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专家称圆明园防渗节水措施是保护生态必然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7日16:22 人民网

  全国高度关注的圆明园事件已经接近尾声。

  众所周知,由于水利工作者对防渗节水的作用和意义比较熟悉,所以,在这场争论中大多数水利专家通常都是支持圆明园铺设防渗膜的。然而,在环评报告即将出炉,防渗膜的生态作用就要得到科学的肯定的时候,人民网上却出现了一篇由水利专家撰写的文章,这确实令不少人大吃一惊。为什么也会有水利专家出来批评圆明园防渗?实际上这毫不奇怪。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防渗节水当然也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水利工作者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也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然而,问题的关键不是专家的身份,是我们应该如何客观的、全面地看待防渗的作用。

  作为水利专家的同行,我根据其文章的内容,起码可以说其否定防渗的结论是片面地、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下面我就该文章中有关水利方面的一些内容进行分析、说明。

  专家说“其实,有关防渗节水方面的争论由来已久,渠道和湖泊防渗整治导致诸多问题的例子俯拾皆是,这里不再列举。仅从水资源循环的角度来说,防渗就属于破坏性行为。北京是缺水城市,每年地下水超采2.3亿立方米。防渗从局部来说是节水的,但从水资源循环系统整体统筹考虑,就不是真正的节水,可能还要增加消耗。这种防渗做法只能看成资金驱动下的“利益性”水行为,而非资源性节水。”

  这种说法有两个问题。其一,北京水资源问题的主要矛盾是总量不足,而不是地下水的回灌能力不够。既然专家也承认北京每年超采地下水2.3亿吨,然而,却还说“防渗不是真正的节水,可能还要增加消耗”。这显然是一个极为矛盾的表述。北京为什么会超采地下水?当然是因为地表水不够用的,不得不靠抽取地下水来补充。防渗就是要减少地表水的损失,地表水渗漏的少一些,需要补充的水资源总量就少一些,我们就可以少超采地下水,这不是节水又是什么?反之,如果我们不搞防渗,一方面大量开采地下水,一方面又任其渗漏,这才是巨大浪费。不仅浪费(提取地下水的)能源,也浪费(循环中消耗掉的)水资源。

  当然,专家所说的那种防渗影响地下水回灌的问题也确实存在,不过,除了在那些地表水丰富无需开采地下水的地区之外,所谓防渗以后减少地下水的回补问题,大都是指在公路、广场等非湿地的硬化地面,这些地方在降雨后的雨水被迅速排走,不能回补地下水确实是一种损失。但是,对于类似圆明园这种由人工供水维持的湖泊而言,根本不存在这种问题。北京的降雨根本满足不了湖水的正常损耗,通过防渗把所有的雨水都保留在湖内的作用,充其量也就是减少圆明园湖水的补充量,是节约使用地表水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这位专家如果能够多了解一些水利工程的常识,他一定应该知道为什么全世界有成千上万的水库、渠道,都要采用人工防渗措施。这与水利界一致公认的城市的地面硬化,不利于地下水回灌的看法丝毫没有矛盾。

  其二,这个专家说“这种防渗做法只能看成资金驱动下的“利益性节水”行为,而非资源性节水”。专家难道不知道几年来北京的水价已经上涨了几十倍,而且还要继续涨下去吗?难道这不是在资金驱动下的“利益性”节水吗?请问利益性节水有什么不好吗?难道节水工作中就不能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吗?难道运用了市场机制节水,就变成“非资源性节水”了吗?在目前市场经济阶段,充分运用价值规律早已经是我国节水工作的最重要措施之一。

  专家还说“由于北京的地下水漏斗分布面积很大,作为上游区的圆明园是一个理想的回补地下水场所,北京西部是地表水渗漏补给地下水的山前区。地表水渗漏是北京地下水的重要来源。在城市建设用地和其他不透水面积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果再将地表水补给源逐一切断,北京的地下水会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统筹考虑北京水资源的系统健康状况,不能让统一的水资源系统支离破碎,而应该维持其完整性。”

  什么“上游”,什么“理想的回补地下水场所”,这种说法毫无道理。目前北京的地下水位已经达了数米深,由于地下水漏斗巨大,所以,无论在北京城区的任何地方,只要该处地质土层能够迅速渗漏,都能回补漏斗,都可以说是“上游”,都可以说是“理想的回补地下水场所”。专家的目的就是要夸大圆明园的防渗工程对北京地下水回补的影响。实际上圆明园防渗对北京地下水的影响,与其他地区相比,绝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谁不知道北京现在的地表水资源总量不足,每年还都必须超采数亿吨的地下水。难道我们还要为考虑所谓的“水资源系统健康”,一方面不准采取任何防渗节水措施,任其随便渗漏,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大量的抽取地下水?

  此外,专家论述的一些关于生态节水的意见,单从理论上来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如果以此来评论的圆明园防渗问题就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了。原来圆明园的湖水中常年自然生长的是芦苇、荷花等水生动植物,正是因为地下水位下降了,又没有充足的水资源补充,已经连续几年造成了圆明园的原有水生动植物大量死亡的事实,形成巨大的生态灾害。非要改变原来生态环境的不是圆明园管理者,而是大自然。圆明园的防渗就是要对已经变化了的生态环境,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这种保护措施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调入补充足够的水,要么防渗节水。在北京没有充足的水资源补充供应的情况下,防渗节水措施就是保护生态的必然选择。

  总之,专家同志从强调防渗的负面作用出发,作出的否定圆明园防渗的结论是片面的,不可取的。的确,防渗节水确实是不利于地下水的回补,但是,不要忘记圆明园的湖水不是天然的、更不是源源不断的,它是由北京市极其宝贵的地表水来供应的。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这种属于生态景观用水只能是越来越没有保证。几年来的现实已经告诉我们,圆明园的湖水只能在防渗和干枯之间进行选择。况且,即便我们采纳了这位所谓专家的意见,不搞防渗,任由圆明园的湖水干枯、水生动植物死亡,造成严重的生态恶化,圆明园也决不会对北京的地下水回补有多大的贡献。因为圆明园自身并不会产生水,它的湖水除了极少量的天然降雨外,都是由北京市的地表水供应的。不管圆明园搞不搞防渗,北京市在水资源极其紧张的情况下,绝不可能把圆明园当成一个地下水的回灌点,源源不断地向圆明园供水。水博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