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解读近期内蒙古发生的3件经济大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02:32 北方新报

  核心提示:几乎在一周时间内,内蒙古经济领域“突然”出现了3件大事:国际投资者摩根士丹利退出蒙牛;潘刚就任伊利新一届董事长;华能控股北方电力。在我们看来,这三件大事的发生并不“突然”,它们标志着内蒙古的企业、内蒙古的经济已经进入一个升级时代。可以说,这三件大事背后蕴含着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大脉络。

  6月22日:华能集团控股北方电力

  6月22日,华能集团取得北方电力51%的股权。

  北方电力于2004年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组建时由内蒙古电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控股,华能集团公司、神华集团公司、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参股。

  北方电力地处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可控装机容量659万千瓦,占内蒙古发电市场的60%,在建规模1086.8万千瓦。除发电资产外,北方电力还投资大型煤矿和铁路项目,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北方电力重组: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2004年1月9日挂牌成立的北方电力曾被誉为是国家电力体制实行“厂网分开”改革的产物,是内蒙古工业企业资产增量重组的改革成果。自治区领导曾经这样评价:北方电力是内蒙古电力建设的主力军。这无疑在某种程度上给北方电力定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价,但是,为什么公司在运营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突然进行股权重组呢?

  自治区副主席赵双连说:“此次重组北方电力的股权是自治区从发展战略的高度,为进一步做强做大北方电力,更好地进行资源优化和整合,使北方电力通过健康发展尽快成为全国电力的主导企业。因此重组对北方电力的发展壮大意义重大。”

  赵双连认为,北方电力重组后,对企业发展有三大优势:其一,有利于企业决策,使企业完全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从而减少行政等各方面的影响;其二,北方电力是自治区核心支柱产业,企业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想继续发展壮大,靠政府不会有更多更大的投入能力,靠北方电力公司自身滚动发展能力也有限,只有与大的专业集团合作和重组才能实现大规模投入,使企业快速发展;其三,华能集团控股北方电力公司,可以借助华能在人才、管理、市场上的优势,凭借内蒙古的资源、地理优势,实现互补,使北方电力成为国家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电力总体布局中占得一席之地,为北方电力在区内和区外的发展拓展了市场空间。

  华能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央管理的国有企业。在华能的字典里,“改革”、“创新”是两个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

  此次华能控股北方电力,被称为是华能资本运营的又一项重大成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实现重组后,华能可控发电装机容量从过去的3400多万千瓦,达到目前的4084万千瓦,成为国内首家装机容量突破4000万千瓦的发电集团。6月22日,在这个具有发展意义的日子里,华能朝着建设以电力为主的能源公司、以国内为主的跨国公司和具有国际竞争力大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小鹏在6月22日的会议上透露:华能的战略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实现可控发电装机容量超过6000万千瓦,销售收入超过100亿美元,争取进入世界500强;到2020年,实现可控装机容量12亿千瓦,销售收入超过200亿美元,成为国际优秀的发电企业集团。可以说,华能控股北方电力公司后,这个目标大大提前了。

  6月20日:潘刚当选伊利董事长

  伊利股份股东大会20日在伊利集团总部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五届董事会,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潘刚当选新一届董事长,李云卿为副董事长,潘刚、陈彦、刘春海、赵成霞、胡利平为执行董事。

  至此,“独董风波”和“高管被捕事件”留给伊利集团的阴影终于被驱散。

  潘刚履新:少壮派时代来临

  去年12月17日,伊利集团原董事长郑俊怀以及其他高管层共5名人员被检察院以涉嫌挪用公款为由刑事拘留,随后又被逮捕,董事长及3位董事人选空缺了半年之久。总裁潘刚接手全面管理工作以后,实行了一系列得力措施,带领公司度过危机。在前不久公布的公司2005年第一季度的季报中,伊利股份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高达34%,利润同比增长亦高达16.76%,创历史同期的最好水平。潘刚说:“早在2002年我刚当总裁后,伊利年销售收入超过40亿元时,我们就制定了到2012年进入世界乳业20强的战略目标。因此,只要每年增长15%,伊利2012年的销售收入就将远远超过240亿元。伊利目前的年增长速度已经超过30%,以这样的速度,达到目标是没有问题的。”

