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深圳荣颁第三届鲁迅文学奖 群贤毕至妙语多(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7日16:31 金羊网-羊城晚报
  编者按

  昨天,第三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深圳隆重举行,文坛群贤毕至。本报记者穿梭会场,追随着文坛大家的身影,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和对人生与社会的感悟。无论是贾平凹谈起“故居”事件的激愤,还是史铁生坐在轮椅上接受采访的淡定;无论是李存葆大段朗诵时的澎湃激情,还是张平对自己被定位为“反腐文学”的心有不甘……都让我们难得地看到了作品之外的作家们,感受到了他们的真性情和大智慧。

  田滋茂:评奖有不同声音很正常

  在影视艺术和网络文学发展的时代更应该考量“大文学”的概念

  田滋茂,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记者:作为中国作协的书记处书记,请您谈谈当下社会所关注的文学边缘化问题。
深圳荣颁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群贤毕至妙语多(组图)
  田滋茂:对于当前人们所谈论的文学边缘化问题,应该辩证地看。目前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文化艺术的载体也变得多元化了,而相比较以往的文学,当下的“文学”载体和平台更加丰富了。文学散落于不同的载体之中,比如影视艺术、网络文学等其实都包含了文学的因子,文学的属性始终没有变。所以从表面上看,文学似乎被人们所冷落,但在不经意间文学的因子其实已经散布于我们大众文化的每个角落。因此我们更应该考量的是“大文学”的概念,也就是与传统文学不同的,跟大众文化、群众生活和时代发展结合得更为紧密的“文学”。也只有这样,文学才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记:您认为此次评选结果是否完全体现了鲁迅文学奖的公证性、权威性?

  田:中国作协党组对评选工作非常重视。本届鲁迅文学奖的评奖机制在第一、第二届的基础上更加完善,例如本届评选活动规定北京以外的评委会成员占了一定比例。三轮的评选过程都是极其严肃的,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绝对是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来进行此次评选活动的。至于外界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我们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每一个文学奖项都有它自身的标准,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评价也是情理中事。

  本报记者 纪映云

  贾平凹:获奖太多不再欣喜若狂

  就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贾平凹故居”事件发表看法

  贾平凹,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以《贾平凹长篇散文精选》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之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

  记:听到获奖的消息您反应如何?
深圳荣颁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群贤毕至妙语多(组图)
  贾:自从鲁迅文学奖设立以来我还是第一次获奖。现在50多岁了,当然不会再像20多岁时那样容易欣喜若狂。很多人知道我是因为小说,但其实我的散文也很多,数量上与小说差不多,能够获奖也是一种肯定,很高兴。这次获奖的是我的一本长篇散文集,涉及了老西安的生活,从西安到新疆安西这段“丝绸之路”旅行见闻以及我当农民的四五年生活三方面内容。这些题材都有大背景,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所以要用长篇散文的形式,这是我的一种尝试。

  记:您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秦腔》一推出各方面反响都很好,您自己满意吗?

  贾:这本书起码给我带来三重欣慰。我这书是为老家写的,首先就是看老家人反应怎么样。有个朋友根据我为《秦腔》写的后记配上家乡场景拍成电视片,我自己还用家乡话朗诵了一遍作为画外音。他到村里放了一次这片子,结果有很多农民看哭了,说平凹没有忘记咱、在替咱说话!我这才放心,起码可以回去见人了嘛。其次呢,起码要看行内人怎么看,在上海召开的研讨会上同行们也给了比较高的评价。读者方面,这本书出版首发15万册,第一个月又加印了3万册,我很感谢大家。

  我一直想尝试用散文的笔法写一部长篇小说,这次写《秦腔》才真正实现,但50万字的小说要一直把握住散文的节奏并不容易,我三易其稿啊!当然也有不少人说不好读,不习惯这种叙事方式,但我还是坚持自己对于题材的理解。我觉得要最完整真实地再现20年来中国农村的变迁,再用以往编故事的方式不合适了,那样容易流于虚构,而且挂一漏万。但取消长篇小说惯有的一些叙事元素而转为散文笔法是要冒风险的,弄好了,它能更逼真地还原生活,使作品褪去浮华造作,弄不好,就成了一堆肉!

  记:不久前,您家乡要建“贾平凹故居”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这事现在到底进行得怎么样了?

