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经济审美化的内在动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2日06:09 光明网

  姜奇平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发现经济与审美融合的现象越来越多体验经济、娱乐经济、文化产业、休闲产业、情感消费……越来越多的产业渗入了审美的因素;越来越多的审美活动渗入了经济的因素。主张回到快乐源头研究经济的卡尼曼获得诺贝尔奖,使理论界开始关注“有钱不等于快乐”的经济悖论;一向远离经济的美学也开始转向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关注。这一
切甚至影响到各国政策,以往片面强调GDP的观念,开始向以人为本的方向转变。正因为如此,最近有人提出“国民幸福指数”GNH,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共鸣。

  经济审美化的逻辑起点是快乐。快乐,既是经济学概念,又是一个美学概念。它是串联起经济活动与审美活动的纽带。经济学在其古典时期,曾以研究快乐为己任。例如,古典经济学家边沁,就把快乐作为其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边沁在《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中,把快乐和痛苦作为终极价值,认为“是非标准,因果联系,俱由其定夺”。如果认为快乐过于微观,那么对应快乐的幸福,则具有宏观价值。

  快乐与幸福,在英语中可以是同一个词。边沁解释说“功利是指任何客体的这么一种性质由此,它倾向于给利益有关者带来实惠、好处、快乐、利益或幸福 所有这些在此涵义相同,或者倾向于防止利益有关者遭受损害、痛苦、祸患或不幸这些也涵义相同;如果利益有关者是一般的共同体,那就是共同体的幸福,如果是一个具体的个人,那就是这个人的幸福。”边沁据此提出后来被称为“最大幸福原理”的“功利原理”“它按照看来势必增大或减小利益有关者之幸福的倾向,亦即促进或妨碍此种幸福的倾向,来赞成或非难任何一项行动。”可以说,古典时期经济学不同于今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关注目的价值。他们把人作为生产的目的。他们关注生产的目的,甚于关注生产本身。

  然而,马歇尔以后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快乐”不见了,代之以效用的概念。从此,经济学与美学的联系就被割断了。从表面上看,直接的原因,是人们认为快乐等情感不可测度。经济学为了实证,采用效用包括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这种可以精确测度的、引致快乐的中间价值变量,来近似替代快乐这种作为“一种心理行为,一种情感”边沁语的不可测的最终效果。然而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工业化的理性价值,与情感这种感性价值之间,存在实质性冲突。取舍的结果,在工业化中形成的主流经济学,自然要维护工业化的核心价值,即理性价值经济人理性无非是哲学理性的经济化。经济学对情感的忽视,源于对理性的独尊。所以,在整个工业化运动中,人们不再把效用当作引致快乐的手段,而是把效用本身当作追求的目的。扩大到宏观含义上,最大幸福概念,也就被偷换为最大效用概念,GDP就成了最大效用的代表。此时的主流经济学,已经“忘记”了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对效用的最初看法。

  以效用取代快乐,隐含着一个最近被行为经济学家们证伪的命题,就是“有钱即快乐”。在这个命题中,“有钱”是效用、效用最大化的通俗指代;“快乐”是幸福、福利最大化的通俗指代。这个命题的经济学含义是快乐依附于效用。有效用就有快乐;只要效用最大化,快乐就最大化。卡尼曼、奚恺元、黄有光等经济学家的一系列实证研究证明,“有钱不一定快乐”。对应的宏观结论则是,GDP的增长并不自然而然地意味着幸福水平的同等程度提高。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最大效用的体现,而国民幸福总值GNH是幸福最大化的体现。针对工业化时期效用与快乐的本末倒置,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卡尼曼响亮提出“回到边沁”的主张。在《回到边沁》一文中,卡尼曼开宗明义地区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效用,一种是马歇尔以来,作为理性经济人假设价值基础的效用即现在主流经济学定义的效用,包括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一种是边沁原意上的效用,即反映快乐和痛苦的效用。卡尼曼把后者称为体验效用ExperiencedUtility,并把这种效用,作为新经济学的价值基础。这是经济学200多年来最大的一次价值转向。卡尼曼获得诺贝尔奖,反映了经济学对现代化转型的响应,早已暗流涌动。

  经济审美化丰富了经济学的人性假设基础。西方主流经济学把工具理性作为人性基础,形成理性经济人假设,实质上是把异化当作了人性的基础。而经济审美化,要求把复归作为人性的基础,从而要求把人的快乐和幸福,而不是工具理性和效用这种中间价值,作为人性的基础。这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从追求中间效果性能、价格、服务到追求最终效果 满意、快乐 的转变。

  经济审美化对传统需求理论提出挑战。传统经济理论中隐含着需求同质的假设。在真实世界中,经济中的审美需求,与物质需求、社会化需求,具有不同质的特征。审美需求实质是一种自我实现需求。由于需求不同质,需求曲线可能有质的不同。自我实现需求,同股市需求一样,都具有“追涨杀跌”特征,当其经济体所占比重过半时,就动摇了向下需求曲线的经验基础,进而对“有效市场假说”构成致命冲击。

  经济审美化对经济决策也产生了广泛影响。一是影响宏观经济决策,从片面追求GDP的倾向,转向包括情感特征在内的国民幸福总值。如日本提出国民酷总值GNC的概念。二是影响产业经济决策,向审美型产业倾斜,如休闲业、影视业、游戏业、动漫业、时装业、娱乐业等。如日本审美型产业已超过制造业,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新支柱。三是影响企业经济决策,从价格战的战略,转向追求“追涨杀跌”高端价值的体验经济战略,以情动人,以顾客为本。

  当前,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为人民谋幸福这个根本。在新的形势下“谋幸福”,就要注意避免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走的“有钱不快乐”的弯路。我们需要通过市场机制,把个人快乐与社会幸福内在联系起来。(来源:光明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