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通讯:“生命禁区”创佳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12:27 新华网

  新华网西宁6月23日电 通讯:“生命禁区”创佳绩——记青海果洛军分区党委“一班人”

  新华社记者李清华、黄冠

  青藏高原上的果洛藏族自治州,幅员辽阔,高寒缺氧,人烟稀少,自然条件十分艰苦
。在这片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土地上,军分区党委“一班人”带领官兵艰苦奋斗,努力奉献,创造佳绩,在藏区群众心中树起了当代军人“为人民的利益奋斗不止”的崇高形象。

  生命诚可贵,使命价更高

  6月,内地已是春去夏至,而果洛依旧雪花飞舞。世界教科文组织界定,海拔3700米以上是生命禁区。而果洛军分区的官兵长年驻守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高寒地区,很多人都患有两种以上高原疾病。

  果洛军分区主要领导,都是长年工作在这里的“老高原”。司令员党国际,已在高原工作7年多。初上果洛时,他每天还可以打半个小时篮球,可现在已患上了严重的椎底动脉供血不足,随时都可能倒下。可是,当组织上征求他对工作安排的意见时,他却说:“艰苦地区的工作总得有人干,既然组织上信任我,我就去,而且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干好。”

  去年10年,党国际在组织民兵应急分队进行紧急演练中,突然晕倒在地,脸、胳膊等多处擦伤,鲜血直流。等他醒过来,送他到医院的车已经准备好了,可他却举着输液瓶走进了作战值班室,他说:“我是战备值班首长,我的岗位在这里!”

  政委王皇义长期在高原工作,54岁的他已是牙齿脱落、满头银发。15年来,他从玉树到海北再到果洛军分区,越走海拔越高,越走离黄河源头越近。他把艰苦奋斗作为精神支柱,白天跟大家一起工作,晚上靠吸氧编审教材,在所属部队叫响了“老高原精神”。

  副政委孟克那生,一入伍就在果洛工作,至今已30多年。有一年冬天,他乘车去检查工作,被暴风雪围困在半道上,靠用水桶化雪水搅点半生不熟的面糊度日,17天后才“挪”到了目的地。如今,他的心、肺、脾、肝全部肿大,还患有血小板减少、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可他没有退却,反而决心用事业延续生命。

  生命诚可贵,使命价更高

  。为了保证高原安全稳定,军分区党委“一班人”甘愿在这里扎根,同时又年复一年地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的舒适环境。

  果洛地表1米以下就是永冻层。当地藏族同胞说,在果洛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但军分区党委“一班人”率领官兵经过数百次失败,终于在营院里栽活了几百棵松柏、黑刺等树木,建成了高原上第一个花园式庭院,成为当地群众眼中的旅游景点。

  大棚种菜、盖办公大楼、引自来水、安装取暖设备……近年来,在党委“一班人”的带领下,广大官兵创造了果洛10多个第一。

  缺氧不缺情,缺氧不缺爱

  长年奋战在果洛高原上的官兵,每天都在经受着肉体上、精神上、意志品质上的磨炼和考验。面对挑战生命极限的自然环境,果洛军分区党委“一班人”提出“缺氧不缺情,缺氧不缺爱”,与官兵一道共建部队大家庭。

  他们关心官兵成长,采取多种方法努力创建学习型军营。后勤部部长麻里瑜业余时间笔耕不辍,撰写出版了反映高原官兵风貌和高原风情的短篇小说集,获兰州军区昆仑文艺二等奖。军分区装上自来水管后,由于高原冰冻期每年在200天以上,经常有水放不出来。军分区领导组织有关人员经过几年攻关,研制出高原防冻节水型阀门,并获国家专利。

  军分区领导时刻把官兵的冷暖挂在心上,努力为基层官兵办实事。达日县城仅一口深井,每天打水的队伍都要排得老长。县人武部的官兵为了吃水,常常要深更半夜去排队;玛多县一直靠几台柴油发电机供电,一晚上也就供两三个小时。为此,军分区下大力量解决了玛多、达日、甘德等县人武部多年来没有解决的吃水、用电、洗澡、取暖等难题。

  果洛军分区的车辆破旧,经常发生故障,好几次都把军分区领导扔在路上。可就在筹款买车时,后勤部部长麻里瑜在一场暴雨后,到独立连检查,发现战士宿舍严重漏雨,被子都淋湿了。他当即向军分区党委汇报,把准备买车的钱用来给连队修缮房屋。他们还为连队新建菜窖,粉刷食堂,新购了节能灶、自助餐具,装修了俱乐部,完善了学习室。同时,他们又筹资购买了数百个氧气罐配发到人武部和基层单位。军分区领导说:“恶劣的自然环境不易改变,但良好的内部环境完全可以创造;有了良好的内部环境,就能把苦日子咂出甜味来。”

  高原铸利剑,舍身为人民

  果洛,在旧社会曾经长期实行农奴制度,这里1954年第一次建立了人民政权。果洛军分区党委“一班人”牢记使命,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成为雪域高原铸造维稳反恐的“拳头”。

  果洛地广人稀,每平方公里仅1.8人。由于语言障碍和民情社情比较复杂,民兵人员难落实、难集结、难管控的问题比较突出。军分区按照“平时具有强大威慑力、处突具有快速应急力、战时具有制胜战斗力”的标准,在雪域高原建成了一支拉得出、用得上、靠得住的“拳头”力量。

  为建设这支“拳头”力量,军分区为全州1800名民兵添置了服装、帐房、炊具,并建起了标准的训练基地,民兵个个练就了“铜腿、铁裆、钢屁股”的基本功。2003年1月,玛沁县大武草山发生火灾,大武镇民兵应急连不到半个小时就集结完毕,及时扑灭了大火。

  2000年以来,果洛地区先后发生了3起草原、森林火灾和2次雪灾,军分区带领广大民兵和预备役人员,全力以赴抢险救灾,减少和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00多万元。

  果洛州地处“三江源头”。近年来,草原沙化、水位下降、江河湖泊干涸的现象日益严重。为保护“中华水塔”三江源,果洛军分区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己任,组织民兵参加黑土滩、窝赛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连续17年在“黄河源头”的军功拉加地区植树造林17.5万株,退耕还草、巡山护畜、灭鼠种草440平方公里。(完)(责任编辑:廖敏)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