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你所不知道的平型关(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07:56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特派记者陈韶旭

  我们到平型关,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从五台山,也就是从南面出发,按照地图似乎是先到沙河镇,然后沿着108国道往灵丘县城走。听说路非常不好走,我们只好放弃坐公交车和摩托车的念头,请当地一位贺师傅带我们去。我们根据地图所定的路线很快被他否定。他说他并没有去过平型关纪念馆,却在偶然的一次到过平型关。

  难道平型关战役不发生平型关?这让我们十分费解。

  平型关历史扑朔迷离

  下了山之后,车子拐到一条土路上,仅仅能容两辆车并行。两边是高耸的黄土岭,岭上偶有农民平整后的麦田和玉米地。路的确不好走,路面不平,黄土扬起,头面很快被蒙住了。好在天气不错,没有大风,感觉行车时候还能忍受。

  约40分钟后,前面的路面开阔了许多,一面高墙矗立,上书“平型关”三个简体字,并有英语标注。难道平型关已经不在了?

  贺师傅并没有停车的意思,绕过高墙,可以依稀看到在四面土墙内是一个村子,这些土墙明显由人工垒成,坚固而整齐。从一个狭窄的入口驶入村子,沿着土路往上行,便是一个村内的十字路口。十多个村民散坐在墙角聊天和避暑。

  左转往北,是一个奇特的建筑,悬空的楼台已经残破不堪,人只能从下面走过。回头一看,这竟然是一个罕见的古代过街舞台。我们在这个舞台上看到字迹斑驳的介绍,似乎说该舞台从隋代至唐代便有了。

  这里不是从明代才建立长城的吗?平型关的历史一下子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入关口尚留唐朝木门

  回头一望,才突然感觉平型关村简直就是一个大堡垒,家家户户的土墙都很高,房屋的建筑经纬有序,由于地势比较高,一般很难攻入,即使攻入也须费些周折才能完全占领。

  过了过街舞台,抬头就可以看见关隘。关墙高三层,楼上有个城楼,已经破败,据说当时曾经是个衙门,上去一看,有几块字迹模糊的碑,中间的案台被当地居民用来供奉神祗。城墙上有一块平型关战役旧址的石牌,是当地政府在上世纪60年代建立的。进入关隘,四面关墙经过多年风化已经部分坍塌,很多地方露出城砖来。

  平型关的地理位置在交通工具发达的今天也极其重要。它北连恒山余脉,南接五台山脉,一条峡谷山路,东通河北,西接雁门,关城虎踞土岭之上,呈正方形,史料记载关隘瓮城周长3000余米,南北各置有一门。

  要过关,必须先在关隘里转个弯。真正的入关口显露在眼前,最让我们惊喜的是,这里还有两扇年代久远的大木门。木门的上端还有打了钉的金属皮包裹着,我们无法判断这金属究竟是铁还是铜,但经多年的锈蚀风化已经成为褐色。门口走来一位老人,名字叫周联贵,今年72岁。他指着这两扇大门说,祖辈讲这是唐朝留下的。

  烽火台上老者忆当年

  出了关,一下子豁然开朗,高岭断层,处处是山谷狭道,平型关地处最高点,十分险要。顺着驿道看见的,便是当年唯一、也是如今唯一的一条公路,在山岭之间若隐若现。我们正在猜测当年平型关战役的发生地点,周联贵老人从后面赶上来,指着关口东北方向的一个山上土尖尖说,那里就是长城,长城下面就是打仗的地方。当年他刚刚记事,还记得打仗前一天下雨,打仗那天炮很响,他和家里人听到之后都逃难去了。

