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装上阵——绵阳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记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8日04:19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 ||||||||
编者的话 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以后,四川加速构建西部文化强省,两大“棋眼”做活:以大集团带大产业的发展思路释放活力,加快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的部署彰显成效。本报推出的“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系列报道,将向读者介绍四川部分市、州和文化产业单位,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观念、新思路、新举
“这一片应该是东汉晚期到南北朝的岩墓!”2005年2月24日,绵阳市文物局考古队在富乐后山某房地产开发现场意外发现57座岩墓。但是,少量岩墓被盗,施工也对岩墓造成了毁坏。“马上跟施工单位联系,立即把这片岩墓保护起来!”考古队长宋建明果断决定。经过耐心地向施工单位宣传《文物保护法》,施工单位进行了部分停工。 这是绵阳市文化体制改革后,市文物局对文物进行抢救和保护的一个事例。 绵阳是文物大市,但过去文物管理保护处于较低层次。改制后,绵阳博物馆与文物管理所合并组建绵阳市文物局,对文物保护、博物馆进行统一规划、管理。成立文物局后,馆藏文物实现数字化管理,严格执行编号、照相、输入微机等程序,文物的出土地点、时代、尺寸、出入库和完好情况等有了完备记录,文物管理跃上科学化、规范化道路。 攻坚不畏难。经过撤并、重组和转制,到2003年,绵阳原有的12家市直文化单位被撤销,7家新单位组建完成并开始运作。国有文化单位资源被优化整合,存量资产被盘活,在职人员由501人精简为234人,“包袱”大为减轻,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升能降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并发挥作用。 2000年,以撤销原市红星影剧院、市川剧团、市歌舞团,合并组建市艺术剧院为标志,绵阳市正式拉开市直文化单位实质性体制改革的序幕,此举也开了四川省艺术院团文化体制改革的先河。剧院实行“上岗靠竞争,收入凭本事,能干的吃香,专业水平高的风光,庸者下岗”的竞争激励机制,一改过去坐等别人上门找演出的旧观念,主动出击市场。 瞄准市场提高编创水平,《黄颜色·绿颜色》是剧院正在打造的品牌川调歌舞剧。演出重点剧目,承办大中型晚会和其他商业性演出———改制后,剧院年平均收入达到180万元。在2004年“送文艺下乡”的公益性演出中,剧院深入50多个乡镇演出53场,深得农民群众喜爱,观众达20多万人次。 通过改制,绵阳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经营性文化单位得以明确界定和分离。公益性文化事业抓节日庆典文化、广场文化、基层文化,并兴建一系列文化基础设施。“以科技陈列为重点、以民俗民族文物陈列为基础,具有现代先进高科技水平”,投资一亿元的绵阳博物馆成为绵阳市一道耀眼的文化风景。 以艺术中心为代表的绵阳经营性文化单位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绵阳市艺术中心由原绵阳市电影公司和涪江影剧院在2003年9月合并组建而成,编制人数从118人减为20人。轻装上阵后,艺术中心抓主旋律影片、大片、新片的组织放映,采取多种促销手段,2004年,剧场电影业务逐步回暖。在商业演出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艺术中心积极调整旗下天艺演出公司的发展战略,2004年商业演出纯收入38万元,器材租赁收入93.9万元。本报记者刘宇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