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还是知道一点屈原的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08:53 沈阳今报

  杨耕身

  不知道屈原又怎样?这是长平先生发表在6月20日《新京报》的评论文章的题目。鉴于媒体报道南京某中学一班三十多个学生中只有三个人称“知道屈原”,且分别将屈子说成是歌手、医生和发明粽子的厨师一事,长平先生认为,“有兴趣的人,应该有渠道知道得更多;没有兴趣的人,应该被允许不知道。”

  不知道屈原又怎样?可我总以为,不知道屈原,未见得是一件十分光彩的事情。就知识而言,知道得多一点,总比什么都不知道要好些。就民族文化而言,如果一个中学班级里只有三个人“知道屈原”,到底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当屈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被丢弃之时,与其说,不知道屈原又怎样、不知道岳飞又怎样,倒不如说,一点国学知识都没有又怎样?新近因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引发了关于是否有必要振兴国学的种种争论。长平先生的论调,怎么看都是对这一争论的延续。只是长平先生对于国学的反感与抛弃,比之当时对弘扬国学持异见的论者,显得更为决绝罢了。“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这个世界有许多东西,是不能轻易说不的,也是不能轻易抛弃的,比如良知,道义,公序良俗,等等。因为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烙印。彻底摆脱国学传统,俨然是一种革命的姿态,但即使是人类历史上最革命的人,也从来不会把刀子挥向本民族传统历史中一些最优秀的精神。

  所以,我还是认为知道一点屈原的好,认为学习一点国学的好。如果我们能够抛开“不知道屈原又怎样?”这样的非理性表达,而能够进行一下“不知道屈原(国学)会怎样?”的理性反思,我以为我们就能够对历史及未来都有一个负责任的心态。那么,遗弃了国学会怎样?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5月26日《南方周末》撰文指出:当我们的青少年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但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那么,我们可以断言,我们的文化教育出现了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危机,是民族振兴、国家崛起过程中必须加以正视并克服的障碍与挑战。

  纪先生的说法是否有些高蹈之处,姑且不论。我只知道,在一个有着久远历史的国度,假如割裂了传统,没有了先人,我们将显得何等孤独而单薄?笔者生活在屈原投江的湖南,在今年端午之日,一位我所尊敬的老师写信给我,说“屈子可在天地间”。乍读的那一刻,我感到了久远、神圣与敬畏。是的,不论怎样,他们都会在天地间,这是不容回避的。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