脑化管理等,大大地提高了所里的医疗条件与安全防范措施。并落实目标管理,在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化上下功夫,研究制定了办公室、医务科、管教科、生产科的岗位目标责任制,把责任量化到岗位,量化到个人。根据实际情况,按“责、权、利相结合,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原则,制定了《奖惩规定》34条,奖惩分明。并建全了各种制度。实行责任病房负责制,把戒毒人员的管理、教育、安全量化到责任管教身上,为此要求民警坚持做到”三勤”,即腿勤:经常巡视,深入病房牷眼勤:勤看,善于察言观色,及时发现问题牷嘴勤:常问,及时找戒毒人员反映情况,全面掌握戒毒人员的动态牷耳勤:勤听戒毒人员反映的情况:脑勤:开动脑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每个病房还建立耳目1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把隐患解决在萌芽中。因此,全年做到无牢头狱霸,无打架斗殴,无强吃强占,管理严格规范,病房内风气良好,秩序井然。

  科学管理,精心治疗。紧密结合“戒毒与教育相结合”的中心工作,遵循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的原则。营造安全、舒适、文明、有序的戒毒环境,使戒毒人员从健康向上的氛围中感怀人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抓脱毒治疗。戒毒治疗是强制戒毒所的中心任务,对入所强制的戒毒人员,在戒毒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进行毒品尿样检测,对生理脱瘾的戒毒人员,坚持入所15天内进行再次尿样检测,并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存入戒毒人员的个人档案。二是加强对戒毒人员的病史询问,按照《强制戒毒所管理办法》规定,对怀孕、患有传染病等不宜强制戒毒的不予收治。

  抓规范管理。严格出入所制度。坚持凭证入所,严格手续,按章办事。对不适合强制戒毒的人员,坚持原则不予收治,对本地或外地无法交纳戒毒费用的,只要是吸毒成瘾,符合法律手续,一律收戒。杜绝无限延期或提前出所的不规范做法。抓内务规范,每天组织一次大扫除,病房内做到“五个统一”和“五个一条线”等。抓行为规范。每日一节课时间,组织戒毒人员学习《强制戒毒人员行为规范》,并进行考核评比。

  抓转化训练。制定了严格的作息制度,坚持每天早上出操,每周2次队列全能训练。把戒毒人员的心理矫治作为康复治疗一项重要内容,投入相当大的精力来抓。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道德、形势、政策、吸毒危害以及性病、艾滋病知识等教育。平均每年上法制课70课时,受教育率达100%。抓康复生产。结合戒毒人员的心理、生理特点,多方分析原因,开动脑筋,大胆尝试新方法,逐步开展劳动康复工作。加工生产五彩灯、绣工艺袋、养猪、种菜。根据戒毒人员在劳动中的表现,适当给予表彰奖励。奖励方式是奖励生活用品、加菜、减免部分戒毒费用。通过劳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体魄,也重新唤醒了他们的良知,坚定他们重返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禁毒宣传。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推介,使戒毒所工作走出围墙,走向社会。并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到市区内的各学校、广场进行禁毒防毒知识宣传,印刷了大量的宣传图删发放。

  跟踪帮教效果明显。认真做好跟踪调查工作,巩固戒毒效果,降低复吸率,专门成立跟踪帮教科,对同所的部分戒毒人员实行随访,定期尿检,给出所后的戒毒人员产生心理压力,尽可能降低复吸率。并建立一条由戒毒所、派出所、居委会、家庭组成的帮教路子,动用社会力量,加大监督力度。

  2002年度收治经戒毒人员659人,挖掘线索162条,抓犯罪嫌疑人80人,随访帮教156名戒毒人员,追踪帮教371人次,帮教过程中,将217名复吸人员抓回所强戒。

