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女教师辞职办企业(3)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03:50 新京报 | ||||||||
正式动工是去年4月1日,本来计划10天完工,但磕磕绊绊,一干就是76天,直到6月15日才完工。 原村支书苏跟虎一开始也不相信农民协会能把事情干好,“后来看别人都干得差不多了,我才开始修我家门前那一段。这件事之后,大家彻底信服了郑冰。”巷子修好后,苏跟虎加入了农民协会。
寨子村共有213户,加入协会的户数由修巷子前的105户增加到了175户。去年6月7日,“永济市蒲州镇农民协会”在永济市民政局正式注册,法人代表为郑冰。 强硬的郑冰 村子里的人提起郑冰,统一的印象是“有主见,有韧性”,但也曾有人说她“太武断”。 去年11月,农民协会注册后办的第一个实业寨子村涂料厂建成投产。在入股问题上,郑冰和会员们发生了接二连三的矛盾。 建厂资本金采取了会员入股的形式,共300股,每股300元,郑冰的想法是,每户会员最多只能入三股,如果股数凑不齐才让协会的理事、会长们入股,但分别不能超过5股、10股。 讨论入股的时间是10月份,会上有人提出要控股。一人愿意出4万元持有相应股份,遭到了郑冰的拒绝。 “要求控股反映了农民自私自利的特性,我认为要富就要大家一起富起来,而不是一小部分人富起来。如果有人控股,那也就失去了合作办厂的意义了。”但大家认为有人控股收益比较明显,郑冰的想法遭到了包括协会副会长在内所有人的反对。 “在她反复劝说下,会员们最后理解了”,副会长任淑烈回忆说。但不久,大家又和郑冰发生了冲突。 村里有12户属于智障、残疾、特困户,郑冰提出,对这些家庭可以每户赠一股,资金从协会经费里出。 20多个理事、会长分成7个小组讨论向12户赠股的事,又是没有一人支持郑冰的意见。有人说“他们家人不管,我们何苦要管”。有说“我们现在刚起步,还不到支援他们的时候。”那天晚上回家后,郑冰哭了。她说,“我哭是因为我伤心,伤心的是我带了大家几年,怎么到现在还是这个觉悟。一般会员有这个想法还可以理解,可是骨干、会长们怎么也是这样?”见郑冰态度强硬,大家最后同意了。 去年底,第一批涂料生产出来之后,郑冰发现技术不过关,又选派了10名工人到北京学习,准备技术学成后重新投产。 大学生会员 22岁的景晓辉去年从运城农学院毕业后,就来到了农民协会,她在科技服务中心里给农民讲解农业知识,教授农民科学施肥用药。 在协会里,还有5个像景晓辉这样的大学生。从2003年开始,郑冰把寨子村的科技服务中心进行了拓展,在本乡增设了4个点,还到邻近的韩阳镇设立了一个点,每个点都有一个大学生。除了出售农药、肥料维持协会的正常运转外,这些点也向农民教授知识、发展会员。 协会每月只给这些大学生发200元的生活费。景晓辉说自己并不后悔。“看到农民吸取了我们的意见时,真的有一种成就感。”这些大学生刚到协会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认同他们。 “开始我们对他们是有偏见的,我们种了一辈子地,那些个娃娃知道啥。”今年50岁的梁镇荣说。但去年棉花收上来时,梁镇荣改变了对他们的看法。 在棉花地里,梁镇荣一直用锄头除草,在大学生的指导下,他用了氟氯磷除草,“地里一下子一根草都没有了。”由于用了优质棉种,往年每亩地只能收300斤棉花,去年一下子增加到500斤,梁镇荣家的5亩地多收入了3000元钱。 这些大学生还在着急,“有些人想改变他们真是太难了,他们想科技种田,但观念和意识一时又扭转不过来。”景晓辉遇到过一位叫谢养高的农民,他要买钾氨磷喷洒果树。景晓辉告诉他,钾氨磷是一种高残留的农药,用多了不好,但谢高养不听,说自己一直就是这么用的药也没见得有什么不好。 景晓辉现在还记挂着谢养高家的果树。她说,相信谢养高会明白的。“去年,农民协会将寨子村380亩地联合在一起,从西北农业大学引进了优质小麦种子,免费让农民播种,同样也有农民不相信。等收割上来,就有农民说后悔的话了。” 协会的难题 目前,农民协会的会员已经达到3800人,来自35个村。“我暂时不想再扩大了。要提高农民的素质有很多工作要做,先将这些人的工作做好再说。”郑冰说。 农民协会不收会费,所属的6个科技服务中心对会员有每袋化肥2元钱的优惠,还可以让会员们赊账,有了收成再还。但2002年到年底有13万的账没有收回。 “郑冰太累了。我们想帮她,又出不了什么点子。”农民协会副会长任淑烈说。她家在郑冰家斜对门,这几年她没见过几回郑冰正点回家吃饭。 现在,郑冰在筹划办一所农民学校培训会员,资金来源让她犯难。 6月19日,记者采访时,郑冰的婆婆又将老两口卖芦笋的1万元给了郑冰。6个科技服务中心每年盈利4万元左右,不能完全满足协会运转,去年她又贴进了1.9万元。 会员的赊账没有收回,科技服务中心在2003年需购进物资的时候没有贷到款,郑冰想出了让会员入股的办法。每股50元,每千元每月可以获得8块5的分红,每月5日兑现。 据郑冰统计,目前会员入股的资金有15万元。 这种会员入股的方式曾引起了金融机构的注意,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永济分理处和永济市信用联社曾调查此事,被永济市劝阻了。 永济市委书记潘和平说:“农民协会毕竟为群众办了一些事情,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而不要急于调查。”不过他也担心,万一协会亏本了,还不了会员的集资怎么办? 农民协会可否推广 蒲州镇党委书记李公粮提到了一个细节,去年协会注册时,郑冰他们想用“蒲州镇农民协会”这个名字,到镇党委出具文件时,李公粮没有同意,“这个名字我想留着以后乡里注册,让他们注册成寨子村农民协会就行了。”但最后,李公粮还是同意了。他的想法是,“这种组织对维护农民的利益是有积极意义的,具有推广价值。”蒲州镇的芦笋协会、棉花协会都纳入到了这个协会,会员已经扩大到周边乡镇的35个村。但其他的乡、村能否建立起一个这样的协会,没有人能回答上来。 邻近的韩阳镇陈村是一个1600人的村庄,农民协会在这里建立了一个科技服务中心,也发展了一批会员。该村村民王武才说:“现在要组织农民也不难,关键是要有一个大家都相信的人,像郑冰那样的人我们村里没有,没有人能有这样的威信。”他的另一个看法是,农民关键是要看到好处,谁能给点实际的实惠就能将农民团结起来。寨子村的农民协会有科技服务中心,但自己村里没有这个钱。 村支书楼次军也有同样的看法:“如果上面给我们一笔钱,办个科技中心,我们这里的农民也能团结起来。”“在态度上,我们要积极支持协会的发展,但目前还不急于总结推广,先要冷静观察一段时间。”永济市委书记潘和平说。 他认为,农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组织化程度已经很低了。将农民组织起来的方式是千差万别的,但要因地制宜。据他介绍,就永济来说,目前有好几种方式,一种是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联合,一种是专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比如西瓜协会、芝麻协会等,还有一种就是经济合作社,像过去的生产队一样,再有一种就是像郑冰的这种,不是专业的,主要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基础,另外还搞点实体。 “这几种方式不好评判说哪种最好,但郑冰的最可贵之处就在于她不仅将农民组织起来了,还同时对农民进行了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