  沿着老人所指,行车10余分钟,来到山脚。果然,那个土尖尖就是古烽火台。我们徒手爬上去,土墙下面很多明代城砖仍然完好。山上有崎岖小道,怪石突起,如今只有山羊还在行走。在烽火台上可以看见明代长城的遗址,原本淹没在黄土高原的古代历史立刻又重新清晰起来。烽火台前30米,还有一个关口,看来是原来进入平型关的外门,上面也书写着“平型关”三个字,只是那个行书的“关”字很特别,外面的门字框有两点。这里便是诸多纪念照片中的所谓关门,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关门,只是离战场比较近罢了。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出了长城线,很快上了一条新修的公路,由那里直接上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这下我们去的,才是真正的战场。根据战史和地图,当时的战场位于灵丘县城西南东河南镇的蔡家峪、小寨及白崖台乡的关沟、辛诘、跑池一带。遗址处于一天然沟壑,两边高山陡崖如削,高达数十米,地势十分险要。千名日军葬身的公路就蜿蜒盘绕其间。

  到了这里,王龙祥和我不由发出感叹,在这居高临下的地势下,不要说跑,就连在公路上转身都勉强,再加上八路军战士英勇无畏,日寇怎能不败?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坐落在一个被称为“老爷庙”的山头对面。“老爷庙”位于公路之西,坐西朝东,依山而建,前低后高,是沟堑的制高点,为敌我争夺战最激烈的地方,战役中为八路军686团指挥所,战后聚此庙前举行祝捷大会。1970年原本在“老爷庙”对面建立了“平型关纪念馆”,展厅面积825平方米,坐东面西,庄严宏伟。但后来由于某些原因,老纪念馆被毁坏,直到2002年才在杨成武将军的关心下重建。现在整个纪念馆建设形似一个大仓库,馆藏文物不多,来访者只能通过布展的大量文字和图片来感受当时的战斗情形,略微有些遗憾。

  寻找115师指挥所

  不过我们的遗憾在随后的寻访中完全忘记了。顺着路标所指,我们前往寻找当时的115师师部战役指挥所。在纪念馆山后约200米的最高制高点,一座丰碑树立在那里。可是到了山脚下,我们怎么也找不到上去的路。山风掠过,草木摇曳,山间忽然若隐若现两足宽的一条小道,看了半天似乎在一堆山石处断了去路。

  我们没有多想,开始轻装爬山。起初还好,沿着小路盘曲而上,一会儿工夫,山脚略微平坦,地势顿时成了陡峭的险峰,坡度从30度以下陡增到45度以上,有的地方甚至超过80度。土质疏松,加上碎石很滑,光靠两只脚根本无法上去,只好用手抓住两面的植被。

  好多路并不是路,只是看起来可以爬上去,我们便爬了。快到山顶,突然脚下光芒闪耀起来,仔细一看,是山上石英在阳光照耀下发出光亮。这里的山顶与周边不同,不仅有石英,而且数量多。爬上山顶,纪念碑矗立眼前。碑前原有的台阶由于山体滑坡已经断了。后来才发现山顶除了羊走的路,已经没有他路了。尽管危险,却很值得,爬上这里俯瞰数百米远的战场,一清二楚。当年115师在师长林彪等的指挥下,便是在这里发出攻击的命令,也成就了一场伟大胜利!

  下山的路更不好走,来时的路在草丛树林里已经看不到,只能看见山脚下细小的车辆。来时四肢并用,去时用的姿势更难看,基本上是坐在地上,宛如螃蟹直走。

  遥想当年在这艰苦条件下奋战牺牲的爱国将士,不禁要落泪了。

  (本报平型关6月21日专电)

  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在雁门关之东,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后改今名。历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时为内长城重要关口。

  平型关战役是指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115师1937年9月在山西省灵丘县西南平型关附近对日军进行的一次著名伏击战。

  平型关大捷,歼敌1000多人,毁敌汽车100辆,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这是中国抗战开始后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增强了全国军民的胜利信心。

  在山顶师指挥所旧址眺望平型关大捷战场,纪念碑就在身后,前面是悬崖。

  平型关瓮城南门。

  “平型关”关口,关字的门字框有两点。
你所不知道的平型关(组图)
你所不知道的平型关(组图)
你所不知道的平型关(组图)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