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家长消极应对生命安全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3日09:00 上海青年报

  10天前中考考生斌斌的不幸落水,引起了本报对中小学生暑期安全的一系列关注,在这10天里,我们的记者顶着酷暑骄阳,连续多日对上海大街小巷里的学生游乐场所进行了深入走访调查,确实发现了不少隐藏着的安全问题。

  暑假真的来了,如何过一个安全健康的假期,学生和家长们还有社会各方面都准备好了吗?为此,本报记者兵分三路对本市部分社区的居民和学生进行了采访调查。

  (记者 蔡玲玲 高玲 陈筠)

  现象一没地方玩孩子多被关在家

  11岁的希希是普陀区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昨天,记者进入希希家采访时,她一个人正在家里上网听音乐,“放假只能在家看看书,上上网。我们家附近没什么好玩的,只有半岛花园有个游泳池。在老师的建议下,我报了个动画培训班。”

  记者在希希家中看到,一个窄窄的过道,被希希改成了跳皮筋的场所,皮筋一头连着柜子,另一头用椅子撑着,“没地方玩,我只好一个人在家跳皮筋。”希希告诉记者。

  子长学校小学部三年级的女生钱钱告诉记者,她和班上一大半同学都参加了街道组织的暑托班。“爸爸妈妈平时要上班,暑托班的老师教我们做暑假作业,还有各种手工活动。”普教院附小二年级的章霖对暑托班的活动很是满意,令她耿耿于怀的暑托班只有上午半天,剩下的半天她只能一个人在家中度过。

  与章霖的情况类似,不少家长向记者证实,除了上各种补习班、培训班,孩子们大多时间都在家中或亲戚家中度过。女儿刚参加过中考的王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孩子已经不小了,可是对于家长来说安全问题仍然是最让其紧张的。“不敢让孩子在外面乱跑,呆在家里最安全了。”王女士的想法得到在场的其他几位家长的首肯。

  现象二只知“不要”不知“该怎样”

  “不要碰刀、不要碰电、不要一个人过马路、不要玩火”……记者发现几乎每个家长都具有一定的安全教育意识,然而这种教育大多都停留在“不要”的层面,而对于一些危机场合的切实有用的自救技能,则是家庭安全教育的一个空白。

  家住常德路的彭先生告诉记者,“在孩子安全问题上,我最担心的是交通问题,上海的车太多,我很怕孩子一不小心被车撞着。”

  除了交通安全,部分家长还担心游泳场所是否安全、孩子一人在家是否安全、孩子会否被拐骗等问题。

  调查中记者发现,很多父母虽然十分关心自己孩子的安全问题,但在如何教育孩子自救上,仍然有许多不足。

  采访中记者知道了这样的故事:女生华华从小被父母教育不能乱碰家里的“危险物品”,一次华华一个人在家,家里买的大螃蟹却自顾自地从容器里跑到了客厅里。不知所措的华华只能躲到凳子上去,而任由这些横行将军们占领了客厅。当父母回到家后,看着已经站在凳子上很久的华华,对于女儿的听话有点哭笑不得。

  “如果大楼着火,孩子是否懂得逃生技能?如果地震来了,孩子是否知道如何做?如果燃气泄漏,孩子是否知道正确的做法?”当问到这些细节问题时,许多家长表示,在安全上,并没有想到这么多。“我们没教,也不知道孩子的老师教了没有?”当记者提出这些问题时,同济大学教授吴老师反问他的小孙子。“我们的确没有想这么多。”家住常德路的彭先生这样对记者说。

  现象三生命教育还有很多“盲区”

  不少家长在调查中表示,如果有机会能对孩子进行专门而系统的安全教育,自己将十分乐意配合。但目前这样的综合安全教育活动资源太少。

  “你知道哪里有这样的夏令营吗?我马上就帮孩子报名。”家住子长小区的周女士颇感兴趣地向记者打听。在场的其他家长也纷纷表示在考虑为孩子报名参加如游泳班之类培训,以加强孩子应对紧急情况时的逃生能力。

  记者了解到,不少学校已经开展了消防、溺水急救、地震逃生等安全教育活动,同时,有条件的学校也开展了游泳课等以增加孩子的技能训练。但是,这样的安全教育并非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同济小学的吴同学和静安区第二小学的陈同学告诉记者,他们学校里都学习过一些消防知识,但这些知识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平常没有参加消防演习的机会。

  另外,很多居委会都承担了召集本辖区内中小学生暑假集体学习实践的工作。在长寿街道长四居委会,工作人员刘女士告诉记者,在为期两个月左右的暑期内,将会举办8次左右的集体活动,将孩子们聚集起来,学习一些电脑、技能以及法治教育工作,但是对于针对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暂时还没有考虑到。

  不少家长告诉记者,希望能有一个开展囊括交通、消防、溺水、食物中毒等一整套的科学有效的安全教育暑期综合班。“孩子们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危险。而我们家长只能在平时意识到的一些细节上给予一点指示。如果学校或社区能组织进行专门的生命安全教育综合培训,哪怕花钱,我也会让孩子去的。”专门让女儿去学游泳的出租车司机王先生向记者表示。

  记者手记

  生命教育不能“消极回避”

  调查中,记者欣然发现安全教育的意识已在社会各个层面开始萌芽。然而,我们也发现了问题:孩子们被保护在有限的范围里,因为“怕出事”失去了尽情游玩的乐趣;面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家长们采取的教育模式大多是消极回避,而忽视自救能力的培养;社会层面虽有形式多样的活动,但在覆盖面与普及度上还不尽人意……。

  我们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引起社会的关注与思考,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快乐而安全的假期。暑假不仅是补习的好时候,还应该是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良机。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