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开路先锋”的突围战——中铁二局集团开拓市场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2日02:15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本报记者陶然

  一纸合同,为中铁二局55周年华诞锦上添花。

  6月,集团成功拿下菲律宾北吕宋铁路项目。2.18亿美元的“含金量”、海外项目的高“难度系数”,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力再上台阶的有力佐证。

  其实从项目跟踪到签订合同,这枚甜美“果实”已经在中铁二局集团日益茁壮的枝干上孕育了整整3年。3年前,集团决心跳出建筑业低水平竞争格局,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

  “以建筑业价值链纵向一体化为主,适度发展相关多元经营。”沿着新战略指明的路径,集团主动开拓市场,跻身上游产业,完成了漂亮的“三级跳”———

  2002年营业额55.9亿元,2003年70.29亿元,2004年93亿元。今年,企业将目标锁定营业额破百亿,实现产值3年翻番。

  当众多建筑企业还在僧多粥少的困境中跋涉时,中铁二局已经成功突围。

  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

  人们并不怀疑中铁二局的实力。55年前从贺龙元帅手中接过“开路先锋”旗帜,凭借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英雄气魄,中铁二局奋战成渝,筑起新中国第一条铁路。

  其后转战大江南北数十年,三度位居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首,七捧鲁班金像奖,行业领头羊地位似乎无可动摇。

  辉煌业绩总给人“强者恒强”的错觉。然而解读中铁二局新世纪跨越之路,答案绝非“积累”二字所能概括。

  半个世纪打拼,留给企业的除了传统优势,还有痼疾沉疴;其他建筑业企业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面对的困境同样困扰着中铁二局。

  “这是一架自重很重的半老飞机。”对负重前行的现实,董事长黄西华并不讳言。国有老企业,2.7万职工,每年工资性支出近4亿元,全得在市场中博取,而“低门槛”的建筑施工市场并没有对大企业“情有独钟”。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建筑企业数量迅速增加,承包揽活难度加大,施工利润越摊越薄。当做惯了亿元工程的“铁老大”连几十万的小项目也要苦苦争夺时,危机变得迫在眉睫。

  2001年,集团营业额仅比上年增长2%。面对企业内部同时存在的畏难和盲目乐观两种情绪,领导层头脑清醒。“企业虽有缺陷,但没有致命问题。”“如果裹足不前,可能错失基建市场迅速扩容机遇。”

  “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在企业进退关口,中铁二局再次拿出“开路先锋”的气魄,决心在密不透风的市场竞争中闯出一条新路。转变角色,同样大有可为

  一个“吃螃蟹”工程,让中铁二局看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2001年,中铁二局股份公司从股市募得资金10亿元。是继续投入利润见底的施工领域,还是尝试新的发展方向?经过审慎分析,企业果断决定拿出一半资金,投入采用新型投资和建设管理模式的广西兴六高速公路项目。

  这是中铁系列企业承建的第一个“代建制”工程,二局头一次摆脱单纯的施工企业角色,尝试从建设管理中获利。这也是一个当时少见的BOT工程,两年“打工”,让企业学到不少投资经验,培养出一大批掌握BOT知识的人才。

  “这项工程让我们认识到,建筑企业以投资方、管理者的角色登上市场舞台,同样大有可为。”总结兴六路经验,一条摆脱低水平竞争的康庄大道豁然眼前。

  方向既定,规模空前的战略调整迅速展开。2002年,集团聘请国际著名咨询公司普华永道帮助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战略侧重点,则是拓展以项目投融资、建设管理和工程咨询设计为核心的“上游产业”。

  高端竞争中,中铁二局品牌优势、融资平台优势、管理团队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随后两年,他们投资建成自己的第一个BOT项目———阆中马啸溪大桥,拿下价值5亿元的南宁大桥建设总承包合同,以及北京赛洛城建设管理项目,拓展上游产业频传捷报。

  强有力的市场开发,进一步沟通了企业与政府和金融机构的交流渠道,造成广泛社会影响,反作用于施工、房地产开发等中下游环节,形成良性互动格局。2004年集团新签合同额160亿,为董事会目标100亿元的160%———人们把头功给了上游产业。

  目前,中铁二局跻身产业链上游已经具备先发优势和竞争实力。按照产业结构调整计划,集团上游、中游、外经、相关多元产业比例将在2006年底达到3:5:1:1。

  “现在的中铁二局,正如一架驶入跑道的加满了油的重型飞机———准备腾飞!”年初职代会上,黄西华为企业勾勒出的共同愿景,美好而清晰。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