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难度降低 突出主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3日08:56 大众网-生活日报

  7月1日晚6:15至9:15,由本报和济南大智学校联合主办的2006年高考命题趋势及备考策略报告会文科综合专场在山大西校区千人礼堂举行。中央电教馆高考研究员、著名专家王旭结合2005年的高考试题,对2006年最新高考命题动态作了全面的预测与分析,并针对山东高考竞争异常激烈的现实,对即将跨入高三的考生如何提高复习效率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具体建议。

  2005最新高考命题动向

  对比往年的试卷情况,王旭总结出了今年高考命题趋向上的六大特点。他强调,虽然教育部新的考试说明还没有确定,但这些特点在2006年的高考中必定有更加明确的体现。这六大特点是:

  一、知识与能力并重。

  今年高考的几套试卷与往年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回到了“主干知识+能力考查”的正确命题方向上来,把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与对能力的考查题摆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这种试卷要求下,考生必须要防止出现两个错误倾向:一是太注重能力培养,忽视可操作性;二是忽视主干基础知识的掌握。这就要求大家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合理掌握基础知识,并以此为依托来培养和开发能力。

  二、三科热点的突出展示。

  纵览全部试题到处都是热点,在小步调的设问中所展示出来的正是社会方方面面的热点问题。所谓热点,不仅仅指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的伊拉克战争、台湾问题、印尼海啸、连宋大陆行之类的大面上的社会焦点问题,而是把政、史、地三大学科中各自所关注的学科热点问题也容纳在内。

  三、图形图表题增多。

  今年的高考试题在统计图表、图形图示形式的题目上下了很大工夫,并由往年的“定性结论”式考查转变为目前的“由定量分析到信息综合,再到定性分析”的考查方式,相比往年而言,图形图表多而且样式新颖是新出现的一大特点。

  四、特别突出三科的主干知识。

  今年的考题不回避热点地区和重大地理事件,落脚点却在基础知识。高考试题对考生能力的考察是建立在对主干基础知识全面把握的基础上的,对能力的要求是以基础知识为依托的,因而所有的试题最后都落实到了三科的主干知识上,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十分突出。

  五、难度降低。

  相对来讲,目前的考题难度已经有所降低,但是它在文科试题思维的发散性、创新性上却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基础题,考生所要做到的只有一点——正确、高速地解答。比如有一道涉及到印尼海啸的题目中提供了海啸发生地的时间和所在的时区,以及纽约所在的时区,要求计算海啸发生时的纽约时间是几点。对考生来说,做出结果并不难,难的是用最快的速度做出来。

  六、对描述能力的新要求。

  试题变化的最后一个特点就是要求考生在找对思路、得出结论之后,能用简洁、规范的语言进行条理清晰、准确详细描述,正确明朗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使阅读者能看清楚、弄明白。对考生问题描述能力的考查靠的是考生平时的训练,因此,在平时做练习时,一定要养成规范答题、准确描述的好习惯。

  2006复习策略及建议

  针对这些新的变化特点,王旭为广大考生提出了几条有针对性的建议。

  三科复习首先要有特别正确的价值观念

  有特别正确的价值观念是指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认识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价值观体系的内容渗透到复习的整个过程中来,使之正确地指导自己的答题过程。

  关注社会热点并同基础知识结合起来

  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等形式,尽量多地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并注意自己的思考过程,将它们同具体的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点和理论结合起来,以便在考试时能迅速地在热点问题与所学知识之间建立准确的联系,并迅速找到解决的思路。

  注意把握每一学科的主干知识

  高考要求每个考生都能有完整而科学的知识体系的构建来支持自己的解题思路,这个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最好依靠老师的指导来进行,以便能准确地把握哪些知识点是考查重点,它们可能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等等,这时老师的经验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同时,高考还注重考查学生思维的过程性,因而,在复习中还要注意掌握知识的层次性。

  加强复习过程中对各类

  图像信息认定的训练

  高考中图形图表类题目的增多使得对同类试题的训练显得特别重要。考生在复习中要加强图形图表思维的训练意识,对各种类型的图像都要尽量加以注意,以提高自身对图像信息的敏感程度,并建立动态的、理性的、过程性的图像思维模式,以便更加从容地应对高考。

  本报记者 蒋波 实习生 王康 整理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