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话卡百万元话费被盗 警方破获高科技盗窃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2日09:22 大众网 | |||||||||
本报青岛7月1日讯(通讯员仪铭记者刘大正)面值百万元话卡还在库存,然而里面所存话费却不翼而飞。日前,青岛市南警方联合青岛市公安局破获了一起案值百万元的高科技盗窃案件,两名通过计算机网络盗窃电话IP卡话费的嫌疑人葛某、董某在烟台落网。7月1日,葛某、董某已被青岛市南警方刑事拘留。 百万元青岛话卡上海售出
6月11日,某通讯公司青岛分公司相关人员到湛山派出所报案称,该公司100万元的电话IP卡内的话费被人盗取,虽然原卡仍在库存,但根据电话卡数据所制作的1万张(每张100元)复制卡已流入上海待售。经调查,警方了解到,今年6月上旬,有一自称是某通讯公司威海分公司的女职员联系到上海一电话卡经销商,称有1万张面值为100元的电话IP卡低价销售,折扣竟惊人地低到2.5折。后经销商先行付给该女子7.5万元定金,将卡留下待售,并承诺几日后将款项付齐。但经销商面对如此低廉的IP卡心存疑虑,便与通讯公司联系。通过号段查询,发现这宗价值百万元的电话卡属于青岛分公司,而该公司此号段的电话卡还在库存,并未外销。 两盗窃案犯烟台相继落网 根据案件情况,警方认为,嫌疑人应能返回上海经销商处,将所欠货款收回。民警便于立案当天迅速赶赴上海,准备缉捕案犯。但经过连续数日的布控,嫌疑人迟迟没有出现,首次的抓捕工作没有成功。但此次没有成功的行动同时也传递给警方一个信息,嫌疑人可能已经知道案情败露,而知情者应该局限于公司内部,警方立即将案件的侦破方向转移到公司内部人员。经过大量的侦查取证工作,犯罪嫌疑人渐渐浮出水面,该通讯公司烟台分公司的数据员葛某及该市的电话卡贩董某有重大作案嫌疑。6月30日,两人在烟台被警方抓获。 盗卡号密码异地制卡获利 经审查,葛某供认了自己利用公司内部网络,盗取并激活青岛分公司IP卡信息,后勾结烟台市女卡贩董某复制话卡获利的犯罪事实。 今年24岁的葛某是乌鲁木齐人,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某通讯公司烟台分公司数据部工作。两年来的工作,他具备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并负责联系广州一制卡公司制作该公司的电话卡。在工作中,他发现只要掌握了电话卡的卡号、密码等信息,制作一张电话卡并非难事,便萌生了调取外地电话卡资料复制电话卡牟利的念头。 于是,他在工作期间不断研究摸索其中的“奥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通过登录总部的电脑网络,借助于自己的计算机知识,居然获取了青岛分公司3万张电话卡的信息资料(价值300万元)。得手后,葛某无比兴奋,决定联系制卡公司,复制电话卡。但因为葛某本身是通讯公司员工的身份,容易暴露,于是便找到了工作往来中结识的烟台市一女卡贩子董某。在告诉了董某他的计划后,两人一拍即合。于是,董某按照葛某的指示,冒充威海分公司的员工,来到广州一制卡公司,先行制作了1万张100元的电话IP卡。后董某来到上海,联系到一电话卡经销商,以2.5折的价格低价卖出。在收取到7.5万元的定金后,葛某便听说了公司总部调查关于上海流入了复制IP卡的消息。 葛某知道事情败露,便立即通知董某不要再回上海索取其余的17.5万元。不料半个月后,本以为已经风平浪静的葛某、董某最终还是被警方抓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