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济南6月23日消息(记者桂园通讯员薛山)近日,记者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看到,一望无际的人工刺槐林生长茂盛,柽柳开出了红、黄色的花朵,野大豆、碱蓬、罗布麻等原始野生植被广泛分布,绿色葱笼,一派迷人的湿地景色。 湿地是自然界独特的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誉。黄河口湿地是中国目前最年轻、保存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总体面积达5000多平方公里。为确保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的正常生存、繁衍和协调发展,东营市采取了退耕还林、划区放牧、围地蓄水、工程造林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耐盐碱、耐瘠薄的柽柳。利津县投资200余万元建起了“万亩景观林实验基地”,此外,当地还通过人工培育和悉心保护,建起了人工及天然草场。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如今,已有4238公顷湿地全部恢复了原貌,芦苇面积增加到4万公顷,13万亩柽柳林全部成活,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达390多种,鸟类数量增加到280多种。湿地发挥出了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据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在利津县沿海一带,8万亩的柽柳林大大减少了海潮漫滩和风暴侵袭,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来源:中国广播网责编:段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