  经过艰苦的努力后,北海戒毒所于2003年获得“人民满意政法单位”的称号,并向人性化管理阔步地迈进。本着以人为本,切实维护戒毒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禁吸戒毒工作的开展。根据每个戒毒人员的吸毒史、身体状况,由医护人员确定治疗方案,对症下药,杜绝不给服用药用的“干戒”做法,仅2003年就为戒毒人员诊治病8850人次,全所共花去医药费99073元。同时还杜绝对戒毒人员的打骂、体罚,侮辱等歧视现象。当戒毒人员戒毒后,采取军训、康复劳动等形式使戒毒人员尽快恢复身体,增强体质。对戒毒期满又无经费交纳的人员,都一律解除强制戒毒,还根据路途的路程给予他们支付车旅费……2003年度,北海戒毒所共收治624名,自愿戒毒人员103名,康复出所强制戒毒人员580名,自愿戒毒人员101名,围捕26人,刑拘10名,劳教47名,戒毒人员主动提供线索83条,协助破案24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34名。其中有3名网上逃犯,杀人嫌疑人2名,收获毒品127.1克,三唑沦185片,收缴赃款折价值1141元。2004年度,北海戒毒所继续的朝着人性化管理前进。与时俱进,努力做好中心工作。坚持人性化,依法、科学、文明管理。坚持康复多样化的戒毒模式,促进戒毒人员的身体康复。仅上半年,就给43名戒毒售货员支付车费共计610元。丰富一日三餐的饮食,使戒毒人员得到足够的饮食,每周都给他们加菜。尊重强制戒毒人员民族风俗习惯,夏至给他们买荔枝过节,使他们感到戒毒所也有节日的气氛。高温期还购置大量的凉菜熬给戒毒人员喝以防疾病。还别开生脸的为戒毒人员过集体生日:例如“6.26”组织了六月份出生的38名戒毒人员过生日,在有限的经费中挤出近千元给他们买蛋糕、水果、糖饼等,很多戒毒人员都很感动。中秋佳节,在经费中挤出8000元购买月饼、水果,给每位戒毒人员送去两个月饼和三个梨,所内处处都是节日的气氛……组织戒毒人员跑步、做操、健身等文体活动。戒毒所里的娱乐室每周定期开放,戒毒人员喝歌,跳舞。并引进了手工加工鞋面和五彩灯,筹集资金建13亩的大棚蔬菜基地,饲养了50多头猪和200多只鸭。组织生理脱毒的戒毒人员进行适当的康复劳动,养成他们热爱劳动,自食其力的人生观,树立他们重塑生活的信心,同时又能在劳动中康复身体。由于该所坚持形式的多样化,内容丰富性,积极开展各种有益身体的康复活动,戒毒人员都能安心配合戒毒治疗,各项工作完成出色。2004年3月北海戒毒所荣升为一级戒毒所。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戒毒人员在所里是怎样度过一天:

  早上6时30分,安睡了一夜的戒毒人员随着晨起的钟声醒来,整理内务后,在管教的带领下在绿树围绕的操场上集合,呼吸着清鲜的空气,沿着水泥跑道慢跑后,列队做操牷7时30分到卫生整洁的饭堂吃早餐牷然后是医务查房,或个别谈话:9事到10时集体上课牷10时到11时30分康复劳动。11时30分吃午餐牷12时30分到2时30分午休。午休后查房、上课、劳动。然后是晚查房,管教个别谈话,晚上10时30分熄灯就寝。红色是生命的颜色,这种颜色浓烈的流淌在北海市戒毒所里的每一名领导、警察、医生、护士、员工的心里,绽放在他们身穿的警服的领徽上,跃动在他们忧患的目光里和和蔼的面容上,他们日复一日的把自己血脉里涌动着的这种生命色彩,灌注进每一位戒毒者失血的心田,挽救他们濒临于死亡线上的生命,帮助他们摆脱毒魔的束缚,树立起开始新的人生的信心。他们都是些平凡的不凡者。而每一个戒毒人员,入所时几乎都脸无血色,皮包骨头,但入所后经过生理脱瘾和康复治疗,身体状况都明显地好转,生命的血色慢慢的回到他们苍白的面额上。北海市戒毒所从1997年成立到现在,7年多来,全所人员共同奋斗,努力拼搏,与毒魔进行着持久的生死搏斗的地方。共收容了6000多名戒毒人员,使大部分的受戒人员身体康复生理脱瘾出所,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付出的劳动和爱心,就会有所回报。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从北海戒毒所走出的戒毒人员回馈的心声吧———

  我的自白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迷失了方向,

  找不到归路,继而被恶魔缠身……这并不是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里的故事,也不是我自己杜撰出来的鬼怪的故事,是的,我清楚的记得那一夜,那一夜上帝在哭泣———被牙痛折磨得地死活来的我冒着风雨跑到了街头,似乎在寻找什么,而我并不知道我找些什么?然而,半夜三更我找不到一间诊所。

