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尾矿把农田可持续利用的链条打断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09:36 中国环境报

  本报讯4年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一场特大洪水把沿河的尾矿冲刷而下,洪水过后,当地农民发现尾矿已经与农田紧紧地“咬”在一起,农田被污染不能种植。4年时间过去了,当地对受污染土地进行改良的效果并不明显。从一线调查回来的环保人士认为,尾矿已经把农田可持续利用的链条打断了。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该县的北山、都川矿区有丰富的铅锌矿藏。上世
纪90年代初,在“有水快流,有矿快挖”思想的影响下,一度出现矿山采、选热潮,至2001年,全县就有大小选矿企业33家,形成北山片、雅脉片、都川片3个选矿企业群。

  2001年6月10日,当地遭遇了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洪水将大环江、上朝河、都川河沿岸部分选矿企业厂房、设备及尾矿库冲毁,大量呈细微颗粒状的尾矿被冲入江中,随洪水顺流而下,淹没沿河两岸大安、思恩等乡镇的农田长达3天之久。洪水退后,受淹农田被尾矿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据环江县有关部门统计,受不同程度污染的田地约5100亩。

  3年来,环江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制订整治方案,发动群众积极开展被污染土地改良治理工作。减免沿河受灾田地农业税70万元,先后拿出100多万元用于土地改良专项治理及受灾户生活困难补助。该县还制订了《“6·10”特大洪水受灾耕地改良治理实施方案》,对凹地、排灌不便、交通便利、集中连片的田块,采用客土法整治,对有固定水源、排灌方便的田块,采取水洗石灰中和法进行整治。通过3年多的努力,目前,全县通过土地改良治理使农田已基本恢复到受灾前地力和生产状态的有100亩,已初步见效的有500亩,正在集中实施改良的有300亩。群众自发改良土地300亩。此外,环江县政府还主动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及广西大学农学院联系,在县内典型被污染土壤上建立试验示范区,开发适合当地被污染土壤的治理方案。

  最近,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局组织的工作组到环江县受尾矿污染的农田进行调查取证。工作组在现场既查看了经改良后农田的农作物生长情况,也对未经改良的被污染水田、桑地进行了采样监测。对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检测结果表明,未经改良水田、桑地受污染情况十分严重:土壤中pH值、铅全部超标(pH值为2.78~3.28;铅为251~574mg/kg),砷部分超标(为26.6~48.6mg/kg),受污染土壤硫含量超对照值76倍。

  据了解,2001年“6·10”洪灾后,环江县环保局规定有安全隐患的尾矿库坚决不准使用,不准新项目临河布局,防止污染物排入江河。目前,全县原有的33家选矿厂,已拆除16家,停产整改8家,仅有9家选矿厂经审批重新生产。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