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建设和谐社会心理健康是前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17:13 深圳晚报

  有了痛感你就叫郁闷必须发泄掉及时求医并问药自我调节也重要危机干预待强化情感护理要周到

  建设和谐社会心理健康是前提

  城市抑郁症调查·警示

  本报关于城市抑郁症的调查报道,已经连续进行了3天。一起自杀危机事件的发生,让本报对城市抑郁症的现状和

  治疗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观察,今天,我们对抑郁情绪及抑郁症的相关社会问题提出思考,以警世人。

  警示一

  郁结在心自己不知

  闯深圳,是20多年来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的激动经历。当年闯深圳,豪情万丈,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成功者有成功的烦恼,失败者有失败的不甘,抑郁情绪不免滋生。抑郁情绪不是抑郁症,但是可能发展到抑郁症的情况下,我们不能不重视自己的抑郁情绪。心理专家指出,人有情绪,或生气,或沮丧,或愤怒,或痛苦,皆是自然,一时而生,瞬间消散,无妨无碍;人有情绪,郁结在心,不能排解,久而久之,难免忧郁成疾。

  现在的问题在于,你是否已经意识到你的情绪发展有危险?你是否已经采取行动来消除压力、稳定情绪?

  警示二

  抑郁症患者少关爱

  人要爱自己,也要爱他人。抑郁症患者面对的最严重的困难,往往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社会环境。社会的误解、偏见和歧视,使得抑郁病人往往把自己掩藏起来,不把病情示人,这对消除压抑和治疗疾病无益。

  单位或者企业领导对员工中的抑郁情绪或者抑郁病人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香港中文大学精神科教授李诚谈到,很多外国公司的老板,认为花钱帮助员工消除抑郁情绪或者治疗抑郁症,是一种很划算的投资。心理健康的员工,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公司效益相应提高。而国内的老板们往往把员工抑郁问题当成一个负担,不愿承担员工的抑郁症的医疗保险。

  家人、亲友对抑郁症的认识水平,对抑郁症患者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康宁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主任余常红指出,在抑郁症面前,父母对孩子,丈夫对妻子,或者子女对老人,都应有一种充分认识并接纳的意识,不能看见家庭中的某个成员有了抑郁症状总是说:“这个问题还解决不好,你开心一下高兴一下不就好了吗?”由于总是强调让病人自己解决心理问题,一些病人耽误治疗的事情时有发生。

  警示三

  治疗不能只靠心药

  传统的说法,心病还得心药治。但是,抑郁症不是自我调节心理就能治好的。北大医院心理博士李思特指出,有的人得了抑郁症,就认为是自己心态没有调节好所致,但是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不完全是外界因素所致,有的存在神经生理因素的影响,如遗传。现有的医学发现,抑郁病人的大脑肯定有生物学的改变,但不知道具体是怎么改变的,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反证了这一点。因此,对抑郁症,要把它当作感冒一样,生病了就要吃药打针。同时,把生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结合起来,初期以药物治疗为主,恢复期可引入心理治疗。

  有的抑郁症患者排斥药物治疗。李思特博士强调,到目前为止,药物治疗是被证明完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服药不能偷工减料。抑郁病人更重要的是靠自己,靠自己正确认识,接受医生指导,坚持治疗。

  警示四

  精神体检没人重视

  预防抑郁症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精神体检,但是记者从康宁医院了解到,曾经开展起来的精神体检科因为无人光顾几乎关门。

  精神卫生医生刘仁刚博士告诉记者,现在人们普遍重视生理健康,有的单位每年都会组织职工体检,其内容全部是生理方面的,根本不涉及精神方面。其实精神健康与生理健康一样重要。现在人们大多处于紧张的工作、生活状态,疲劳的生理导致亚健康,疲劳的心理同样会导致精神上的亚健康,长此以往,就会引发烦躁、焦虑、忧郁等精神疾病的发生,如果早一点精神体检,就可以早一点发现精神疾患,早一点采取预防措施。

  刘仁刚呼吁,一年一度的单位例行体检应该增加精神体检项目。

  警示五

  情感护理严重不足

  深圳实际人口超过1000万,而目前深圳正式注册的心理医生不过100余人,也就是说每个医生要服务10万人左右,这个数字对比显示,目前深圳人的情感护理已经达到贫瘠的地步。

  去年12月23日,深圳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在康宁医院正式成立,并开通了24小时免费热线电话。仅在今年2月,打进危机干预热线,同时也是心理咨询热线的1729个电话中,约有100人流露出想自杀的念头、近20人已有自杀的计划,另有十几人曾自杀未遂。

  面对如此庞大的心理障碍人群,我们少得可怜的精神科医生如何能够支撑起深圳人的精神健康防线?

  警示六

  心理干预法律缺位

  在这组报道的首篇文章里,记者报道了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成功实施的一起对自杀危机的干预行动,对心理危机干预也有了一次更深刻的认识。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林雄标谈到,在这次自杀危机干预行动中,也暴露出一大问题,就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功能不强,网络不全。作为心理危机干预中心,面对一起自杀危机,不能派出自己的快速反应队伍,最后只能报110,请110出警解决问题,这是一个遗憾。

  其实,心理危机干预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我们没有为精神卫生立法,这些干预可能得不到法律保护,因而在干预的程度上能走多深多远,这是一个让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警示七

  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司机当街无缘无故频频按喇叭,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但在心理专家看来,不文明行为的背后,几乎都有心理健康不佳的问题。在当前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对心理健康的护理似乎被忽视了。

  刘仁刚博士认为,精神文明的基础是心理健康,这一点如果不被认识,精神文明建设难以落到实处。刘仁刚表示,文明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很容易做出文明的事情,但是心理不健康的人就会不文明。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考虑将深圳的精神文明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有机结合,共建和谐社会。

  作者:记者蔡志军黄娜通讯员张繁新帅菲斐 发表评论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