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啥将中国青年整体形象“妖魔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08:53 沈阳今报 | ||||||||
陈一舟 上海一家媒体5月末对江浙沪3地1289名年轻网民进行了一项关于奢侈品消费的调查。结果显示,68.8%的受访者愿意自掏腰包购买奢侈品,56.7%的受访者为此曾有过特意积蓄一段时间的经历,受访者在奢侈品上的年消费达到了人均22062.8元。越来越多年轻狂热的消费敢死队队员,引起一些有识之士忧思。(6月20日《中国青年报》)
近来,各种奢侈品消费调查的“结果”都无一例外地把矛头指向了中国青年———一个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很难形成规模的年轻奢侈品消费群体正在中国快速成长!对此,笔者实在不敢苟同。 首先在于,此类调查结果是否经过了充分的市场调查、并以全面真实的消费数据作为基础,值得推敲和质疑。以上海这家媒体的该项调查为例:一方面,调查的对象均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江浙沪地区,侧面说明这些受访对象的经济实力相对较高,具备了一定的高端消费基础,其表达的消费意愿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虚拟化,网友通过匿名传达出的信息不见得完全属实。 其次,事业有成的年轻老板、收入较高的白领阶层是青年人中的精英分子,即便这些人都喜欢奢侈,也不足以证明中国青年已经成为消费奢侈品的主流人群。而实际上,《中国首次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日前公布,15岁至29岁的中国青年总体失业率9%,高于中国目前6.1%左右的社会平均失业率(5月24日《北京晨报》)。当前中国青年基本的就业生存问题都令人堪忧,又何谈年轻奢侈品消费群体正在中国快速成长呢? 其实,与“月光族”、“啃老族”等一样,所谓的“年轻奢侈族”也只是中国青年群体中的极少数。中国青年真的这么“浮躁”吗?不然。我们看到,有一批批放弃城市生活前往贫困地区支教的大学生,有无数为了国家富强而无私奉献青春的热血青年,还有层出不穷的青年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现象……岂能因为少数人的奢侈消费行为就断言“年轻人渐成奢侈消费主力”而进行大肆的传播渲染,将一顶崇尚奢侈、爱慕虚荣的帽子生生扣在了中国青年的头上?这在无形中将中国青年的整体形象“妖魔化”了,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警醒和必要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