  贾:这事情一提起来我就生气,好多事情传传就乱套了。实际情况这样的,我在老家已经没有亲人了,但这么多年来总有许多人想去看。那里离县城有30里地,县文化馆馆长每年至少要带七八十批人去我老家看。县里和市里的领导知道了,考虑到这30里路沿途都是景点,就希望把我老家也变成一个。

  当时我就坚决反对,人家谁爱来谁来,干嘛惹这麻烦!我要是个大人物,现在没人给你修,以后也会有人给你修故居。如果你没做出什么成就,就是现在修了,过后还得给你砸了。但县里的领导不同意,说这件事你不用管了,也不需要你支持什么,但你也别反对。我老家是国家级的贫困县,他们认为这样能拉动当地经济,吸引投资,也开展一些诸如“农家乐”之类的项目。结果西安的一个旅游经济设计机构就设计了一个耗资7000万元的方案来让人论证,我无奈之下去参加了论证会,去了才知道这个方案的庞大。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很荒谬,我们县一年的财政收入才3000万元,怎么可能拿7000万元去给我修什么故居呢?没想到这件事报道出来就变了,这个没有论证的方案居然被认为是定论!

  我来深圳之前,还看到县政府特意在《陕西日报》上声明,其中提到“对于这件事给贾平凹带来的负面影响致歉”。现在这件事基本就搁置了,大家谁也不敢再来投资了。本报记者邓琼

  陈建功:得奖不意味流芳百世

  认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对文学的长足发展是有力保障,对广东人精神品位的提升是很明显的

  陈建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评委会成员。
深圳荣颁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群贤毕至妙语多(组图)
记者:鲁迅文学奖对当前中国文学发展的意义何在?

  陈建功:鲁迅文学奖是为鼓励优秀的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和评论作品的创作,鼓励优秀的中外文学作品的翻译而设立的,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评出的作品基本代表了2001-2003年各种文学体裁中的最高成就,虽然因各种因素的局限,难免有遗珠之憾,但总体水平是可以体现当下中国文坛所能企及的高度的,其权威性毋庸置疑。

  在这样的评选中,既可以挖掘新作家,如1970年出生的女作家魏微的《大老郑的女人》获优秀短篇小说奖,这是“70后”作家群首次入主中国作协主办重要奖项;同时,又能让老作家依然旺盛的创作生命得到展示的平台,如此次作品荣获优秀诗歌奖的成幼殊已是80高龄的老人。

  记者:鲁迅文学奖对社会有何影响?

  陈建功:任何文学奖都不宜夸大其意义,鲁迅文学奖亦然。作家也不要太在乎得不得奖,心态要放平和,得奖作品并不意味着就能成为流芳百世的经典作品———这个需要经受历史的磨洗。经过时间一番大浪淘沙,能剩下的往往寥寥无几。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文学奖项对社会的直接影响力都是微乎其微的。

  我们只能说,它对社会起一种倡导作用,启迪百姓关注世态百相、感受缤纷心灵世界,从而在精神层面达到提升。至少从这些作品中可以挖掘出关乎真、善、美的因子,绝对没有诲淫诲盗的东西。

  记者:为何选择深圳作为本次鲁迅文学奖的颁奖地点?

  陈建功:广东作家群是一支有实力的创作队伍,本次文学奖就有杨黎光等三位广东作家获奖。张德江书记又不遗余力地提倡建设文化大省,文学的长足发展更得到了有力保障。我们选择深圳作为活动地点,也是因为很多作家都愿意来感受改革开放前沿地带自由、活跃的文化氛围,更强烈地领略时代气息,而且对广东的文化建设事业也有所裨益。本报记者纪映云

  张平:不认同被称“反腐作家”

  认为广东创作的声音弱了些,是因为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步伐实在太快,作家一时没跟上

  张平,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著有小说《天网》、《抉择》、《国家干部》、《十面埋伏》等。
深圳荣颁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群贤毕至妙语多(组图)
记:怎么看外界加诸您身上的“反腐作家”这一称谓?

  张:其实我不赞同把我定为“反腐”作家。很奇怪的是,只要谁的作品涉及现实生活中的负面,涉及过去所说的“不正之风”,就被归入反腐写作的类型中,这种划分太过狭隘。应该说由于“腐败”这一问题的尖锐性和现实性,很容易引起读者精神上的共振,所以往往被凸现得特别明显,甚至有时候遮挡了人们关注小说中更深层面的视线,比如关于人性的思考等等。如果称我为现实作家,我觉得是更贴切的。

  记:谈谈您对广东文坛的认识。

  张:我对广东文坛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有一批非常优秀的作家。现在广东文学队伍仍然是庞大的,走在全国前端的,但相对以前,创作的声音弱了些。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广东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步伐实在太快了,作家还在后面踉踉跄跄,一时没跟上。但任何一个健康正常的社会,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必定是要相匹配的。目前广东的良好发展态势使得社会蕴藏着一种强劲的文化需求,一旦这种需求爆发,必然会涌现一批有大气魄、能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的作家。这是大环境在给大作家创造良机。所以还是那句话,作家应该拿出更多精力来关注我们的大时代。本报记者纪映云

  李存葆:以《大河遗梦》关注环境

  他说:我最关心的话题有两个,一是“自然生态”,二是“人性生态”

  李存葆,中国作协副主席,散文集《大河遗梦》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之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

  记:您因小说成名,为什么近年来如此醉心于长篇散文的创作?