  “真正应该惋惜的是郑俊怀。”作为内蒙古著名经济学家,潘照东研究员一直关注着伊利集团的发展,曾一度为伊利出谋划策,与郑俊怀也有较多的交往。

  潘照东分析,郑俊怀现象暴露出的是国企经营者的认识误区。这与前些年学术界一些不负责任的“价值尊重论”的误导也不无关系。这些理论往往强调国企经营者的个人价值,但忘却了根本的一条,国企经营者的权力和荣誉是人民赋予的。郑俊怀现象发出了一个警示:成功企业应时刻注意法人治理机构是否完善,关注企业的决策、经营和监督是否科学。郑俊怀时代的伊利表面上机构是健全的,但是集5个职务于一身的郑俊怀的权力已远远超出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的权威,许多决策成了不经讨论、无需报告的一言堂,最终发展到化公为私,拿几个亿的资金搞“体外循环”,购买个人股也就不足为奇了。

  欣慰的是,伊利在风口浪尖上经受住了考验,没有因为一个人毁掉一个企业,这得益于地方政府的重视、调整和加强监管,也使伊利得以迈上依法管理的健康轨道。

  “董事长一职空缺半年后,潘刚的当选在意料和情理之中,被称为‘少壮派’的潘刚拥有更多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意识。相信调整后的伊利会走出阴影继续发展,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做好中国乳业的排头兵。“潘照东说。

  6月15日:摩根士丹利退出蒙牛

  6月14日9时18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的蒙牛乳业(2319HK)突然停牌,停牌前该股报价为5.15港币。

  6月15日上午,蒙牛乳业通过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称,上市前已经入股蒙牛乳业的3家机构投资者(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和英联投资)和公司管理层共向市场配售3.15亿股旧股,套现金额高达15.62亿港元。本次配售之后,摩根士丹利等跨国机构手中只剩下蒙牛乳业股票130多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可以说,国际投资者基本上已经退出蒙牛。

  大摩告别蒙牛:一个融资故事的句号

  投入4.77亿港元,回收26.125亿港元,这就是国际知名投资者摩根士丹利在蒙牛获取的巨额回报。

  有人曾用遭遇“强奸”来比喻蒙牛在此次利用外资过程中的角色。摩根士丹利不是雷锋,既不会白白送蒙牛上市,也不会无偿让蒙牛高管一夜暴富。因此说,摩根士丹利此次获利550%只是一个结果。

  如果没有“大摩”的投资与指引,今天的蒙牛乳业可能依然混迹于诸多小奶厂中做着代工买卖艰难度日。摩根士丹利前期4.77亿港元的现金投资,显然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在短短三年内一跃成王至关重要。

  不但如此,摩根士丹利更与蒙牛管理层签署了业绩对赌协议,双方约定,2003~2006年,蒙牛乳业的业绩复合年增长率不低于50%,否则公司管理层将输给摩根士丹利等一笔巨额(6000万~7000万股左右)上市公司股份,而如果能够连续3年增长50%,摩根士丹利等就拿出一笔自己的股份奖励给蒙牛管理层。

  2004年6月,蒙牛乳业在香港上市。这给蒙牛的融资故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上市后,蒙牛管理团队最终在上市公司持股54%,国际投资机构持股11%,公众持35%。

  2005年3月,鉴于蒙牛业绩迅猛增长,摩根士丹利决定提前终止对赌协议,兑现奖励给蒙牛管理层的6000多万股股份。

  至2005年6月15日,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资者套现26.125亿港元,基本退出蒙牛。事实上,这种资本运作模式也使蒙牛获益不浅。可以说,今天蒙牛的管理层确实诞生了1个货真价实的亿万富翁和9个货真价实的千万富翁。

  值得广大民营企业借鉴的是,蒙牛的上市前融资,是其整个资本运作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可以说,上市前融得的两笔合计4.77亿港元的资金,对于蒙牛的实业起飞的助推效果,甚至要超过上市融资得到的10亿港元(13.925亿IPO融资中的3.925亿被摩根士丹利等分走了)。可以说,这两笔上市前融资,使蒙牛后来的上市融资水到渠成。

  不管怎样,蒙牛乳业正在逐渐脱离外资系的控制。(来源:北方新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