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丁岙梅,茶山人,(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11:13 温州都市报
  讲述杨梅村里的酸甜往事茶山杨梅是我市土特产的一个“形象代言”,每年杨梅开摘季节,也是茶山最热闹的时候。茶山丁岙梅的市场价当之无愧比其他品种的杨梅高出3至5倍。前几天,5公斤丁岙杨梅还以3280元的高价被买走。在温州民谣中,“茶山杨梅雁荡酒,江心寺后凤尾鱼”,茶山杨梅还“排位”在最前呢!丁岙梅,茶山人,2005年06月23日
丁岙梅,茶山人,(组图)
是杨梅成熟时。

丁岙梅,茶山人,(组图)
茶山杨梅吸引了很多人过来品尝。陈玉山 摄

  “夏至陀烂,杨梅当饭。”这是一个梅雨季节。

  梅雨天多雨水,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却孕育了满山梅子。温州梅子,以杨梅占首位。那满山艳艳的杨梅,红缀绿丛之中,绿肥红艳,给果树平添了几分热闹。

  据记载,茶山杨梅已有5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清光绪八年(1882年)《永嘉县志》载:“旧志士产杨梅,今出茶山者,味尤胜”,茶山杨梅在100多年前已闻名遐迩。

  杨梅成熟时茶山最热闹

  70岁的王学钊是茶山的农民画家,杨梅经常是他画中的主角。对茶山杨梅,他可了解不少。

  解放前,茶山到外面基本上走水路,进出茶山都是乘小船。每逢杨梅成熟的时候,河面上有很多来来往往的小船,显得十分热闹。除了来茶山吃杨梅的,还有一些贩卖杨梅的小贩,他们到果农家里收购杨梅后,集中起来将其用小船运到瑞安、平阳、温州市区等周边地方出售。也有一些果农起个大早,自己把杨梅装船运到城里,挑着担子上街叫卖,这样能卖个好价钱。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杨梅树归村集体,把杨梅采摘下来,都是按所得工分分配。杨梅收成好的时候,王学钊家可以分到几十公斤杨梅。“自己家吃不掉,卖掉一些后,还有些就送给亲戚吃。那时谁家在茶山有亲戚是件很幸福的事。”王学钊自豪地说。

  1952年,王学钊只有十五六岁。那时候,温州到瑞安的公路还没有开始建设,他还记得自己挑着两篓杨梅,跟母亲走在坑坑洼洼的小路上,从茶山一直挑到瑞安丽岙的外婆家。过了八九年,他家分到了十几棵杨梅树,由于管理得好,每次杨梅成熟时都能摘50多公斤的杨梅,那以后,送亲戚的杨梅也多了。“我一次可以挑四五篓杨梅,一口气走到外婆家。不少茶山人给亲戚送杨梅成了习惯。”

  王学钊有些惋惜地说,前年刮台风,他家的十几棵杨梅树都被刮倒了,这两年他把摘杨梅改成了画杨梅,亲朋好友来了没杨梅吃,王学钊就送给他们一幅杨梅画。

  杨梅树被用来烧炭炼钢

  1958年8月,全国上下掀起一场大炼钢铁运动,温州人民也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茶山不例外建起了炼钢的高炉。由于炼钢需要大量的木炭,于是漫山遍野的杨梅树被人们大量砍伐。茶山街道农经办负责人赵有淦说起这段往事,显得颇为心痛。“上世纪50年代,茶山大约有5000亩杨梅树。到了1960年,杨梅树被砍得剩下不到1000亩。茶山杨梅树数量锐减,让茶山杨梅产业差点遭遇灭顶之灾。”新品种丁岙梅自嫁接后需三四年才开始结果,10年后才能进入盛果期,而之前的大量砍伐,让茶山杨梅元气大伤。好几年时间,茶山杨梅都处于低谷徘徊状态。

  上世纪60年代,在原来砍掉杨梅树的土地上,大量种上番薯、小麦等粮食作物。“那是个以‘以粮为纲’的年代,谁会种杨梅这些不能充饥的果树啊!即使那些没被砍掉的杨梅树果子熟了,也不能卖,不然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1000多亩的杨梅成熟后,不能卖了,但自己也吃不完。如果碰到下雨,杨梅就很容易腐烂。我们就叫亲朋好友过来一起吃,他们临走时,每人还带走一筐杨梅。”赵有淦说,“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形成了我们这里的习俗,现在每年一到杨梅成熟的时候,亲朋好友就会主动过来吃杨梅。不过可为难了一些准备把杨梅换成粮食的家庭:请人吃吧,下半年的口粮就少了,不请吧,人都来了,好为难。”