  李:我最关心的话题有两个,一是“自然生态”,二是“人性生态”。“人性生态”用小说诠释可能效果最好;“自然生态”我是用散文表达得多。自然生态和人性生态,对构建和谐社会都是重要的话题。生态失衡必然导致社会失衡。现代工业文明使人们在不同程度上获得物质满足的同时,也大大扩张了人的各种欲望。人的欲望无边和地球的资源有限互为抵牾,人的欲望和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构成了永恒的差距。面对全球的生态失衡以及社会上的种种美好和丑恶的现象,作家没有理由不关心这两种生态。

  此外,从当年的《高山下的花环》到今天的《大河遗梦》,其实我一直在不断锤炼自己的创作。散文最强调的是语言,而好的小说应该每一页都是可以单独欣赏的美文,我写散文也是在训练文字。

  记:从《大河遗梦》、《鲸殇》一路下来,您的散文似乎都特别关注环境保护方面的题材,为什么呢?

  李:我觉得,除去环境恶化导致的资源枯竭外,大自然的神秘还是诱发人类不断追求的因子,大自然的神秘与壮美,也是我们这些困在水泥方块中的现代人,那浮躁灵魂能得以小憩的最后一隅。可是黄河断流、野象消失……我们失去了偌大一块慰藉心灵的栖息地。这种感受不吐不快。本报记者邓琼

  史铁生:边透析边写作

  他说命运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人胜不了天,可以胜自己

  史铁生,著名作家。

  记:在您的《病隙碎笔》中,似乎始终萦绕着宿命的色彩。您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吗?史:我是宿命的。有人承认宿命,有人不承认。世界上这样的事太多了。命运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人力虽然不可以改变,不可以造就,但是可以有一种态度对待。人胜不了天,可以胜自己。乐观是建立在对悲观的认识之上的,是对悲观的一种态度;尚未认识悲观的乐观是虚假的,肤浅的。我的宿命当然和我的身体情况有关系。我现在坐在轮椅上,就是要坐在这里,一点办法也没有。
深圳荣颁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群贤毕至妙语多(组图)
图:“轮椅作家”史铁生。周敏/摄。

  我现在边透析边写作,手上正在写一个30万字的长篇,已经进入最后修改阶段。很难说是小说还是散文。记:王安忆说,你在轮椅上写作,出去的少了,虚构的成分大。您的作品不仅是对生活的追求,更是对生命的追求。您的写作题材从何而来?史:长期以来有种说法,深入生活才能写作。我这样的只能叫浅入生活了。应该是必须深入地思考生活才能写作,即使走了很多地方,没有深入的思考,也写不出东西来。每个人一天都有24小时,都是公平的,就看你有没有思考。

  本报记者 周敏

  黄亚洲:忙于宝钗黛的爱情

  改编的剧本与此前的相比有四大变化

深圳荣颁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群贤毕至妙语多(组图)
  黄亚洲,中国作协副主席、浙江省作协主席,我国著名的作家和编剧。创作了《开天辟地》、《日出东方》等170多部小说、电影剧本和300多集电视剧,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记:如果从诗人的身份来看,您认为诗歌与商家结盟是诗歌的不幸抑或诗歌的一种新出路?

  黄:诗歌可以在各种舞台上起舞。我们不能把诗歌局限在一个小胡同里,规定它必定不能与“铜臭”挂钩。拿现在房地产商喜欢找诗人作秀,举办一些诗歌朗诵会来说,我不认为这是诗歌的堕落。两者在其中各取所需,完全无可厚非。诗歌也在这种更加平民化、大众化的渠道中完成自身的传播使命,这同样有利于其发展。

  记:请谈谈新版《红楼梦》电视剧剧本的创作情况。

  黄:这个电视剧会在明年开拍。我改编的这个剧本与上世纪80年代的那个版本相比,有四大变化:强化宝黛爱情悲剧,正视书中佛道色彩,增加后40回篇幅,完整勾勒重点人物命运。为了强化宝钗黛的爱情悲剧,将通过明线和暗线进行铺垫,首先要把原著中一些有关的对白有意无意地加以强化,原著中宝钗黛爱情的头绪比较多而且有些纷繁,剧本将对此进行梳理;其次,运用薛姨妈等暗线进行烘托,比如薛姨妈为什么一定要到贾府呢?本来是逃避官司,但是在去贾府的路上官司就已经平息了,薛宝钗来京原想进宫当才人,“为了终身大事而来”,因此后来看上贾宝玉也是情理之中的。为什么要把爱情作为一个切入角度?《红楼梦》其实讲的就是典型的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这样的故事经久不衰,在全世界也是相通的。这个《红楼梦》电视剧拍出来后,我有信心不太会惹人骂。

  本报记者 纪映云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记者 纪映云/摄

  (金陵/编制)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