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这里的变化静悄悄:来自阿里基层的报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2日02:27 中国西藏新闻网

  从拉萨出发,驱车数千公里,在近1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走遍了阿里的七县一镇,目睹了新世纪阿里的风采,采撷到了阿里农牧区许多精彩的见闻。

  古格遗址旁的致富带头人

  汽车穿过奇特的自然景观札达土林,终于来到了古象雄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阿
里最西部的札达县。扎布让是札达县离古格遗址最近的一个村落。走进村子,一片青绿展现在我们眼前,成片的杨树高大挺拔,显示出勃勃生机。这在我们来札达县的一路上是极少看到的景观。据了解,这个村子的村民在1978年以前还一直住在古格脚下的山洞里,搬迁后,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位漂亮的藏族小姑娘领我们走进了村委会主任罗觉的家里,罗觉是扎布让村的致富带头人,曾先后被自治区、阿里地区和札达县评为“青年突击手”、“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罗觉在1993 年乡换届时当选为托林乡乡长,1999年撤区并乡后,又当选为托林村委会主任。罗觉是这样叙述自己的经历的:“我1982年退伍返乡后,从银行贷款19000元,买了一辆解放牌汽车跑运输,收入可观,这就影响了本村的年轻人,他们也纷纷买了汽车,目前全村有大小车辆9台。村里贫困户较多,我们就组织共产党员给贫困户送去了牲畜和粮食,还组织村民为贫困户修建新房。在黄牛改良方面也作了一些事,以往本地黄牛产肉少,牛奶产量也很低。2001年开始,我们在地区畜牧局的帮助下,从日喀则引进了西门达和黑白花奶牛,现在已经有了自己培育的改良牛。”

  近些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札达县向全国、全世界敞开了大门,来扎布让村参观古格王国遗址的游客也越来越多。罗觉又看准了发展旅游业为群众增收的新路子,组织群众办起了酥油茶馆、饭馆和旅店。一个集民族手工业、纺织、饮食、民族歌舞为一体的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古格遗址的脚下起步,古格的子孙们正在创造21世纪的新生活。

  孔雀河畔白糌粑飘香

  沿着美丽的孔雀河,我们来到了普兰县普兰镇细德村。白青稞是当地的一种优良品种,磨出的糌粑又白又香又好吃。村委会主任吉如次仁介绍说:“细德村种的白青稞,以往亩产只有400公斤,现在可达到500公斤。以前种白青稞是只供自己吃,现在不仅销往整个阿里地区,还出口到了尼泊尔。原来青稞的价格是每公斤1.4元,现在通过加工成糌粑,每公斤可卖到3元。从2003年开始,扩大了白青稞种植面积,人均年收入达到了2400多元。

  我们走进了一户村民家,主人欧卓玛和我们拉起了家常:“白糌粑进入市场,增加了我们的收入,我成了村里第一个买手扶拖拉机的人。家里的电视机、电话、洗衣机、VCD、电动酥油桶等,应有尽有。现在,我们村40多户人家都买了手扶拖拉机和各种家用电器。”

  多吉次珠的新思想

  日土白山羊绒世界驰名,已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和拳头产品。近年来,随着白绒山羊的不断推广,群众的收入逐年增加,但畜牧业发展与草场承载量的矛盾也突显出来。

  日土白山羊绒又软又细,是世界上最细的羊绒之一。但是,山羊对草原破坏很大。县里为此采取了如设立网围栏、限制山羊总量、加大出栏力度、加强人工种草等措施。这些措施也都得到了农牧民的支持。在日土县日松乡德如三村多吉次珠家里,这位朴实的牧民手牵着一头可爱的白绒山羊和我们聊起来,我家有400多只白山羊,每年总收入达到2万元。原想多养点儿白绒山羊,但县里为保护草场限制了各家的发展数量。我们明白保护草场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了子孙后代。要继续增加收入,我们就只有在提高白绒山羊质量上下功夫。

  多吉次珠的话很有代表性,为了明天更美好,日土县群众在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同时,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并且有了初步的环保意识,这对地处偏远的日土农牧民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班公湖畔的小康示范村

  日土县多玛乡乌江小康示范村位于美丽的班公湖畔。整齐划一的29栋平房错落有致,不少房子门前都停靠着手扶拖拉机或卡车。

  我们来到平措次仁的家中,小院挺宽敞,向阳面镶满玻璃的大客厅足有50平米,地板铺的是印花瓷砖,气派漂亮。平措次仁滔滔不绝地谈起他家的情况:5年前,我拿出了3万元开始做生意,同时买了一辆东风车跑运输,现在年收入有2万多元,去年盖了这套新房子。

  在村口,我们遇到一位叫次仁巴里的村民。他把我们带进家中,给我们看他正在内地上大学的儿子的照片,满怀喜悦地说,“我们村里的孩子在内地上学的还有好几个,我希望他毕业后回来建设家乡。”

  村委会主任索朗旺堆告诉我们:全村光是去年就新盖了80多间新房,每家每户都有太阳能,外出打工的人也很多,90%以上的小孩都上学了。群众自筹资金建起了乡镇企业,村里的小商店已有7家,部分群众还准备自筹资金建苗圃。村委会主任还说了一件难忘的事情:2003年国庆节,村里自发举行了升国旗仪式,全村300多名群众参加,其场景很是激动人心。

