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重庆城口锰矿染黑高燕河 该县决定启动问责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07:15 重庆晨报
重庆城口锰矿染黑高燕河该县决定启动问责制
  锰矿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带来了污染。日前,“庶民环保出击”栏目记者走进城口,试图揭示城口锰污染的深层原因,探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答案。

  锰污染已引起城口县高度重视,城口县委书记向和平告诉记者,今年力争将环保排名提升5至10名,让城口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黑金”支撑财政

  城口矿产丰富,目前已探明储量的有锰、钡、煤、铁、铅、锌、大理石和古生物化石等20多种,被誉为“西部矿都”。

  目前,该县有锰矿企业19家、钡矿企业15家、煤矿企业18家、其他矿业5家。统计表明,去年该县财税收入1.2亿元,矿业经济应占了八成。其中锰矿业堪称龙头。城口县一名干部直言,要是没有“黑金”支撑,城口财政难以为继。

  高燕河,流黑泪

  近年来,城口人大把大把数着“黑金”钞票时,环保问题日渐突出。

  该县环保局人士形容,大量锰矿铺天盖地开采时,可以说是“浓烟滚滚、乌烟瘴气”。

  有关方面作过一次调查,该县锰矿企业最集中的高燕乡,近年来不少适龄青年征兵体检时,被查出患有肺病。该县国土局长庞先威承认,锰粉尘污染的确有一定影响,部分青年患肺病属实。

  如今,因为锰粉沉积,流经城口县城的高燕河已变成了一条黑河。

  监测站形同虚设

  锰粉多年污染,该县环保局将环境监测站没有监测资质视为原因之一。

  城口锰矿开采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直至2000年才开始办理环保手续。县环境监测站多年形同虚设,没有进行过一次正式监测,根本不知锰矿企业污染指数究竟有多大。去年,该县拨出专款30万元,为之配备了部分监测仪器,但仍然无法满足监测之需。

  记者看到,监测站借用了100多平方米办公房,至今缺乏专门的监测用房。按规定,监测站应有800平方米房屋。

  此外,监测站还缺乏软件工程师,硬件缺口高达800万元。

  重拳治理锰污染

  环保实绩“倒数第二”,城口县党政一把手被市委市政府通报批评。按规定,如果一个区县连续3年考核倒数第一,党政一把手将受到组织处分,直至摘帽。

  为此,城口县委有关人士称,通报批评是一种动力,该县决定启动问责制,重拳治理锰矿污染。目前,177个锰矿开采口被强行关闭,40多名非法业主被刑拘,私挖滥采得到一定遏制。

  该县国土局透露,2003年高峰时节,当地有720个采矿洞口,如今,只剩下282个洞口,锰矿开采呈现重新洗牌的格局。

  当地一名知情者直言,城口“黑金”正站在发展与环保的十字路口。

  核心提示

  被誉为“黑金”的锰矿,是老区城口的经济命脉———占据当地财税收入80%%。

  然而锰,又是城口市民一大心病———当地一条高燕河正淌着黑泪,高燕乡部分青年因锰尘污染患肺病。

  锰,更令城口党政一把手心颤———去年环保实绩考核全市倒数第二,被市委市政府通报批评。

  该县决定启动问责制治理污染,力争今年将环保排名提升5至10名。

  目前,该县177个锰矿开采口被强行关闭,40多名非法业主被刑拘。

  对话

  县委书记:环保存在差距

  (人物———城口县委书记向和平)

  记者:去年城口环保实绩考核全市倒数第二,怎么看待这个排名?

  向和平:说明我们的环保工作有差距。

  记者:矿业大整治,对城口经济有影响吗?

  向和平:财税损失3000万元。记者:如何看待这个代价?

  向和平:3000万元换来了民心,相当于为当地村民修建了一个天然公园。

  记者:听说启动了问责程序?

  向和平:将对不作为或乱作为者进行问责。

  记者:今年有何环保目标?

  向和平:力争提升5至10名。

  环保局长:存在执法不力

  (人物———城口县环保局长陈运明)

  记者:锰污染存在20年,当时怎么不加强监管?

  陈运明:为了生存,如今的治理是在还历史债。

  记者:对锰污染大户有何措施?

  陈运明:已对13家锰矿企业实施断电停产治理。

  记者:罚款了吗?

  陈运明:没有。罚款不是目的,断电已是最严厉的处罚了。

  记者:高燕河水质如何?

  陈运明:高燕河流经任河汇入汉江,已变成了三类水。因为锰污染,染黑了河中的石子。

  记者:执法环节需要总结吗?

  陈运明:客观存在执法不力的问题,但不存在人为袒护。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徐庶实习生付妤采写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