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人在贺兰的日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7日10:11 宁夏日报

  50年前,当他们还是小孩子时,就和父辈一起响应党的号召,千里迢迢举家从北京搬迁到黄河岸边的贺兰县;50年后,他们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子孙满堂,而有的人已经长眠地下。为了表达对千里之外的家乡的怀念,他们给第二故乡起名为“京星”,意为“北京掉在宁夏的一颗星星”。

  岁月如梭,如今他们虽然还都说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但“京片子”那独特的腔调已
无处可寻。这些在贺兰县度过了大半生的北京人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记者昨日慕名而往。北京城外的星星

  1955年5月至8月,在党和政府开发大西北的号召下,先后共有468户2025人举家从北京、浙江、河南等地,迁移到时属甘肃省银川专区贺兰县东北角的黄河滩建设家园。北京市民是此次大搬迁中人数最多、时间最早的一批,共分9拨前往贺兰。

  苏进生今年已过花甲,1955年7月他随第7批搬迁大军来到贺兰时年仅11岁。他家原住北京厂桥派出所附近,父亲是化工厂工人,母亲无业,家中有6个兄弟姐妹,自己在景山小学读四年级。据他回忆,当时北京城里经常播放着甘肃省银川专区的宣传片,动员市民搬迁过去支援祖国大西北。由于一家人在北京的日子并不宽裕,正好有机会换个环境重新发展,于是一家八口人经合计决定搬迁。

  苏进生说,北京市民一到贺兰就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当地政府不但把土地、房屋、牲口、农具等生产资料都准备好了,甚至连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都制备齐全。此外,政府还请来当地农民教他们干农活,全力帮助北京移民安家和生产。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由于当时的京星农牧场还没有人烟,自然也没有名字,当地人就称其为“新建乡”。1956年2月,该乡正式成立,同年6月更名为京星乡,共设4个村。

  苏进生回忆说,刚搬来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留给他们印象最深刻的主要有三样——茫茫荒草一眼望不到尽头,人钻进去踪影全无;因地处黄河岸边的河滩,蚊子特别多,用手抹一把胳膊,手掌一把血;此地盛产蛤蟆。有人在写给家人的信中戏称,这里是“青草县蛤蟆公社蚊子大队”。

  据杨淑珍介绍,搬来第一年,政府给每人每月发3斤白面、3斤白米、26斤黄米和1.5元钱的菜票,但一年后就停发了,需要移民们自食其力。于是,大家于次年便开始了拓荒生涯,拉羊粪、填土坑、挖蒲草、割芦苇……杨淑珍说:“那时家家门前都是水洼地,草的根须非常发达,除草很不容易,还要从很远的地方背土把地填平,可是受苦不少。”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京星人不但开垦出1万多亩荒地,还在黄河边种植了5公里宽、10公里长的防护林带,这为以后京星农牧场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我和张贤亮在一起

  然而,受此后政治风波的影响,许多京星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中被打成右派,每人每天只有4两口粮。再加上开荒非常艰苦,黄河连年发水患,有些人经受不住了,于是在1957年至1960年出现了返京高潮。

  那时,包兰铁路还未通车,回乡心切的人们纷纷步行到内蒙古包头,再坐火车回北京。因为火车票不好买,多数人也没钱买,有人甚至扒火车回家。在返京途中,如果遇到合适的地方,他们就停下来就地安家落户,在如今的石嘴山、内蒙古海勃湾等地,都有北京移民的影子。鉴于此,1957年3月27日,北京市民政局暂时停止了移民西北。

  胡晓明当年来宁夏时18岁,他和张贤亮同龄,两人同时来宁夏,到的第一个地方又都是京星农牧场。他们在这里劳动了一年,共同打田埂,种水稻,到陶乐移沙枣树秧,回来再种到黄河堰上……公社成立青年突击队后,张贤亮还当过队长。

  胡晓明说,高中文化程度的张贤亮爱好写作,因当时条件艰苦,他每天劳动回来只能在清油灯下写作。那时,张贤亮精神头特别好,人也很乐观,他经常写些和劳动有关的歌,如《我们走在长满马兰草的路上》等,直到1957年7月震惊全国的《大风歌》发表。在次年的运动中,张贤亮被打成右派,被判刑22年,胡晓明和张贤亮关系好,自己又有反革命言论,而被判有期徒刑7年,先后在平罗和呼和浩特改造。支援宁夏,根植贺兰

  由于来宁大量北京人流失,全国开始关注京星这个特殊群体,每人每月可得到35元补助,这在当时已算很高的标准了。自1985年以来,北京市政府共援助资金170多万元,浙江湖州市政府援助13万元,均用于修建道路、维修水利设施、建造河滩泵站、改善办学条件、扶贫等公益事业。自治区、银川市及贺兰县政府也先后提供资金近140万元,帮助居民翻建住房、修建金京公路、实施农网改造和人畜饮水工程等。因此,更多的北京人选择了默默留守在贺兰继续艰苦奋斗。

  苏进生的父母都已长眠于此,母亲享年88岁。他本人于1958年考入贺兰一中,5年后又靠着努力当上了4队会计,1964年又当上队长。再后来就在贺兰娶妻生子,如今他已有7个孙子辈,最小的4岁,最大的已读初一。

  今年60岁的马雪珍随父母到宁夏后,1958年随军去了延安,4年后又复员到贺兰,陪母亲一起住在暖泉农场。她爱人是永宁大观桥人,共育有3个女儿和1个儿子,现在老母已93岁高龄,一家人日子甜美乐呵。只要你过的比我好

  “春夏秋冬携手并肩,京浙豫宁友谊长存”。在三代京星人的共同奋斗下,如今京星农牧场总面积12平方公里,居民共178户719人。截至去年,全场粮食播种面积达6680亩,粮食总产量3073吨,人均纯收入达3918元,综合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为95%,位居贺兰县之首,先后被自治区和银川市政府授予“农业战线先进集体”和“基本实现小康乡”荣誉称号。

  作为曾生活在“皇城根”的北京人,为什么能选择扎根大西北?文艺兵出身的马雪珍说:“当时从北京搬迁过来是国家的安排,我们没有怨言,大河无水小河拿什么淌呢?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献出了青春,为的就是让父老乡亲的生活都好起来,现在我们心里觉得特值,我要活它100岁!”苏进生说:“父母当初为了我们选择来宁夏,我们要为了他们自食其力。回到北京一定就比现在过得好吗?在哪儿都得靠自个儿努力!”本报记者王迎霞新闻来源:新消息报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