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绝对信任”宠坏洋品牌(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08:54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记者邵岭钮怿

  哈根达斯脏厨房事件、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肯德基苏丹红事件、卡夫饼干和金宝汤转基因事件……自今年3月份以来,十多个“洋品牌”卷入了质量风波。一贯对它们抱以绝对信任的中国消费者不禁要问:“洋品牌”们为什么会“橘逾淮而北为枳”?

  这个问题,要问“洋品牌”,更要问我们自己。

  盲目信赖惯坏了“洋品牌”

  一位曾在质监部门工作多年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长久以来,有关部门对“洋品牌”、“大品牌”是“不敢碰”的。在此番洋品牌集体触雷之后人们意识到,正是国内相关职能部门的放松警惕惯坏了“洋品牌”,使它们忽视了对产品应有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市政协委员、上海大学法学院国际商务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夏善晨指出,品牌意味着质量、信誉、服务和知名度,因此,当一个国际上大名鼎鼎的品牌进入中国之后,从消费者到职能部门都会对其产生一种盲目的信赖,想当然地认为它们会像在母国一样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法规。

  于是,年度免检、税收优惠、审批手续一路绿灯,“洋品牌”在我国享受着超国民待遇。频频出现的“洋品牌”危机事件说明,部分外企在受到礼遇的同时,忘记了自己应当遵纪守法的义务,甚至表现出了对中国市场的消费歧视。

  漏洞让“洋品牌”自我矮化

  在欧洲市场承诺不使用转基因原料,在中国市场却大肆销售转基因食品;生产过程出现漏洞却拒不承认,坚称产品质量合格……夏善晨将这一现象称为“洋品牌”的“入乡随俗”:“就像一些老外在中国呆久了也会乱穿马路一样。”

  另一位市政协委员、长江发展集团策划研究部经理邱华云更是直接指出:“我们在法规和监管上的漏洞让‘洋品牌’有了可乘之机,使得相当一部分国际巨头到中国以后出现了自我矮化现象,搞起了双重标准。”

  曾担任过两届上海市消协理事的市政协委员、东华大学经济发展与合作研究所所长严诚忠特别提到了国内标准体系严重滞后的问题。他说,目前大部分国家标准都低于国际标准,而有的指标根本没有国家标准,不少“洋品牌”就是钻了这一“空子”。

  邱华云指出,忽略社会责任,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自我矮化”倾向说明,一些“洋品牌”虽然在国际上已经是知名企业,但在中国却还表现得很低级,或者说,是在用低级策略面对中国市场。

  必须建立严密的监管程序

  关乎生命健康的食品安全不能光靠企业自律,“洋品牌”也不例外。人们在思考洋品牌“南橘北枳”之怪状后得出结论:要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起一套一视同仁的科学、公平、严密的监管体系。

  严诚忠认为,从雀巢奶粉的“免检”到哈根达斯被媒体曝光,有关职能部门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监管随意性的问题——在缺乏科学的监管程序的背景下,什么时候查、是不是所有的品牌都要查、怎么查,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而科学的说法。就拿“免检”制度来讲,为什么给雀巢免检?免检是不是就等于完全不监管?免检制度本身是否合理?一项制度、一个标准的出台以及整个监管流程,实际上都离不开程序上的科学性、公平性和严密性,否则它们就缺乏严肃性,漏洞自然就多。

  而夏善晨则将矛头直指“洋品牌”在国内享有的超然地位。他认为,应该取消“洋品牌”在监管过程中享有的“特权”地位。企业的销售由市场决定,但生产过程必须在政府监管下进行。“洋品牌”的产品合格率、工艺流程、生产环境等,应该和国内企业一样受到严格监控。

  夏善晨同时指出,应该建立全国联网的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公开的举报电话和快速的立案机制。在他看来,一系列的“洋品牌”危机事件正在教会中国消费者理性看待“洋品牌”,而举报机制的建立,将使人人都可以成为“监管者”。
“绝对信任”宠坏洋品牌(图)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