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猴坑”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4日00:31 安徽在线-新安晚报

  人往往对周边的事物缺乏敏锐的感觉和判断,或者说,恰恰因为是周边的事物而对之便有了那种并不急于了解的习惯惰性,心理上的感觉似乎是,那个东西反正就在那里,跑是跑不掉的,迟早有机会去了解和认识罢。我去北京,我的土生土长的北京友人居然至今也没有去过香山和长城;我去吉林,我的正宗原产地的吉林朋友居然至今也没有去过长白山;我去四川,同样是正门正宗的成都友人至今也不知道九寨沟的具体模样。我想,原因可能跟我的那种“习惯惰性”差不多吧。兜了一圈子,要说的正题是,与我家乡毗邻相望的太平湖,应
该是不陌生的,但太平湖原来面积涉及七乡八镇,横跨两县,号称“百里太平湖”,有如此之大的水面,如此锦绣画廊一般的美景,却是我不曾熟知的。太平湖畔生长着一种珍贵而醇香的“太平猴魁”茶叶,我是不陌生的,但对正宗的猴魁茶出自“猴坑”却是不熟悉的。有这么一句话,叫作“太平猴魁出三合,三合猴魁在猴坑”,这后面一句说的就是正宗的猴魁茶叶,就生长在那个叫猴坑的地方。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周末,应友人朱益华先生之邀,我踏上了这趟关于太平猴魁茶的溯源之旅。

  老天不作美,出了门就倾盆大雨,一路浇到太平湖畔。上了船,心想,这是不是像旅行社经常干的那样,在湖上兜个圈子也就算是一个礼节性的节目。当然不曾想到,太平湖的水面竟有如此之大,景色竟有如此之美,是那种水墨画一般清丽秀雅的山水之美。从上午九时许上得船,在太平湖的山弯沟壑里整整行驶了近五个小时,却不见湖水之尽头所在。中午时分,小船靠了岸,在一座小岛上吃了饭,又返回船舱里,在大雨中继续着湖面上的行驶,继续着在一个又一个美景如画的山弯沟壑里穿行。

  烟雨迷蒙的黄昏时分,小船在一片翠绿如油的山峦之间的湖弯缓缓靠了岸。绵绵细雨尚未歇止,云雾氤氲的三合村如画一般呈现在眼前。穿行于村落曲巷里,我们一行人不曾想到,接下来还有近三十里的崎岖山路需要攀登上去。在云雾弥漫的大山深处,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去的所谓“猴坑”所在地。

  很快,三合村就在身后的蒙蒙雨烟中远了。在上山的路上,小雨的势头变得越发急切起来,周围的丛林里是沙沙的响声一片;人在雨中,雨在云间,云在雾里。气喘吁吁,吁吁气喘了近三个钟头,穿过了一个又一个丛林蔽天的山梁,唯一的盘山小路仍旧是向上延伸着。茶园不见了,丛林不见了,山坳里是一片丛密的高耸而茁壮的竹林;远远望去,那一片竹林像一片深绿色的海洋,飘荡在弥漫不散的云烟中。天色开始暗淡了。一行人中有人喊着,就要到了,就要到了!大家的心情随即舒畅起来。左右看看,行至此,一行人早已是一副落汤鸡的模样了,个个双脚都泥垢不堪,但个个颜容上都还挂着欣悦之色。

  “猴坑”猴魁茶的先辈们,怎么会选择在这样人迹罕至的高山深处落脚生根的?或者说,在这样与世隔绝的地方又将怎样生存下去?这是我内心越来越深的一个疑惑。就在这最后一段路上,随行的“猴坑”茶顾问田雨农先生解开了我的疑惑。相传在公元1120年的北宋,方腊在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举兵起义,很快打到了杭州。后来起义军遭到镇压,失败溃散,一支方姓的起义军被官兵一直追至我们脚下这片茂密的竹林之中,四下一片密林,无路可走。官兵们在这里相信,那支方姓起义军可能已经逃窜掉了,于是停止了追剿,掉头返回。田老先生指着竹林深处的一个拐弯处,说,拐过了这个弯,你就能一眼看见猴坑村了。果然,拐过山弯,猴坑村便豁然在眼前了。

