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美女”牵手经济成时尚 两种不同观点激烈碰撞,专家呼吁理性看待(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08:54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记者顾一琼

  前不久的电玩展上,某知名品牌为推广PS游戏机设起了“美女人墙”;《大众软件》也推出了美少女组合作为形象代言人。环顾四周,地铁的灯箱广告,超过70%有美女的身影;某路公交车身上“包裹”着的旅游广告“马来西亚欢迎您”中,巨幅美女辅以“国际化微笑”……

  面对满街的“美女”,我们是否应该投以自然的、平和的眼光呢?近日,在市妇女学学会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专家提出:对“美女经济”应当理性看待。

  美女脸上的确长“大米”

  铺天盖地的美女广告,让一些人产生了“恐慌”,片面放大美女的“副作用”,甚至将美女经济“妖魔化”。对此,有专家给出了“安心丸”。

  “美女经济”背后其实就是“吸引力经济”、“眼球经济”,它的产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秀》杂志总监李蓉坦言:爱美之心促发了经济需求,也必然拉动经济增长。就拿时尚杂志来说,“每一季,凡是教人怎么变美、怎么扮靓的,就肯定畅销。”李蓉认为,对待美女经济还是顺其自然好,不必过分紧张。

  美女也是一种消费“符码”

  有人认为,利用美女来拉动消费,这是对女性的侮辱、不尊重。对此类观点,专家建议区别对待。撇开一些低俗谄媚、有伤风化的广告,应该肯定多数广告中对“美”的崇尚。

  如今的消费,早已不单单是“货币与价值的对等”。消费行为也带有越来越鲜明的个性特征与价值取向。物品带上了众多依存于实际价值之外的“符码”。在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范斌看来,“美女”就是这样一种“符码”。不过,范斌强调,“美女经济”不是万能的,在理智看待这一现象的同时,也应对其进行适当规范,确保其秩序。

  媒体应提供“价值尺度”

  “美女经济”是否会被经济利益至上的商家所利用,从而走向无法控制的境地?对这个问题,专家一致建议,媒体应当负起责任,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与价值尺度。

  为何不讨论“美男经济”、“帅哥经济”?上海工商杂志副主编陈甬沪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女经济”已不是经济话题,而是对经济伦理的思考。“美女经济”的产生是自然的,但追求利润使得人们将这一经济模式推向了极致,有的甚至变味为“恶俗”。陈甬沪建议,广大媒体要提供一个“价值尺度”,不炒作、不渲染“美女经济”,从文化角度对其进行引导。

  图为地铁站中的“美女”广告。

  (资料照片)
“美女”牵手经济成时尚两种不同观点激烈碰撞,专家呼吁理性看待(图)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