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工会主席手记:工会工作的一片新天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8日08:56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这十来年,我虽然经历了从工会到政府、又从政府回到工会的两次领导岗位和角色的转换,但我从中对如何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最大感受和体会,仍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思路决定出路。”

  2002年5月,我到资阳市做副市长。此前,我曾在四川绵阳市担任过三年半的市总工会主席和四年多时间的省总工会副主席。到了政府工作,我才深深感到,在当前经济转轨、社
会转型时期,尤其是在劳动关系矛盾越来越激烈和突出的今天,不仅工会组织非常需要政府提供工作支持,而且政府也迫切需要依靠工会通过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来化解矛盾,替政府排忧解难。

  在政府工作期间,我主动找到工会,要他们多出主意、多想办法,为全市特困职工解决看病难。之后,市总工会经过调研提出了有关方案,并以政府名义首次为资阳市特困职工出台了“三减两免”的政策。紧接着,市教育局、市工会、市卫生局几家还联合起草文件并由市政府转发,解决了全市特困职工子女的就学难问题。

  期间,我的真切体会是,不是政府给了工会多大的“面子”,而是工会帮了政府的大忙。

  担任副市长两年后,2004年4月,我又以市委常委的身份担任了资阳市总工会主席职务。此时,中央开始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大力推进“五个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特别是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把进城务工人员作为产业工人的一部分,明确提出要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我由此看到了在一个农业大市搞好工会工作的希望,同样也增强了自己搞好工会工作的信心。

  资阳是中国国情的一个浓缩:人口多,资源稀缺,人均耕地(不到一亩)和城市化率远远低于四川全省的平均水平。在资阳市488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了420多万,其中外出务者达百万之众。

  在这时,我换了个眼光来看这个状况:进城务工者越多,不正预示着工会新会员会更多吗?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后认为,农民进城务工,绝不单纯是一种“增收”,而是意味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一种“转移”。到目前为止,有超过100万的资阳人外出务工,足迹遍及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被誉为“闯四海的资阳人”。既然当地百万农民已经融入到工人阶级队伍中来,我们的工会组织就不能对他们熟视无睹,工会维权的旗帜就需要在凡是有职工队伍的地方高高飘扬!

  为此,我在全委会上提出,工会工作要服务于大局,在资阳市委和政府大力打造“资阳劳务品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思路决定出路。资阳市委很快转发了市总工会开展“百万进城务工人员维权大行动”活动的意见。在市总工会的努力下,全市各乡镇全部建立起了工会组织,并在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地方也建立了异地工会,还在输出地和输入地建立了类似维权联盟的合作关系。今年春节,我们利用外出务工人员春节大返乡的机会,利用各种形式和渠道,对农民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维权知识大宣传活动,并建立了全省第一家外出务工人员维权中心。到现在为止,已有好几万人在外地加入了工会。

  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开展维权,是对工会战略思路、应变能力的考验。目前资阳市有12万工会会员,但发展的空间相当大,因为外出务工人员达120多万人,他们是产业工人的后备军,或者说已经是产业工人了。

  为了将更多的农民工吸纳到工会组织中来,去年,我和市总班子成员分别带队,足迹远至北京、上海、深圳、西藏、福建泉州等地,积极主动与输入地工会取得联系,慰问在各地的资阳民工,使他们深受感动。与此同时,我也为资阳民工在各地经济建设中的突出表现而感动:在福建泉州,就有数万资阳民工在那里打天下;北京有好几十万,几乎全是在建造高楼大厦;上海几十万居民每天早上喝的牛奶,是由资阳农民工送到千家万户的。

  将“农民”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我们的工作虽然才刚刚起步和开始,但我心中有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记得去年在拉萨走访慰问资阳民工期间,无数经商、开出租车的资阳外出务工人员自发地以隆重方式欢迎我们去为他们开展维权活动,感激家乡工会对他们的牵挂和关爱,那种热烈动情的场面,令我至今都难以忘怀,这也说明,我们工会为农民工维权,既有厚实的群众基础,又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坚持做下去必然大有作为!(本报记者高柱整理)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