  猴坑牌猴魁茶的传人方继凡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猴魁茶基地的接待室里,我们最想了解的当然是有关猴魁茶的最早来历。相传古时候的猴坑一带是猴子的乐园,自从方姓在此落脚生根后,才有了人烟。一天,一只猴子受了伤,被好心的村民发现,得到了及时救护,这只灵性知恩的猴子便采来野生茶枝送到它的恩人门前。这种野生茶,经过加工制作,猴魁茶便由此得名。从那时起,猴坑的村民们便世代以茶为生,茶叶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作物。时光到了上个世纪初的1900年,猴坑村的先辈方南山、方先柜、汪魁成挑茶远赴南京去卖。南京的江南茶庄老板将此茶投放市场后大受欢迎,猴魁茶渐渐在市场上有了自己的声誉。而方继凡先生也被安徽省评为农林优秀人才,被黄山区委授予“农村致富带头人”称号。

  雨终于歇了,趁着夜色尚未笼罩下来,来不及脱去满身湿透的衣衫,我与益华先生对这个深山坳里一共只有19户人家的猴坑村进行了实地考察。用小桥、流水、人家,且辅之以青山秀林、如烟似黛这类辞藻,方能够描述彼时彼刻我们的所见所睹,和我们穿行在清澈湍急的溪水交汇之上的猴坑村的观感。群山环立,山林与竹海如屏如障,在竹林与山林之间的坡地上,绿茵一片的就是著名的猴魁茶园。猴坑村的房屋差不多都凌驾于山泉溪水之上,于岩石上打基生根,皖南故有的白墙黑瓦,熟悉的马头墙、冰凌窗和精美的木雕。猴魁茶得益于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处在海拔八百米的高度,濒临清新秀美的太平湖,终年大半光阴都锁在云雾缭绕之中,得天地之灵气,汲山水之精华,“猴魁”茶方能应运而生。走进农家,令我们大吃一惊的是,就在这样偏僻的连手机信号都无法传送的深山大林里,在城市里所见到的家居设施差不多应有尽有,诸如电灯、电话、冰箱、洗衣机、彩电、摩托车、沙发等等,连液化气也都用上了;所有这些使我们不难想见,这里富庶的生活水准了。身边的朱益华先生不禁连声感叹:“这样的世外桃源,真是大自然的造化啊!”

  晚饭后,承蒙主人方继凡先生的精心安排,我们有幸观赏和体验了正宗的猴魁茶的制作全过程。猴魁茶成茶时呈两叶抱一叶,俗称“两刀一枪”,形状平扁挺直,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其色泽苍绿匀润,素有“绿金王子”之美誉。茶师将事前采摘好的鲜叶从摊开的篾箩里捡起,掐枝,保留一芽两叶,每次也只有十来片鲜叶,放在洗净锃亮的铁锅里进行杀青。只见茶师的手在炽烫的铁锅里上下翻飞,青青的茶叶开始收缩成条形状,约摸一分钟光景,茶叶就完成了杀青。起锅后立即用人工在案板上做成条形,然后将茶叶在一张筛网上一叶叶地摊开摆正,接着用另一张筛网罩合压住,铺上白布后用木滚把茶叶压扁,用一根小篾板轻轻敲打一遍。完成了这一系列过程后,筛网里的茶叶将被送进烘箱里,经过一烘、二烘、三烘,约摸两三个小时的光景,猴魁茶便正式可以开泡了。据了解,一个技艺娴熟的茶师一天干下来,也只能制作出4斤茶来。可见其制作之繁杂,其品质之珍贵了。耐不住好奇心的煎熬,终于走上前去,从茶师手里接过篾箩,抓上一把鲜叶,在炽烫的热锅里翻炒起来,但只是片刻时辰,手指便如钢针扎进一般刺疼了,于是立即作罢。看来,这个活计绝非一般生人可以尝试的。据说一个合格的茶师,没有数十年如一日的制茶实践,名贵的猴魁茶是断然品尝不到的。

  翌日,风和日丽,万里晴空。身处猴坑村,百鸟啼鸣,满目清翠,像清澈的甘泉一样的空气里,弥漫着各种花草的清香。在下山途中,同行的叶大钊先生用他职业记者的观察和学识见解,令我大开眼界。通过他的观察,在猴坑村不仅拥有珍贵的猴魁茶叶,而且还生长着许多同样珍贵的动植物资源。他不断地停下来,指着路边生长的各种各样的草叶、草茎或花瓣,一一道出其俗称、学名及其药用价值,其中不少是极其珍贵的中草药呢。大钊先生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相生相克、互为依存”“自然法则”学说,使我对大山深林里的猴坑村有了更加知性的认识。

  在踏上归途的那一刻,回望云烟缭绕的高山深处,我在想,猴坑人不仅拥有着天地灵气、山水精华的猴魁茶叶,拥有着那样多的珍贵植物资源,从而一定拥有着更加富裕而美好的明天。

  作者:“猴坑”行太平湖畔赵亮/摄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滚动新闻实时浏览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