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他们,站在抗洪第一线(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7日10:11 金羊网-新快报
  新快报记者 黎琪 实习生 麦贤淑

  连日来,广东遭遇百年洪灾,本报于第一时间派出强大的“帅哥记者军团”奔赴抗洪抢险第一线,先后在惠州龙门、增城、英德、飞来峡、佛山、肇庆、德庆、封开一字排开,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帅哥们”的身影。受版面的限制,我们无法一一陈述发生在每个记者身上的新闻背后的故事,只能罗列其中的部分典例。

  许都:五天四夜走遍西江一线

  “嘟嘟———”这是采访中心女同事对许都的昵称,虽留着一脸的络腮胡子,却又老实憨厚,俨然一个邻家大男孩的模样。在本次抗洪采访中,“嘟嘟”从惠州龙门杀到增城,又拼到三水,沿途400多公里,西江一线基本走遍。采访之余,这个邻家大男孩居然还写“古文体”周记,采访的艰辛于字里行间可见。

  “21日下午,直奔龙门,途遇水淹公路,夜宿龙华小镇,次日沿路王坪、公庄两镇,深入多处村庄。23日经增城中转广州直奔佛山三水,三天两夜,守北江大堤,探被淹村庄。25日夜守洪峰悄过三水。次日归。

  未达龙门,先困路中,在龙华小镇未食,先采访再寻网吧。庆幸发完稿件才停电。镇长办公室,木椅成床、毛巾当被。次日水退,赶至龙门。两边泥水坑,不幸陷车,只得下水推车,又遇暴雨大作,车未动,已是满身泥水。

  又宿一夜,才回广州。过家门不得进,直奔佛山北江大堤。入夜前,刘正旭、牟晓翼、我三人分工合作,雇车找人,寻得住处,再去政府借到电脑网络。找媒体友人、探驻扎官兵,堤边采访寻得不少好料。

  25日中午终回广州家中,呼呼大睡,切感家中之暖。”(有删节)

  陈昆仑:死守报社终获“机会”

  陈昆仑是报社公认的“拼命三郎”,属“一天不发稿,就想跳珠江”的“自虐型”工作狂。不过此兄还保留些许的生活情趣,如在MSN上自诩为“丁丁(蜡笔小新)”———从侧面看,这条西北汉子确实与“小新”形似又神似。

  在高考前一天的采访中,“小新”不慎扭伤脚踝,小腿肿成“圆筒”状,数日来一直“举步维艰”。考虑到“小新”腿脚不便,在这次洪灾采访的派工上,摄影部主任李洁军只将他列入后备名单。

  看着哥们一个个相继杀到新闻前方,“小新”急得在报社“跳”来“跳”去———他力图说服领导,可惜三次“请战”均未遂。

  不死心的“小新”同志一改往日的厚道,想尽办法继续“纠缠”、“骚扰”李洁军,并且每天晚上在报社“死守”,终于等来了“立功”的机会———23日晚上11时左右,报社接到消息,称“英德水位不断上升,大站镇将有万人大疏散”。“小新”终于如愿,而且还是单兵作战,图文“全包”。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小新”不但采撷到珍贵的一线新闻素材,脑门上也收获了几个“大包”,那是采访中频频被屋檐,门框撞出来的。

  魏凯:一双破鞋走灾区

  “大帅哥”魏凯是报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刚入单位那会,初见其者都会问“这是哪来的模特?”

  接到任务后,“大帅哥”全然不顾个人形象,穿了一双破运动鞋,“噌噌噌”就跑到报社来。他还笑话同行的林韬和王小明穿的是凉鞋:“我特意穿这破运动鞋的,为了蹚水呀,万一水里有什么东西,还不会伤了脚……”

  可是,到了灾区后,魏凯才发现那双鞋永远“干”不了。于是乎,他每天下车穿鞋采访,上车脱鞋。还经常很不自觉地将潮湿的破鞋放在车厢空调口上吹两下,这可苦了坐在后座的兄弟们。

  由于每天十几个小时浸泡在湿热的运动鞋里,后来魏凯的双脚部分脱了皮,这才终于铁下心来,计划买双拖鞋“改善生活”。可是直到采访结束离开封开时,魏凯才在一家加油站里买到了拖鞋。

  林韬:“磨”功了得

  “老记”林韬貌似一文弱书生,斯文中略带些许腼腆。但只要他一开口,纯正的京腔,加上颇具磁性的嗓音,还有那快节奏的语速,绝对能让你“五体投地”。

  23日凌晨1时左右赶到梧州后,林韬和其他三个“战友”得知要想能进到西江大堤第一现场采访,必须有梧州市政府派发的采访证。

  于是,一帮人只得再连夜“飞车”到梧州防汛指挥部。可是采访证是“洛阳纸贵”早就发完了,值班工作人员表示“无能为力”。“弄到采访证”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外交任务”落到了林韬身上。从凌晨1时多到3时,林韬一直死皮赖脸地“黏”着防汛指挥部的宣传人员,还不停地和人“唠嗑”。一个小时下来,几位宣传人员对这位“唐僧”烦不胜烦,最后,从别的媒体“口里”“抠出”两张采访证,把他“打发”走。

  熊剑锋:“湿身”遭遇记

  熊剑锋进报社工作才一年多,同事们都以“小熊”称之。“小熊”是第一个被报社外派灾区采访的文字记者,也是本次“特派帅哥记者团”中年纪最小的。

  21日下午两时多,一接到部门主任的紧急授命后,从未经历过大型采访活动的“小熊”欢天喜地拿起随身的背包,跳进了采访车……

  在龙华小镇采访结束后,“小熊”已“湿身”,从头到脚没一处是干的,夜风一吹,冷得他直打哆嗦。更糟糕的是,走得急,换洗衣物全都没有,回住所后,小镇停电,吹风筒派不上用场,无奈的“小熊”只好“用体温把衣服烘干了”。

  第二天前往龙门途中,采访车掉进了水沟,“小熊”和同伴许都只得冒着狂风暴雨,跳下水沟推车,水深齐腰。由于车上只有一把雨伞,“小熊”当即“舍己为人”,把雨伞让给了背负高价摄影器材的许都。只是他好不容易“烘”干的衣服又湿了。两小时下来,“小熊”两眼发直,且发烧……
他们,站在抗洪第一线(图)
图:本报记者冒风雨、蹚泥路采访拍摄。新快报记者许都摄

  (晓航/编制)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