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梧州死守最后关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20:47 金羊网-羊城晚报

  河东堤漫顶,17万人安全撤离;河西堤严防,而洪峰始终未过!

  文/本报特派记者 康建 张演钦 梧州日报记者 吴柳燕 图/本报特派记者 吴万生水位一涨再涨!昨夜无人入睡!大家在苦苦等待着洪峰的到来,而对洪峰的预测一次又一次被快速刷新:五十年一遇,接近百年一遇,百年一遇,超百年一遇……梧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验;西堤,将是决定梧州生死存亡的最后一道关口!滔天洪水仿佛就在防汛中
心六层楼的窗台下。窗里的梧州市委书记、防汛总指挥部总指挥长任燮康等抗洪工作人员,已经连续超过48个小时没有合眼了。

  洪水不断上涨洪峰始终未过

  从昨日早晨7时开始至今晨,梧州市河东片超过九成的街道被淹,但由于准备充分,河东17万居民实现安全转移,无一人死亡;河西防波堤则迎来史上最严峻考验,洪水水位离防波堤最高位置26.9米不到半米,全市市民都被紧急动员起来,防止因堤坝决口坍塌而造成灾难性后果。而洪峰却始终未过!洪峰的数字不断被刷新,而且频率越来越快。21日凌晨三四时洪峰将过梧州,22日上午十时洪峰将过梧州,22日下午六时洪峰将过梧州,22日晚十时洪峰将过梧州,23日凌晨四时洪峰将过梧州,23日六时洪峰将过梧州,23日十二时洪峰将过梧州,水位为26.8米!……随着数字的不断上升,这样的警戒一次又一次震动了人们的神经。人们不知道下一个数字是什么,真正的洪峰将何时到达。

  河东堤坝漫顶十七万人撤离

  但梧州市民并没有特别慌张。23日凌晨记者采访归来,在河西长城大厦一旁看到许多拿着手电筒的男女,一问,原来是排查队员,专门劝说那些“抱有侥幸心理不想从一楼搬开”而“潜藏着”的市民。来自梧州市政府的队员蔡先生说,我们不能让一个人在这次洪水中失去生命。他们的字典里,没有“侥幸”二字。而在低洼地带的河东,人们的“自觉性”要高得多。自昨天上午河东防波堤开始漫顶以来,整个河东90%的街道被淹。但漫顶之前,疏散工作已提前进行:从前日下午起,河东万秀区就派出了近200名工作人员会同各街道办、居委会工作人员分别深入到辖区内各居民家中,挨家挨户动员26米以下水位以及面临防洪堤第一排的居民群众进行物资搬迁和人员撤离。为了使撤离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市文化路小学、北环路小学、市三职中、市八中等设防区外的中小学校纷纷腾出了所有的教室,开放了校内的食堂和所有的厕所,并把教室里的桌椅排成了“床”,供市民休息,还为他们提供了开水。截至昨日上午12时,万秀区已经安置了受到洪水威胁的15个社区近两万多名群众。正因为撤离得早撤离得好,河东17万居民实现了安全大转移,生命和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

  河西严防死守五步一岗巡查

  河西防波堤的形势可以用“严峻”二字来形容。梧州市委书记任燮康说至此时,语气严肃。河西26米的防波堤坝,加上0.9米的挡浪板,河西能抵挡的最高位置也就是26.9米。1998年当地洪水最高水位是26.51米,但昨晚11时的水位已达26.54米,超过1998年的规模,意味着今年河西洪灾规模达到百年一遇。如果水位继续上涨,洪水漫过河西防波堤,对梧州意味着什么?任燮康分析,如果洪水只是漫过防波堤,没有对堤坝本身造成破坏,那么其结果是河西的部分机关单位“水浸街”,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但预料不会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但是,如果洪水造成堤坝的坍塌或决口,则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梧州正全力防止这种一触即发的灾难的发生。目前防汛办公室正进行全市总动员,数百人的巡查队伍,在河西防波堤上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地巡查,一发现堤坝有渗透、漏水的情况便马上组织抢修。2000名部队官兵、部分企业职工和机关干部还投入加高加固河西防洪大堤的战斗。应对这种灾难性事故的应急方案也已制定出来:一旦河西堤坝坍塌、决口,防汛指挥部将发布紧急撤退令:组织人员,挨家挨户动员,协助居民搬往高水平安全地带。镇守梧州的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和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邱瑞田等均表示,形势相当严峻,灾情险象环生!“但我们有信心能够守住河西堤!”邱瑞田说,这个信心必须确立起来,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城市的未来和每一个市民的生命。图:梧州西堤,倾盆大雨中,部队官兵奋力搬填沙包(侯颖/编制)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