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小升初 十大问题 六点提醒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10:50 东方今报

  郑州市“小升初”的报名已经结束,各区教育局将对报名资料进行汇总、核查,历时约10天。预计8月中旬出台市区的“划片”方案。

  昨天,郑州市金水区教文体局教育科科长许士柯、二七区教文体局教研室主任周建新、管城区教文体局教育科科长刘喜红、中原区教文体局教育科科长赵全福这4位“小升初”负责人,做客本报,解答家长的疑虑。直到下午4时30分,已超出预定热线时间半个小时了,
4部热线电话仍然热度不减。许士柯离开时带着遗憾说:“走吧,如果一直接电话,可能3天都离不开报社呢!”热线电话铺天盖地,今报记者从中整理出十大热门问题,求解“小升初”的难题。一问错过了报名时间怎么办?

  中原区治安巡防员李先生询问:他最近忙于西瓜上市工作的治安巡防,耽误了孩子划区报名的时间,不知道现在怎么办,怎么补救?

  答:按照郑州市教育局的统一规定,小学毕业升初中划区报名时间是17日到20日,目前已经结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报上名的家长,可以尽快到所在区教育部门联系解决。其中,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局将在6月25日接受家长咨询,解决问题。之后各区将所有学生资料移交,确定最终的小学毕业生就近分配方案,家长最迟在资料汇总、封存前报名、递交资料。郑州市各区小升初咨询热线:金水区——63941939中原区——67639434二七区——68871800管城区——66354988惠济区——63639700二问在管城区上小学在金水区买房子初中哪里上?

  王女士的女儿是在管城区上的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家里又在金水区的城北路买了套房子,户口也迁了过去。王女士问:女儿的初中应该在哪里上?

  刘喜红答:这牵涉到了“相对就近入学”问题。《关于郑州市市区2005年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工作的意见》指出,不管小学是在哪里上的,升初中时只按照户口所在地的位置报名、入学。

  原则上以小学毕业生家庭真实住址所在社区居委会为基本单位,相对就近升入初中。

  审查确定小学毕业生家庭的真实住址,要坚持小学毕业生随父母生活的原则,父母不在市区工作的随监护人。家庭住址不在毕业学校所在区的毕业生,回家庭住址所在区参加就近分配。三问我家孩子能分到离自己家最近的中学吗?

  郑州市刘女士询问:自己家在北环以北、经三路北头,与郑州市四十七中只隔了一条马路,想问问自己孩子能不能上郑州市四十七中。

  许士柯回答:具体哪个孩子能上哪所学校到8月15日以后才能知道。初中生划片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城区改造、拆迁,以及学生的户口迁入迁出,学生随父母搬家等原因,每个地区、路段乃至楼洞的入学人数都在变化。学校就那么多,规模也就那么大,所以去年划片和今年的划片就不一定一样。去年划在这一片,今年就不一定在这一片了,这些数据都在动态变化中。四问附近中学不招生了,孩子还能就近入学吗?

  郑州市金水区王女士问,她的孩子在杜岭街一小上学,往年杜岭街一小、二小的毕业生都上郑州市二十七中,今年这个学校不招生了,孩子上哪个中学呢?

  许士柯介绍,住址附近的中学不招生,并不影响孩子就近入学。今年金水区二十七中、五十中都不招生,附近小学毕业生照样参与就近划片,如果毕业学生与去年持平,郑州市教育局会根据情况考虑分配方案,分配区域会有所扩大。分配过程不受影响,家长不用担心。五问对分配的学校不满意能不能自己择校?

  有几位家长问,如果对分配的学校不满意,孩子能不能到自己选择的学校去上学,这种择校生,政策上有哪些限制?刘喜红答:初中属于九年义务制教育阶段,尽量平等享受教育资源是义务教育的核心。按照“小升初”就近分配的政策规定,不允许学生选择学校,也不允许学校选择学生。

  免试、就近入学,是教育部门“小升初”的政策,择校、择班,都是不允许的。退一步说,即使家长一味屈从孩子的想法,使用不当手段把孩子送进所谓的“好学校”,孩子将来的学习进程未必就能一帆风顺,这样做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六问有房没房产证咋报名?

  中原区的李女士问:我刚在颍河路与桐柏路交叉口附近买了新房子,没有拿到房产证,请问我的孩子能以这里为住址,参加就近入学分配吗?

  赵全福答: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拿到房产证也没有住进去,就无法证明你在那个地方有住房,按原则是不能参加当地的就近入学分配的,应该到你现有的户口、住房所在地参加。

  郑铁十一小家长说,我在万客来做生意十几年了,在郑州也买有房,可没有房产证,怎样报名?

