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纸风行 笔杆也是枪杆(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11:22 海峡都市报
一纸风行笔杆也是枪杆(组图)
当年出版社云集的街道,如今已是高楼林立

一纸风行笔杆也是枪杆(组图)
当年的印刷机

一纸风行笔杆也是枪杆(组图)
卓克淦回忆当年经历

  抗战,在永安不仅仅是飞机大炮机关枪,更演变为一种文化,化身为一支又一支犀利的笔。

  1938年5月,国民党福建省政府内迁永安,大批共产党员、进步文人如潮水般聚集过来,利用一切合法文化阵地宣传抗战,绵绵不绝地营造舆论压力,推动着国民党继续抗战……

  7年间,原先信息闭塞的小山城,成为全国三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成立出版社30多家、印刷所10多家,先后出版各类报纸10多种、期刊120余种、书籍700余种……

  从《老百姓》的一纸风行到勒令停办,再到羊枣(永安抗战时期著名进步文人,后被国民党逮捕,受虐致死,原名杨廉政,笔名“羊枣”)的受虐致死,我们开始依稀感觉到,文人的坚韧和勇毅,未必输给前线的士兵;纸和笔的威力,也未必逊于枪林弹雨……

  笔战永安·亲历

  一纸《老百姓》,点燃抗战文化

  由于永安僻处一隅,而且陈仪和刘建绪都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因此两人对于一些进步的言论甚至很明显是共产党的观点都睁一眼闭一眼。因为这种相对开放的舆论环境,吸引了大批进步文人来到这里,使永安成为与重庆、桂林并重的三个抗战时期文化中心,而通俗性抗日报纸《老百姓》更是揭开了永安抗战文化活动的序幕。

  当年《老百姓》的创办者之一、如今已是92岁的卓克淦老人,向记者回忆起那张传奇的报纸:

  1937年,卓克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省教育厅,和他一批进来的陈培光是中共地下党员。陈把卓克淦、高时良、林浩藩召集在一起,商量着要弄个刊物,宣传抗战的情况。

  “我们早就觉得该办些刊物,但由于福州接连遭受轰炸,计划一直无法实现,没想到省政府内迁后,终于机会来了,当初也没想到《老百姓》会成为福建抗战文化的开始”,92岁的卓克淦说。

  自己掏钱,每晚偷偷开工

  《老百姓》这个名字也是陈培光起的,他当年说办刊物的目的就是向更多的群众,特别是农民宣传抗战,“要贴近他们”。

  卓克淦回忆说,当时条件很艰苦,所有行动都要秘密进行,他们白天上班时间看报纸,把重要的消息抄下来,晚上回宿舍再去印刷。为了保密,四人小组不敢用单位的滚筒印刷机,只好偷偷用蜡纸誊写,再用刷子刷到粗糙的纸张上,“刚开始没经验,浪费了不少蜡纸,所有的钱都是自己掏,刚开始三天出一期,八开单版。报纸主要通过一些熟识的司机,送到周边的联络人手中,再转发给一些群众。”

  没有不透风的墙,教育厅一个叫周锋的人发现了这四个人的古怪:一到晚上就回宿舍关上门,不知道在搞什么东西,于是就向国民党当局报告。

  被人告密,险些丢掉了饭碗

  当《老百姓》辗转到当局者手中时,教育厅立即接到上级的交代:这四个年轻人有“赤化嫌疑”,要看紧点。

  卓克淦等人为此差点砸了饭碗,“当时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一般都要求是国民党员,甚至还有集体入党的做法,但轮到我们这批人的时候,那么多人就我们四个被刷下来,意味着我们随时可能被辞退”,卓克淦说。

  幸好,当时的教育厅长比较器重这四个大学生,找来他们,半开玩笑地说,“你们是共产党员吗?不像吧。你们写个具结,保证自己不是共产党,就这样吧。”

  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更好地开展工作,每个人都写了具结。“连陈培光都具结了,我们还有什么顾虑呢”,卓克淦笑着说。

  后来因为国民党顽固派的压制,《老百姓》被迫停刊,当时出了100多期,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发行量已从几百份猛增至5000多份。

  一番说辞,救下两个进步文人

  1944年,卓克淦到永安《中央日报》工作,不久后,国民党顽固派大肆抓捕进步人士,包括永安《中央日报》记者姚勇来、沈女原璋夫妇,“我知道,这些都是永安《中央日报》总编辑蒋海溶干的,他是中统特务的头目,经常盯着那些文化人,最后在国民党‘反共’浪潮中,指使手下的中统特务秘密抓捕了许多进步文人。”

  当时永安《中央日报》社长林炳康是卓克淦中学时代的老师。卓故意用惊讶的口吻跟他说,“这两个人是共产党?这怎么可能呢?我们报社出现共产党,你作为领导也难辞其咎,我看应该把他们放出来。”

  林炳康赶紧找蒋海溶去商量,结果姚勇来、沈女原璋终于被释放了。

  抗战结束后,卓克淦被调去负责台湾的接收工作,同行者包括现在的国民党主席连战的父亲连震东。两人在台湾期间互有往来,卓克淦也常去连家做客,“当时连战还是个10多岁的孩子,后来就和连家没联系了”。

  八闽抗战·互动

  《追寻八闽救国魂》感动了一拨又一拨读者———

  你们的报道是在挽救历史

  N本报记者 阮友直

  看着看着,热泪不知不觉滚落……6月23日晚,本报的一位女组版员,趁着工作空隙,读完《母亲挡着我,一动不动被捅死》,顿时被文章中那位伟大的母亲感动至落泪。

  被感动的,何止是这位组版员。本报连续推出《追寻八闽救国魂》大型策划报道后,引发强烈反响,众多读者来电来信诉说感动:

  省新四军研究会副秘书长林丕正:你们的报道拉近了时空的距离,让我们这些经过战争洗礼的老战士,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战争年代,我们每一天都在关注并收集,大家还对报道的人物和事件进行了探讨,感觉特别亲切。

  省委党史研究室宣编处处长刘云刚:你们的报道忠于历史,采访详细深入,亲历现场,追寻老战士,人物形象饱满,弥补了许多史料的空白。一些老战士现在已是“稀缺资源”,对他们的采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在“挽救历史”,是重塑民族英魂的一次尝试。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