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永不忘记的三个身份——访全国劳模、省地方铁路局局长张清源(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2日04:59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永不忘记的三个身份——访全国劳模、省地方铁路局局长张清源(图)
初识张清源,是因为他创造了一个“现象”。

  在短短3年时间,他带领一个拥有1.2万名职工、濒临破产的国有大型企业,成功地起死回生,而且主要经济指标均增长3至6倍,开发的30个多种经营项目无一亏损,创造了名噪一时的“河南地铁现象”。

  本报去年9月在一版重要位置报道了张清源和他创造的“河南地铁现象”,随后,国内百余家媒体转载报道了张清源的先进事迹。作为优秀军转干部的典型代表,张清源先后多次赴济南军区和各军事院校作事迹报告,在师生官兵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今年4月底召开的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张清源作为全国劳模先进代表登台接过了由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人亲手颁发的奖章和证书。

  今年6月初,解放军总政治部为张清源发来感谢信,转达总政领导的亲切问候,感谢他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努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军队赢得了荣誉。

  张清源出名了!

  但张清源说,我还是那个农民的儿子,还是那个从部队走出来的转业干部,还是那个有着3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这是我永远不变的三个身份。

  我是农民的儿子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张清源最喜欢的诗,他把它挂在自己办公室的墙上。

  “我是农民的儿子,基层的辛苦我最清楚,有什么困难不要瞒着我。”这是走访基层职工时,张清源最常说的一句话。

  2000年,张清源临危受命担任省地方铁路局局长时,企业亏损严重,面临倒闭,各分局从领导到职工每月工资只有240元左右,和当地基本生活保障线持平。张清源回忆说,看到万余名职工生活如此窘迫,当时自己很着急、很心痛。几年来,张清源的工作笔记摞起来有两尺多高,他走访了全局每个困难职工,他们的详细情况在上面都能查到。

  连续多年,张清源在年终的民主测评中获得的满意票都是全票。全体职工如此地信赖他,不仅因为他带领企业走出了困境,还因为他和职工心是连着的。正如长年患病的职工孙战胜所说,他没有局长架子,大家有什么心事和困难都愿找他说。

  “人生根基是在部队打下的”

  “严守纪律,顾全整体,勇于牺牲”,这是张清源总结的邱少云精神,时任邱少云生前所在团政委的他,曾在全军第一个提出“纪律高于生命”的口号。这也成了张清源一生坚持的原则。

  “我的人生根基是在部队打下的。”张清源在部队度过了25个春秋。

  如今,他做人处事仍彰显军人品质:保持着军人严格的时间观念,开会、约见从没有迟到过;保持着军人的组织纪律性,对组织上交给的任务从不推托……

  现在,他管理企业也暗合治军之道:赏罚分明,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身先士卒,面对困难总是第一个迎难而上;狠抓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企业团队建设……

  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张清源都是一名善打硬仗的虎将。过去,河南境内西煤东运的火车宁可转弯多走300多公里,也不走地方铁路的一条直线,甚至一部两省的“八方会议”也没解决问题。但张清源放下厅级干部的架子,百余次奔走于北京、郑州、武汉之间,站门廊,立门口,硬是把这块硬骨头啃下了,为河南地铁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省地铁局党委书记车同芝说,部队生活还给了张清源一个好体魄,他经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困了就在沙发上打个盹,一般人真顶不了那么久。

  据介绍,由于长期劳累,在最近一次体检中,张清源被查出5项因身体“严重透支”造成的病症。

  一个党员的座右铭

  “公平、清廉、勤政,制怒、禁欲、慎言”,坐在张清源的桌前,每每抬头都可以看到这12个大字。张清源说,这是他的座右铭,用来提醒他一个有着30多年党龄的党员领导干部该做的和不该做的。

  在外人看来,张清源几乎过着一种苦行僧式的生活,他几乎没有什么业余爱好,除了有空读读书,他的生活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三年时间,他几十次进京出差,可到现在还没去看过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儿子。

  平时张清源对职工的组织纪律性抓得很严,对违反纪律的职工批评起来从不留情面,但受批评的职工却从不对张清源有意见。该局职工王民选说出了其中原因,“张清源一身正气,自身干净,批评人完全从工作出发。”

  “平民情结,军人品质,党员意识,这就是张清源的精神世界。”省地方铁路局的职工总结说。

  不少国企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个强有力的企业家在的时候,一片繁荣景象;而当这个企业家离开后,立刻分崩离析。张清源说,正在进行的产权制度改革可以从制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使企业驶上长远发展的高速轨道。

  目前,河南地铁正在进行着多个层面的产权制度改革:与国铁合资建设的郑州到西安、郑州到北京、郑州到武汉、郑州到徐州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即将摆上日程;引进中外战略投资建设三条既有准轨铁路,对省局进行国有独资改造;由美国、法国公司控股改造两条窄轨铁路;对不控股的单位实行全员经济补偿……

  这都是难度更大的攻坚战,但善打硬仗的张清源似乎已成竹在胸。②6

  本报记者马宏图李铮

  责任编辑:李胜利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