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医改“美国模式”只是借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08:48 南方日报

  南方时评

  周虎城

  医疗体制改革或者说几乎所有的体制改革一直都是国民关注的热点,牵扯着社会各阶层的多方利益。在制度路径的选择上,发达国家的现成经验,成为国内相关改革得以借鉴的
重要参考对象。市场化和国际标准,是很多改革当事人经常提到的热词。

  何谓市场化?从国内国有企业改制的实践来看,市场化的主要内容基本上就是产权改革,也就是明晰所有权,解决所谓的国有企业产权虚置问题。这其中有股份制改革,也有纯粹的民营化改革,操作方式主要是“官退民进”,政府从所有权上退一步,私人从所有权上进一步,甚至直接就是政府退出。

  事关医疗,性质就特殊,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亿万百姓的看病问题。但一些地方的改革思路仍与对待多数国企改革一样,以走市场化道路为由,加大了医院的企业化和民营化属性。在这方面,“美国模式”横空出世,为多数医院所接受。按照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的说法,所谓美国模式,就是以市场为主导,在此模式下,公立和私立医院都在市场上平等竞争,政府除了严格监管外,只负责为穷人、老人医疗埋单。(见昨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于是,美国模式在某些地方就变成了把医院交给市场,让医院自负盈亏,实际上成为逐利性质的独立经济实体。

  问题是医改市场化的模式选择非但没有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反而使得医院的“门槛”越来越“高”。毫不夸张地说,贫困人群看不起病、一般家庭因病致贫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既然如此,为什么以市场化为主导的“美国模式”而不是其他“先进经验”更受“改革家”们青睐呢?

  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部门的经济利益。医疗体制改革选择所谓美国模式,最大的受益者不是要看病的百姓,而是医疗机构本身。事实上,在发达国家中,还有以政府为主导的英国模式、加拿大模式,至于欧洲大陆的一些福利国家如瑞士等,对于公民看病更是实行免费。何以不学习他们,却非得学习“美国模式”呢?

  缘由是在美国,医疗费用非常昂贵,小病也动辄数百美元,这就为国内医院设置虚高诊费与虚高药费找到了理由:你看人家美国是咋收费的?可是,美国绝大多数人都有医疗保险,并实施医疗补助计划,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的医疗福利,而我国享受医疗保险的人口比例远在50%之下。某些主导医疗机构改革的部门学了美国的市场化,学了美国的高收费,唯独没有学习人家的“责任”。

  保障每个公民能够看得起病,正是起码的政府责任。而某些地方一再表现出来的改革思路,把市场化当作解决一切问题的良方妙药,其实不过是让人民掏钱、掏钱、再掏钱。教改了,人民要多掏钱;房改了,人民要多掏钱;医改了,人民还是要多掏钱。普通老百姓到哪里去找这么多钱?

  基于此,我对卫生部官员近日称医疗体制改革市场化方向不可取,所谓的“美国模式”不适用举双手赞成。

  见A08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