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教育局长谭仁杰明日率11部门作客本报咨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09:42 武汉晚报

  本报讯 (通讯员 朱思彪 记者陈玲鲁珊)明日上午9时至11时,本报教育类专栏《谭仁杰信箱》在本报举行读者接待日活动,市教育局局长谭仁杰将率市教育局11部门到本报接待读者。

  明日,与谭仁杰局长一同参加接待日活动的教育局11个部门是:政策法规处(教育政策法制研究,法制教育),发展规划处(教育事业发展综合管理),教师工作处(教师队伍
建设与管理),财务处(中小学收费项目、标准),基教处(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职成教处(市属中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教育教学管理),高教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外事),监察室(受理市属各类学校教育收费投诉),教科院(全市基教、职业、成人教育教育教学、教科研、教育信息化及新课程推进指导中心),招办(各类招生事宜),宣传部(教育新闻宣传)。读者若有教育相关问题,可到现场咨询、投诉和沟通。

  《谭仁杰信箱》栏目于2003年9月开办,一年多来,一直努力在解读教育政策,沟通教育问题,受理教育投诉上为读者服务。

  时间:明日上午9时至11时。地点:武汉晚报一楼大厅内。解读教育政策 沟通教育问题 受理教育投诉《谭仁杰信箱》:架起沟通桥梁

  本报《谭仁杰信箱》是以武汉市教育局长谭仁杰命名的教育类栏目,自2003年9月在教育新闻版推出,教育局下属职能处室与本报记者组成谭仁杰信箱专班已刊发76期。

  《谭仁杰信箱》开办的主旨在于,解读教育政策,沟通教育问题,受理教育投诉。栏目的稿件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投诉类稿件

  《光华路小学查盗起风波》、《七里小学擅开收费小班》、《一小学生家长倒苦水:我一天带伢考了三场》等便直指教育教学行为中的个别怪现象,这类投诉稿件,使一批违反教育教学政策与规律的教学行为得到纠正,起到了有力的监督作用。2003年10月,《谭仁杰信箱》曾在一个月内集中曝光培优、补课现象,十余所学校上榜。一段时间以后,不但这些违规现象得以遏制,其他学校一些类似的行为也悄悄收敛。沟通也是此栏目的初衷之一

  从去年开始,全市小学生可以在六一儿童节这天,对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说“不”。这项权利,就是来自一个小学生给《谭仁杰信箱》的一封倡议信。

  有效的沟通往往是解决问题的良好办法。2003年12月8日见报的《谭仁杰信箱》,标题为《初中老师致书“谭仁杰信箱”,每天工作13小时,心理压力太大》一稿,在我市8万中小学老师中引起共鸣。

  如何正视老师这一职业,教师与教育行政部门如何沟通,教育部门与社会如何沟通,一时成为教育热点问题。这种沟通,对改善教师职业现状,健全教师心理,促进教育效果很有好处。第三种类型稿件为解读政策型

  教育政策关注度高,但专业性又较强。如何能够让老百姓清晰地了解行政部门的工作职能和政策导向呢?《谭仁杰信箱》在此方面起到了桥梁作用。

  2004年,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入学问题被列为市政府当年为民实施的十大实事之一。这项工作涉及人员广,流动性强,实施起来较为复杂。2004年2月5日,本报通过《谭仁杰信箱》栏目率先报道《313所公办学校向进城务工子女敞开大门》,2004年春季秋季两次开学期间,栏目又两次公布了免收借读费的这些学校的名单。在名单刊出后,栏目两次请来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处长胡腊芝作客本报,接听读者热线,解答读者疑问,并现场解决读者反映的问题。由于反复而详尽的宣传、答疑、解惑,这项政策在进城务工人员中知名度较高,社会反响效果好,农民工子女入学进展也较为顺利。

  2005年3月11日,江大一名老教师,针对目前科学课教师缺乏的现状,特致电《谭仁杰信箱》,提出“科学教师速成法”,目前正由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进行调研。大篇幅政策解读

  另外,《谭仁杰信箱》用大篇幅来解读开学、学校管理、减负、招生中的疑难问题,为读者服务,如《教育局出台十项便民措施》、《八部门为高考保驾护航》等,促进了办学行为规范,加强了教育教学管理。

  教育是社会关注度最高的行业之一,沟通、理解、监督尤为重要。《谭仁杰信箱》开办一年半以来,收到来信两千多封,办复或回告件超过80%。

  在教育界,《谭仁杰信箱》已是知名度最高的媒体品牌之一。而在群众当中,《谭仁杰信箱》也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渠道,开创了新时期政府部门利用现代通讯方法直接与市民沟通的先河(市民评语)。(来源:武汉晚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