  周建新答:没关系,没有房产证可用契税完税证明代替,请抓紧时间,尽快去区教育局报名。

  中原区市场街76号的一位家长:我是残疾人,现在住的是廉租房,没有房产证,孩子升初中怎么报名,能不能适当照顾?赵全福答:根据市教育局相关规定,小学毕业生参加某行政区相对就近入学分配的,必须具备“户口、住房、实际居住”这3项条件,原则上缺一不可。

  学生报名后,区教育部门会派出专人,根据报名表上的地址,前去“入户调查”。如果这位家长所述属实,孩子确实在廉租房长期居住,教育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相对就近入学原则,给他的孩子分配一所中学上学。七问三代同住房产证是爷爷的名字 孩子怎么报名?

  中原区郑州科技绿苑小区的王先生问:他和妻子带着女儿,和父母同住在一套房子内,但房产证是孩子爷爷的,这影响分配 吗?

  中原区的赵全福老师答:如果三代同住,学生的父母没有房产证,需要到居住地辖区派出所或者由父母所在工作单位,开具“无房证明”,就可以报名。但是,如果同一所小学的报名者超出了招生人数,在同等条件下,则优先录取父母有住房的学生,跟爷爷奶奶住的学生要往后排。八问音、体、美特长生去哪里报名?

  郑州市民张先生咨询,他儿子从小学弹电子琴,现在已经过了六级,想问有什么学校能够发挥孩子特长?

  据了解,郑州市有特长的学生可以直接到相关学校报名,参加专业技能测试。郑州五中面向全郑州市、郑州六十九中面向中原区招收体育特长小学毕业生。

  回民中学管弦乐团、外国语中学管弦乐团以及郑州四中雪域艺术团面向郑州招收具有民乐特长的小学毕业生。

  六十六中、六十九中美术特色班招收中原区美术特长生。六十九中面向中原区招收具有音乐特长的小学毕业生。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面向所在区招收有体育特长的小学毕业生。四十四中计算机教学实验班可在就近分配的学生中,根据学生的意愿和特长进行选择,开展教学实验。九问铁路小学学生怎么参加报名?打入二七区热线的读者中,不少是铁小的家长。周建新介绍,孩子父母都是铁路职工的,今年暂不参加就近入学报名,其他情况的孩子都可参加。根据工作安排,6月20日郑州市的就近入学报名即已结束,对于不知道此信息的铁小家长,请尽快持相关证件,到区中招办替孩子报名。

  郑铁三小两名家长问,郑州外国语中学招生各区都有名额,为什么没听孩子的小学提过?

  周建新答:根据省教育厅要求,郑州外国语中学初中招生计划里,面向中原区和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以及惠济区考查选择的名额,由各区教文体局按1∶3的比例,根据各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综合办学水平和毕业生数将推荐名额分配到各小学。今年铁路小学没有推荐指标。十问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怎么上初中?

  一位郑州某企业的负责人打来电话说,他的企业里有十几名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今年参加小升初考试,应该去哪里上初中?周建新老师首先询问,这些孩子有没有参加本月20日已结束的就近入学报名,对方回答不太清楚,周建新表示:如果没有报名,孩子家长须持户籍所在地户口本、父母身份证、居住地派出所出具的居住证明、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并在劳动保障部门备案的劳动合同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以及户口所在地乡(镇)级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准予在郑就读的证明,经区中招办审查同意后,集中分配到指定初中就读。01如何选择“分校”招办人员特别提醒昨天,分校招生成为小学毕业生家长们关注的超级热点。据郑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分校的招生工作,也需严格按照“免试、就近录取”原则进行。(注:各分校招生方向,具体名单见本报21日报道)如何选择分校?中原区教育体育局教育科的赵全福科长为各位家长特别提醒:1.记住,每个学生只能选择一所适合的分校报名。2.小学毕业生填报分校报名表后,必须由家长签字、学生所在的小学审核、盖章,没有盖章的报名表是无效的。3.如果某分校的报名人数超出了录取人数,将会采取电脑随机抽签的方式,决定录取名单。4.分校也应“免试”,如果哪所分校自己组织了“升学考试”,是违反相关规定的,家长应该提出异议。5.分校与其他市属、区属学校不同,会对入校生收取一定费用,至于这笔费用的标准,应由物价部门核定,分校必须持有物价部门颁发的许可证,教育部门无权决定收费标准,家长如对收费有疑惑,可以直接向校方索取、查看相关许可证。6.分校属于新生事物,一些家长对孩子就近入学所分配的中学不满意,就热衷于追逐分校,这并非明智之举。建议家长在决定孩子是否上分校前,一定先摸清这所学校的底细。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