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申城老人年增逾六万,养老床位年增仅五千张 养老“寻床”难题待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7日08:09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记者钮怿

      目前,全国各大城市纷纷步入老龄化社会,以上海为例,有关专家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预测,2001年到2010年,上海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将以每年6.54万人的速度增加,虽然上海已经将养老床位的增加速度提高到了每年5000张,但在迅速老龄化的背景下,“一床难求”已经成为现实。

      庞大的市场需求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开始探索起各种类型的养老新模式,但迄今为止仍然罕有成功的事例。在上海,一度广受专家和社
会各界人士赞赏的老人“日托”服务现下也陷入了困境。

      火不起来的日托

      在市政协上海养老工作课题组的调研过程中,委员们发现:两三年前,上海的养老机构大都开设过“日托”服务,但目前400多所养老机构中,大多数“日托”都处于停办或半停办状态。

      “日托”火不起来,是没有市场需求吗?答案是否定的。统计显示,九成以上的老人喜欢居家养老,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健康老人,他们要享受天伦之乐,但白天的安全和娱乐需求却很难得到保障。作为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的一种模式,“日托”既能缓解养老床位紧张的矛盾,又能满足老人最主要的需求,值得大力推广。

      制约“日托”的瓶颈究竟在哪里?金色港湾老年公寓是少数几家比较优质的日托服务机构之一,院长谢荣娣介绍说,在现有的环境下,“日托”无利可图。她为记者算了一笔帐:每位日托老人每月交300元,一共30位老人,一年总共10.8万元收入;每位老人每天一顿午饭、一餐点心,每月100元,总共3.6万元,班车成本加上司机和跟车大夫的工资一年4万元,剩下的3.2万元要用于老人每周一次的外出活动以及一年两次的大型旅游。

      多元经营 政策倾斜

      办养老机构是微利事业,但却关系到老人安享晚年和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如何解决养老设施供需矛盾?在市政协养老工作课题组起草的《适应老龄化社会趋势,促进本市养老事业发展的若干建议》中,委员们强调,要完善养老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个人等多方投资,多元化办养老机构。

      《建议》提出,要对不同形式的养老机构给予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财政补贴,以及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建立养老事业资金长效投入机制,各级财政通过设立养老资金专项,加大对养老福利事业的投入。设立发展养老事业基金,必要时可以发行养老保障债券。增加福利彩票收益中用于养老事业的比例。欢迎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和国内外慈善机构捐赠,对捐赠者予以表彰、奖励或授予荣誉称号……

      作为实际操作者,金色港湾的谢荣娣院长对政府支持所带来的作用印象深刻,“一辆车、一人100元,实实在在支撑了日托6年来的运行。”

      原来,1999年推出日托服务的时候,大多数老人的退休工资不过六七百元,300元日托费显得有些高;为此,卢湾区专门从福利彩票中拨出一笔资金,贴补参加日托的老人每人100元;此外,为了保障老人安全,区民政局无偿借了一部16座的小客车给金色港湾用于接送日托老人。

      谢荣娣说:“这两项举措对日托起到了托底的重要作用。相信只要政府能够调集一定的固定设备、创造优惠的政策环境,日托和上海整个养老体系一定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多的上海老人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养老生活。”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