  “文革”后,生产队鼓励农民种植杨梅,为了恢复原来的杨梅种植面积,生产队颇费了一番周折。瓯海区茶山杨梅协会会长黄朝柒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结束那场浩劫后,茶山农民处于温饱边缘。对生产队的要求种杨梅树,很多农民表示不理解。虽然杨梅树苗是生产队统一分发的,但一些人就是不愿意把番薯、小麦换种成杨梅。生产队经过大量的工作,还是有一名生产队队员不愿意种。大队支部书记便去做他的思想工作,正好碰上他在地里为番薯除草,书记还没开口,那名队员就对书记大骂了起来,并追着书记打,说书记不安好心,说现在连吃的都没有,还要他种杨梅,分明就是想害他。

  一公斤杨梅换一箩筐稻草灰

  茶山栽培杨梅历史悠久,因品质优异名闻遐迩。占当时瓯海杨梅栽培面积90%以上的茶山丁岙梅,以其个大、核小、色艳、质佳等特点而深受欢迎。茶山丁岙梅一般于6月下旬成熟,采收时,果农习惯连绿柄采摘,呈红,绿、紫三色,当地群众称之“红盘绿蒂”。正因为这美味,杨梅一度成为农村物物交换中受欢迎的果品。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有人把杨梅晒成杨梅干,跟别人换取番薯干等粮食,也有一些人拿杨梅换来了稻草灰,用来做番薯、杨梅的有机肥料。”赵有淦说,“在那特殊的年代,杨梅还能换粮食,说明这里的杨梅还是很吸引人的。”

  对于杨梅换取稻草灰,王学钊也有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次,队里派他拿杨梅去换稻草灰。那天早上3点钟从茶山河出发,进入温瑞塘河后,他就沿河吆喝开了:“换稻草灰了!”船一靠岸,附近的居民就上船挑选杨梅。经过讨价还价,1公斤质量差一点的杨梅能换两畚箕稻草灰,1公斤质量好的杨梅,就可以换一箩筐。

  盆栽杨梅乐了游客

  上世纪80年代初,瓯海杨梅业发展出现了新的高峰,栽培区域从老产区茶山镇扩大到巨溪、郭溪、潘桥、泽雅等杨梅产区,栽培面积达到2.8万亩,年总产量达到1.1万吨,年产值1.1亿元。现在我们口头说的茶山梅其实并不一定在茶山栽种,人们把在上述地方栽种的丁岙梅也叫做茶山梅。到了80年代末,茶山丁岙杨梅树种植面积达8000亩,达到历史上的种植高峰。如今,茶山拥有丁岙杨梅生产基地1万多亩,该基地集中了丁岙杨梅60%的栽培面积和产量。

  现在,茶山杨梅正逐渐向旅游观光转变,种植户纷纷与旅行社合作,开辟了杨梅采摘游项目。而游客自采杨梅,则是游乐的重头戏之一。为方便游客采摘,杨梅种植大户陈迪林依靠科学技术,把高大的杨梅树切割、嫁接,变成不高于2米的“盆栽树”。“一盆盆栽的杨梅有28颗杨梅果,足足有0.5公斤重!”陈迪林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但是,我的主要目标不是出租盆栽挣钱,而是改良杨梅品种!”

  杨梅参与市场竞争

  近年来,瓯海区政府农业渔业局对茶山杨梅的产业化发展,予以大力扶持,使杨梅产业化较快地步上轨道。但是赵有淦对茶山杨梅也有自己的担忧:福建杨梅比温州的杨梅早一个月上市,市场先机被抢占;而龙湾、瑞安、永嘉等地的杨梅与茶山杨梅都在同期上市,这使茶山杨梅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他认为发展杨梅加工业不仅能消化目前相对过剩的杨梅产量,而且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是杨梅产业化的必由之路。但目前温州仅有3家农业龙头企业涉足杨梅加工领域,加工能力很弱,年加工率不到杨梅产量的百分之一。市场销路难以拓展是杨梅加工不景气的主要原因。

  为积极应对市场竞争,茶山杨梅种植户联合起来组建成立了瓯海区茶山杨梅协会,并举办了一系列杨梅科学种植的培训,注册了“大罗山”、“茶山”等集体商标,对茶山杨梅的生产、包装、销售等环节进行统一管理,还连续举办了6届杨梅文化节。

  赵有淦透露,由于协会不具备经营资格,还是不能很好地组合杨梅种植户的力量,他们已申请组建杨梅产业合作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整合资源,使杨梅以后的道路走得更长、更远。“我们的生活如同熟透了杨梅,甜中带着微微的酸。”本报记者王宏正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