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记者来信:沙漠治理应以经济发展作支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6日15:22 新华网

  新华网兰州6月26日电(记者马维坤)过去的半个世纪,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沙漠化速度最快,扩张规模最大的时期。这样的现实无疑使我国陷入了原本要尽力避免的“先破坏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之中。

  随着中央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许多沙区的地方政府都制定出了防止沙漠化继续扩张的措施,如坚决制止乱开荒、乱打井、乱砍树等。这些措施无疑都是正确的,然而记者在采访
中却发现,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坚决”都被打折扣。例如记者最近在甘肃省民勤县采访时了解到,尽管这里早已是我国沙漠化程度最严重和主要的沙尘源区,但在过去的十多年间,这里的许多单位和群众还是不顾“禁令”,在沙漠前沿开垦出了十多万亩荒地,进一步加剧生态恶化。

  这样的尴尬迫使我们不得不去反思,建立在单一减风灾、防沙害基础上的生态治理措施,如果缺少了让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就是无源之木,更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片面理解。

  寓沙漠治理于经济发展之中,我们首先应反思不合理的发展模式。在甘肃民勤,人们年复一年地种植收益低的传统作物,为了有更大收益,只好走扩大种植面积的路子。结果越多种沙越多,收成越差,陷入恶性循环;其次还应反思政策支持。历代与风沙抗争的民勤人民早就知道,治理沙漠最好种植灌木,实行退耕还草和实施封育,但这些都无法得到与退耕还林政策相应的补助。这就意味着群众退出沙漠前沿就等于失去家园,失去收入来源。从而使沙漠治理与群众生存发展产生无法协调的矛盾。

  以经济发展支撑沙漠治理。关键是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子。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处在甘肃河西走廊上的黑河流域成为我国生态恶化的新典型。由于上、中游挤占大量的生态用水,导致黑河下游额济纳旗生态急剧恶化,成为影响我国北方200万平方公里的沙尘源地。进入新世纪,在水利部和甘肃省的支持下,黑河流域生态治理从地处中游的张掖入手,通过在这里打造以节水型高效农业经济为支撑的节水型社会,张掖初步形成了制种、草业、粮食、经济作物各100万亩的种植结构,这种用水少、产出高的经济结构,不仅使张掖农民人均每年增收300元左右,而且在4年多时间里,使40多亿立方米黑河水流入额济纳绿洲,生态迅速得到好转。

  站在今天新的历史平台上,重新审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辨证关系,我们可以冷静地说,发展是硬道理,关键是要建立与生态系统相吻合的高质量经济发展模式,使发展变得更“硬”;面对沙漠,我们也可以“解嘲”地说上一句:“惹不起躲着走”,到属于自己的绿洲上精心经营,用节约和效益提高绿洲的承载力,用承载力的提高保障我们的发展路,同时也给大自然一个自我修复的空间。(完)(责任编辑:郝锐)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