  雨不停地下,而我的心情也越来越乱,举目无亲的异乡找个聆听我痛哭的人都难,而上帝并没有对我这个可怜的弱女子大发慈悲,停止风雨,让我静一静!我疯狂的跑啊跑,除了这样我再也想不出什么方法止住我的牙痛,我已分不清脸上淌着的液体是雨还是泪……

  突然,谁在背后呼唤我的名字,我惯性地停止了奔跑,回头张望,但见只有一面之交的“赤脚医生”出现在我朦胧的眼前(我只听说过他以前做过医生),我好像有了点依靠,蹲在地上痛哭起来。这时的我别说有一面之交,就算素不相识的人愿意聆听我的哭声也就足够了。

  当他知道怎么回事时,笑了说:“太夸张了,哭成这样子!”听他这样一说,我恨眼前的人不理解我,转身又跑(如果这一跑,跑快些,便没有了下文),可他拉着我告诉我他有办法止痛,还能令我飘飘欲仙,我怀疑的望着他,可当想到我没地方可去时,脚步又不由自主的跟着他……那一屋子的红男绿女,虽然都半闭着眼睛,虽然每人所坐所躺的地盘很拥挤,但不难看出他们都很快活、很舒服、在享受什么,真有那么仙境的感觉。在一声喝令下,我拥有了一席之地,他拿出小指甲那么大的一块软包装,当我看到呈现在我面前的粉状的物体时,我明白那就是传说中比黄金还昂贵的白粉。忘了他是怎样把一管纸筒塞进我的嘴里的,在半推半就间我忆起了父母的一番叮嘱:“那东西千万不要沾,沾了一辈子就完了!”,我宁愿牙痛死也不吃一口。然而,在他三寸不烂之舌的百般引诱下,在那些红男绿女讥讽的眼光下,我心动了,主动点起了一支烟……一股暖流升了上来,我发誓我的心跳从来没那么和谐过,我的身体从没那么舒服过,虽吐出许多昨晚吃下的食物,可还是惊叹世上居然有这么令人销魂的东西……那一夜是怎么过的我并不知道,一直睡到第二天下午太阳下山,他推醒我,并塞给我一个包装整齐的小袋(那里面有一小包白粉和一些吸食白粉的工具),我摸出裤袋里仅有的二十元钱给他时,他说牙痛时来找他就是了,不必说钱。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毒贩常玩的把戏,最超值、最安全的投资。然而,当时的我却对他充满了感激,一步一回头的离开了小屋。

  那一夜,就发生在1995年的秋天。那一夜,上帝哭得很凄惨牷那一夜,我的牙真的没痛了……

  那一夜像一场梦,但我并没有一夜之间就醒来,这场梦持续了三年。从此,我离开了我身边那些热爱生活的人们,开始了我漫长的、耻辱的吸毒生涯,我的名字前面不知道何时多了个头衔叫“粉妹”。从此,那行尸走肉般活着的已不再是我!

  那是一段怎样的日子啊!我已无法用言语将它表达出来,丑陋、痛苦无比,如果非要将它形容的话,那只能用“人间地狱”来比喻,在这地狱里的生活已把我锻炼成了厚颜无耻,为了得到毒资,我出卖过自己扭曲的灵魂牷欺骗过善良的人们牷当毒瘾发作而无钱购买时,还与同伙们为抢那一丁点白粉而打得头破血流……忘记了人性是什么,不知道什么是“情”、什么是“爱”,反正有哪东西就好!这期间我试图自己戒过,为此我自杀过、呐喊过、疯癫过、可没有一次是坚持到最后,反而越陷越深,几年来,我没有和家人通过一次电话,我并不是忘记了电话号码,而是听到家人的声音我怕我会忍不住地痛哭,呐喊,而电话那头又是妈妈无止境的抽泣,自己又是多么清楚地知道戒除这东西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帮你分担一丝一毫痛楚的,因为你吸进多少快乐,就注定你要承受多少的痛苦牷久了,也就惯了!家人以为我客死他乡了,而我又清楚地知道在异乡如游魂野鬼般活着的并不是我,是我的躯壳,真正的我早已死去!

