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和谐社会身边人:“拆房子”但不能“拆人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2日17:51 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7月2日电题:“拆房子”但不能“拆人心”

  新华社记者郭奔胜

  这是一场几乎令人窒息的对话。在南京市九华山拆迁项目现场,时间已到夜里12时。门里是被拆迁户,门外则是拆迁公司的工作人员。任凭外面的人怎么苦口婆心,门始终紧闭
着。

  “我是这里的拆迁公司经理,你们与其这样七嘴八舌乱猜测,还不如找我谈。”这时,在一旁静听多时的一名中年男子高声说道。说话的是南京市玄武区拆迁公司经理刘高。听说经理来了,门在不情愿中打开,里面走出了几十位正在商量“对策”的拆迁户代表。

  在忍受着众人讽刺、挖苦和难听的话后,刘高心平气和地说:现在我们的工作方法和过去不一样了。我是负责人,如果哪个工作人员违法操作、态度恶劣,你们找我,我的电话24小时开机。

  正是这次“夜半对话”,开启了拆迁公司和拆迁户沟通的大门。九华山拆迁项目是南京市2004年实施市场+保障拆迁管理办法后的第一个项目。最初,出于对“新政策”的不了解和对拆迁的抵触情绪,这个地块有70%的住户不配合拆迁。但仅仅过了两个月,涉及这个项目的136户居民、28家企事业单位全部搬离现场。没有一户动用强拆手段,没有一户因拆迁停水停电,没有一户因不满拆迁结果上访。

  去年以来,拆迁这项被认为是“天下第一难”的工作,在南京正经历着变化。刘高说,政策变了,人的工作方式更要变。长期以来,拆迁方总是以“强者”的面孔出现,谈得拢就谈,谈不拢就强拆。不太注意在细微之处与拆迁户进行沟通。而现在,这个弦已拧了过来。在九华山项目上,公司与每个拆迁户的沟通时间平均将近50个小时,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要与被拆迁群众谈话10个多小时。就连拆迁房屋墙上写的拆字也体现“人情味”。拆字书写得很工整,字体也较小。不像以往一个个大大的拆字被胡乱画在墙上,十分刺目。拆字上墙的时间也有严格的限定,必须是拆迁许可证规定的拆迁时间之后。

  过去我们是用一种方法解决所有问题,现在必须要用多种方法解决一个问题。一位长期从事拆迁工作的经理说,拆迁引入市场机制后,拆迁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协商成为解决矛盾的主要方式。在南京市拆迁项目中,公、检、法这些曾经是拆迁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已完全退出拆迁工作过程。替代行政权力的是拆迁方的人性化服务。拆迁户蔡承富每天要早起摆摊卖报,工作人员想方设法找到报摊,每天一大早就与他一起边卖报边谈补偿问题,一次一次地谈,最后终于达成一致,让这位拆迁户感动不已。

  除了违背政策的事,能帮的都要帮。城市房屋拆迁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的不仅是拆房,还有拆迁户的过渡、购房、工作、就业、入托、入学,老人赡养、财产分割等多方面的问题,哪一项处理不好,都可能激化矛盾。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南京市实施“依法拆迁、真情相助”,一揽子解决拆迁群众的困难,使得拆迁方与被拆迁方的关系趋于融洽。一个突出的变化是,一些拆迁群众争相给拆迁公司送来了锦旗。

  “和谐拆迁”,这个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正在南京逐渐变成现实。(完)(责任编辑:廖敏)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