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翁17岁进国民党特务连 自称蒋经国黄埔同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6日08:53 新华网 | ||||||||
在一洞桥街一处狭窄的小巷里,弯曲的道路尽头,红墙黑瓦的房屋便是马正全的家。面容清瘦但红润,谈吐爽朗、耳聪目明,89岁老人马正全悠闲地品着酒、听着折子戏,老人的悠闲姿态,已经丝毫不见戎马生涯给他留下的痕迹。昨(25)日,锦江区统战部寻访“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经历者,马老的记忆又一次回到了那段烽烟岁月———入伍国民党军队,在黄埔军校和蒋经国同校学习,随后参加抗战……
17岁成特务连二等兵 “世事难料啊……”回忆70年前的往事,恍如隔世:一次偶然的遭遇,让年仅17岁的马正全成了一名军人。1934年的一天,马正全独自到重庆嘉陵码头游玩,一条国民党招募军人的横幅吸引了他。“当军人那可来劲了,可以打枪,可以上战场。参军的话,每人还可以奖励2元钱。”就这样,马正全听完介绍后便稀里糊涂地入了伍。随后,他到雅安参加了国民党24军137师特务营第一连,成为了一名二等兵。 “我走时没来得及通知家人。”凭着一股热血参军的马正全,至今都后悔自己的不辞而别,“父亲在我当兵头几年就去世了。可当我得到消息时,已经隔了许多年了。” 蒋经国是他同期校友 1937年,特务营第一连改编为特务连,马正全也随部队到了双流。一年后,当上排长的马正全随新编12军特务连准备出川抗日。挂着草鞋,扛着枪,长长的队伍在市民夹道欢送中走上抗日前线。“欢送的人群从少城公园一直排到了驷马桥。当时我们所有人都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赶走日本侵略者。” 上前线后,作为第二梯队的特务连并没有直接参加战斗。1939年,马正全到了西安王曲留村的黄埔军校7分校学习。马老说,对于军校最深的印象就是艰苦。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野外勤务……枯燥的训练让身在步兵队的马正权很少有休息时间,而一日三餐都是长条馒头。谈起黄埔军校的日子,马老有很多话想说。“我进学校不久才知道,原来校长的儿子蒋经国竟和我是校友。”当时的马正权作为军官上学,进的是军官队,而蒋经国则进的是学生队。虽然离得很近,但蒋经国有特定的人保护,也并不容易见到。“学生队的伙食和我们一样,所以蒋经国一日三餐也只吃长条馒头。” 每天要听几出折子戏 抗战结束后,1946年,马正全借故离开了国民党特务连,来到了成都过百姓的生活。“我厌烦了战争,我只想过清净的日子。” 老人轻摇折扇,捧着一杯香茶,听着折子戏。60年过去了,如今的马正全已不复往日风采,但身体依然硬朗。每天下午,马老都要从家步行到一心桥横街的茶馆里听几出折子戏,这成了他最大的享受。(记者代琦实习生杨先武)(责任编辑:罗茜)(来源:天府早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