  几年来,多少次夜深人寂的夜里,过足毒瘾的我对自己说:“最后一次,明天就戒!”可当白昼来临时,毒瘾发作,那身体像不是自己控制的一样,扑向电话,拔那边恶魔的电话,在它面前,我像忠实的奴隶,任由它怎样疯狂地折磨我。我还是不舍不弃地跟着它,当我拜倒在它的脚下时,不论是痛苦还是折服,谁又会知道我还是十六七岁的孩子呢?!谁又能想象得到我是当年牙痛都想到处找妈妈撒娇的脆弱女子呢?!

  我屈服了,我麻木了,我绝望了,这种绝望我想大概就是世上最彻底的绝望了!

  无数次毒瘾的发作使我生不如死,自杀不成,我已经瘦得皮包骨头了,我祈求上天,但愿明早醒来的我,不用靠任何东西来支持我渡过新的一天了!但这是不现实的……然而,我成功了!我终于成功了!

  如果我在那几次自杀死去,便等不到成功开始的那一天了———

  那天下午醒来,我便觉得这一天非常的与众不同,但那只是潜意识中的感觉罢了,我真的没想到那是我新生命重新开始的一天。其实一直以来我既期待又害怕这一天的到来,但它终于还是来了。和往常一样,我拿着钱去买白粉,却被公安人员抓了个正着,就在那一刻,所有的害怕都不见了,留在心底里的只有祈祷与庆幸。

  记不清是怎样踏进北海戒毒所的,当我抱着刚分到的一床新棉被、新饭盒时,感觉一切都是新的,我只有用崭新的自己来面对,我作好了准备迎接对恶魔背叛而可能出现的种种痛苦的准备,我决心勇敢地面对它。

  几天后,具体说是六天后,在北海市平阳戒毒所医生护士精心治疗和照顾下,我经历了与毒魔的生死搏斗,其间它不断的袭击折磨我,让我夜半时分控制不住的无数次的发出尖叫声,不停地想用头撞墙,医务室的医生、护士不顾自己的疲劳,一路小跑着、小跑着来到我的身边,按住我,任我打、任我抓、任我狂叫、任我呐喊……给我打针、吃药,待我彻底安定下来,才敢离我而去休息片刻牷但我一醒来,又开始重复刚才的一切……医生、护士一晚不知要被我折磨几次,而他们在我的床头留下的是被我抓掉的碎发和衣扣……就这样连续了几晚,他们终天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并且赐予我新的生命,我复活了,我不再哭、不再闹,毒魔渐渐的离我远去时,他们都为我松了口气……

  新的戒毒人员又来了,我被送往康复区接受心理治疗。在康复区里的日子是最难忘的,如果说是护士和医生救了我的生命,那么管教就是救了我灵魂的恩人,她们与我谈心、聊天,开导我、帮助我、支持我,如果说我吸毒时是一头肢体残缺的野兽的话,那么戒毒后的我只能算是一头肢体健全的野兽,最终使我恢复人性的是管教,她们此时充当的角色就像是孩童的导师、无声的蜡烛———把光明赐于别人,却燃烧了自己!

  在戒毒所上课是最开心的事,管教为我们讲毒品的危害、讲法律……可笑的是吸了几年毒的我,从来不知道毒品有多大的危害,只觉得这东西发瘾难受,而且又昂贵,不得不戒,并不知道毒品对身体各部分都有危害,而且吸毒本身就是犯法的……在所里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上了人生一节最重要的课!

  谢谢你们,谢谢北海戒毒所全体工作人员,你们是我的再生父母,是你们把我从毒魔的手中拯救出来牷是你们使我几近变态的心理又回到了正轨牷是你们使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劳动的光荣……我在所里不但摆脱了毒魔,更学会了生活的本领。

  吸毒的人们,离开它吧,离开那个令你万劫不复的恶魔吧,它只是飘渺的海市蜃楼,我们活着根本就不需要它,让它滚出我们的视野、我们的心里!如果你们找不回生命的支柱,灵魂的依靠,就让戒毒所的导师们给你们上一课吧!

  亲爱的读者们,你的心是否为这颗曾经被毒魔残害的心灵所颤粟?是否为她重新找回了人生的方向所欣喜?那么请你们的眼光里少一分对吸毒者的歧视,多一分温暖!伸出你们关爱的手吧,帮帮他们。请记住黄所长的话:“我们今天的给予,就是子孙后代们明天的健康和幸福。”(冷 月)

  责编:劳海波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