  加布新村牧民的新生活

  加布牧民新村建在阿里地区革吉县革吉镇的县城西面。几十栋整齐的房子在公路边引人注目。过去,这里的55户牧民都居住在100公里以外的游牧帐篷里,他们搬到加布新村已经3年了。今年57岁的仁青提起定居,他的话可多了:搬迁之前,我家住在牧区,天气冷,风雪大,交通不便,没有学校,没有医院,看病困难,孩子无法上学。搬迁后小孩可以上学,牧民也能在这里开商店。仁青特别告诉我们,搬迁后,整个村子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住到房子里,脸变白了,上医院也方便了,身体更健康了。仁青的妻子罗嘎高兴地向我们介绍着家里四间房子的安排:老两口住一间,两边各一间是大儿子和小儿子的,还有一间放东西。她说,现在全家人再也不用挤在一个帐篷里了。旺杰镇长给我们介绍了加布村搬迁的情况:2001年搬迁之前,牧民整体的经济发展和增收缓慢。搬迁后,村子离县城近了,好处很多:牧民沿街居住,利用这个优势把畜产品变为商品,牧民的生活生产起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牧民的收入明显的提高。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大部分群众家还有了电视、电话等,由于交通便利,村里的大部分孩子都能上学,有些孩子还能到拉萨或内地上学。

  在革吉镇地毯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厂,我们看到加布新村的村民贵桑正跟同伴们一起织卡垫。她说,“我学这个技术有3年了,最近又在镇上培训了两个多月,现在我们编织组有5个人,以后还要增加。编织品卖出去了不少,收入也可观。搬迁之前没有见到过织卡垫,搬迁后,我的致富愿望实现了。”

  盐湖乡的百万富翁

  阿里地区远近闻名的富裕乡——盐湖乡,当地把这里叫做革吉县的“小香港”。由于盐湖乡地处交通要道,可以说这里是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

  走进革吉县有名的富裕户白桑的家里,我们见到了他的3个孩子。老大扎松说,他父亲到拉萨做生意去了,家里生活不错,一年有10万多元的收入。在和孩子们聊天时,我们才知道,白桑不久前买了一辆丰田4500高级越野车,这次是到拉萨跑旅游去了。

  说起白桑的脱贫致富经历,盐湖乡党委书记单增是最清楚不过的。以前牞白桑一家人口多,属于贫困户,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他想尽办法开始做起生意,当时本钱只有几百元,后来从朋友那里借一点,银行贷一点,先在运输、百货批发上下手,艰苦经营,逐渐富裕起来。他富起来后不忘村里的贫困户,经常帮助他们,还为发展教育出钱出力,现在他除固定资产外,流动资金有八九十万元。

  曲旺是盐湖乡与白桑同时富裕起来的牧民。他从1983年开始做生意,当时只有500多元的本钱,后来生意一年比一年红火,刚开始时他只经营一些小商品,现在已经有100多万元的资金。先后买了大小汽车5辆,下一步他打算盖两幢楼房,在乡里开一个大型批发店。更让人高兴的是,像白桑和曲旺这样资产在百万元以上的富裕户,在盐湖乡一共有8户。

  西诺领着乡亲奔小康

  海拔4300米的改则县是阿里东三县中历史悠久的一个大县,县城宽阔的马路上车来车往。我们的车正停在“改则西诺加油站”加油,西诺是改则镇有名的富人。

  西诺是位身材不高、敦厚朴实的中年人。他说:“我是改则县玛米乡的一户牧民,当时我家有3口人,牲畜只有70多头(只),1993年,开始我拿出2000元做起了买卖皮张的小本生意。后来买了拖拉机和汽车,搞运输、建加油站、建出租房,还承包工程,现在总资金达到200多万元。”

  西诺盛情邀我们去他家坐坐。走进院门就看到宽敞的大院里停着崭新的丰田4500,还有大型挖掘机、拖拉机等。一进屋就更让我们耳目一新了:镂空雕刻精致的大藏柜上摆着4个同样工艺雕刻的小藏桌,即可做装饰,又实用,卡垫后面木制雕刻的靠背足有1米高4米宽,很是气派。屋里还有空调和冰柜等现代家用电器。西诺富了,可他却一心想着帮助镇上的群众致富。改则镇党委书记次仁多吉介绍说:西诺现在年收入达二三十万元。去年,他带领贫困户增收30多万元,对我们镇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阿多就是一位受到西诺帮助的牧民。他说:“2000年西诺带我外出打工,当年收入就有1万多元。2002年开始,西诺带我做生意,我的收入达到近2万元。现在我家的生活过得很幸福。”我们离开改则县前又听说,西诺又跑来了新项目,当地群众有80多人参加这个项目的建设,每人日平均工资可以拿到50到60元。

  措勤县教育工作托起新希望

  措勤县海拔4700 米,严酷的生存环境给这里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措勤人把这片土地的希望寄托在发展教育上。

  措勤县的“普六”工作在全区纯牧业县的教育工作中一直名列前茅。走进措勤县整齐漂亮的9年一贯制学校的校园,学生们正在做早操。我们看到一位身着牧民服装的母亲牵着两个孩子来上学。这位家长名叫日琼,她说,“我家3个小孩都在上学。我自己没上过学,没有文化,但我的小孩不能没有文化,我要让我的孩子多学点知识,使他们有一个很好的前途。”

  面对记者,孩子们说出了他们的心声:丹珍江阿说:“我是六年级学生,我要好好学习,争取上内地西藏班。”

  索朗顿珠说:“我来自达穷村牧区,上学后学到了很多在牧区学不到的东西,我家有四个兄弟姐妹都在上学。”

  从这所学校毕业又回到这里任教的老师次仁在内地上了中学和大学,毕业以后主动要求回到这里。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牧民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

  阿里的这些变化,尽管在内地人看来微不足道,但是这一切变化却是发生在中国的最西部——遥远的阿里高原!这场正在静悄悄地发生着的深刻变化,是藏民族历史进步的缩影,也使我们听到了西藏前进的脚步声。

  作者:甘韵琪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