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今日“炮轰”彗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01:19 安徽在线-新安晚报

  “炮弹”发射在即“撞击彗星的那一刻即将到来,这次重大太空项目的关键时刻正在一步步迫近。”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负责“深度撞击”的项目主管里克·格兰米尔说。这项史无前例的“炮轰”彗星计划1999年11月1日正式启动,耗资3.3亿美元。时隔5年之后,“深度撞击”号彗星探测器于今年1月12日成功发射。在4日撞击彗星前,“深度撞击”号走过了4.31亿公里的漫长太空之旅。如今,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到来。格兰米尔说:“经过多年的设计、培训和激励,我们即将实现目标。飞行和科学小组正在为这项太空
计划努力工作,我们状态不错,准备迎接撞击。”按照计划,“深度撞击”号彗星探测器2日下午进行最后一次轨道调整,并在北京时间3日下午2时释放撞击器。撞击器重369公斤,大小如同一台洗衣机。随后,撞击器会以大约每小时3.7万公里的速度冲向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撞击预计会在美国东部时间4日凌晨1时52分(北京时间13时52分)发生。格兰米尔说,最后阶段将全部自动完成,不再有人工介入。揭示太阳系起源彗星是太阳系最古老的原始天体,它由水冰、二氧化碳冰、甲烷冰和大量尘埃、岩石物质组成,并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天文学家推测,在46亿年前太阳系诞生之后的最初10亿年内,彗星对地球的频繁撞击给地球带来丰富的水和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地球合适的环境下,逐渐演变成最原始的生命,从而促进了地球的演化。但截至目前,人类对彗星的了解还比较少,主要停留在对其表面物质的认识上。1996年,美国3位科学家德拉美尔、白勒顿和赫恩向美国宇航局提出了撞击彗星计划,以揭开彗星内部的秘密。科学家们设想,撞击器轰上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时,会在其表面砸出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坑,并造成彗核表面的冰雪、尘埃等溅起,好比在太空中放出一个大“焰火”。

  此时,等候在安全位置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和布置在太空中的“哈勃”等望远镜以及地面天文台都会对这次难得的人工“天象”进行密切监测。撞击前,撞击器上配备的拍摄装置也会发回约两个小时的图片。

  “我们正在尝试一项最大胆、最危险的试验,这在空间探测史上从未有过,”喷气推进实验室负责人查尔斯·埃拉奇说,“和许多探测项目一样,我们的所得远超过风险,因为数千年来,我们第一次能够了解彗星的构成,而不是惧怕它们。”科学家们认为,彗核中含有太阳系初生时遗留的物质,因此通过此次试验,人们有望加深对太阳系起源的认识。“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了解太阳系是如何形成又如何演变的,并找出在宇宙其他地方是否有生命存在。”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负责研究太阳系的部门科学家安迪·丹特兹勒说。网络和电视实况转播这次撞击选择的坦普尔1号彗星发现于1867年,它绕太阳运行一圈需5.5年。之所以选它主要是因为人类对其已有100多年的了解,而且这颗彗星正处于中年时期,有代表性。此外,坦普尔1号彗星可以飞到离地球比较近的地方,撞击后适宜地球上的公众进行观测。另外,它所处的位置相对合适,“深度撞击”号所发射的“炮弹”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打中”它。目前,坦普尔1号彗星距离地球约1.3亿公里,人们用肉眼仍无法看到这次撞击产生的“焰火”。只有西半球的某些地区在空气能见度好的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高倍望远镜看到“深度撞击”。不过,天文爱好者们不必担心会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以及多家天文台都会在网上及时发布撞击的图像。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计划通过互联网发布一系列最新动态,并通过自己的电视频道实况转播这次太空任务。网民们可以登陆www.space.com网站一饱眼福。设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的国立基特峰天文台和设在夏威夷冒纳凯阿山巅的W·M·凯克天文台也都会在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发布它们观测到的图像。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将在今日下午1时30分到2时10分间带您一同目击“深度撞击”的全过程。“炮轰”彩排成功“可以说,对于4日即将上演的‘炮轰’彗星,以及相关的观测工作,中外科学家们已完成‘彩排’。照目前情况看,‘炮轰’彗星可能会有相当精彩的演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王思潮研究员3日向记者通报。王思潮介绍,美国发射的“深度撞击”号宇宙飞船进展一切顺利,中外科学家也都利用望远镜成功观测到了坦普尔一号彗星的有关状况。对这次人造天象,我国的天文学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7月2日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的有关科学家,利用40厘米口径的望远镜加上CCD,拍下了较为清晰的坦普尔一号彗星的照片,其彗发比较明显。“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只要天气条件允许,我国科学家肯定能观测到更为精彩的场面。”王思潮说。此前,闻名遐迩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一显身手,拍下了坦普尔一号彗星令人惊叹的“太空喷泉”。在它拍摄的两幅相隔了7个小时的彗星图像中,第一幅彗核没有明显的喷射活动,第二幅则可以看到彗核明显的喷流。在地球上的喷射有100米高就已相当惊人,而坦普尔一号彗星彗核的新鲜尘埃喷流高达2200公里,喷流向着太阳方向腾空而起。王思潮介绍,6月22日,“深度撞击”号宇宙飞船也拍摄到坦普尔一号彗星彗核更大的喷发活动:大量的气体尘埃向外喷出,规模比之前“哈勃”望远镜观测到的大5倍,彗星的亮度也明显增亮。但这次新抛射的物质在半天内就完全消失在太空中。“炮轰”彗星计划首席科学家赫恩指出,从飞船对彗发的光谱分析表明,喷发后彗发中的水汽比喷发前增加一倍,而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得更多。从这两次喷发活动可以预期,7月4日的“炮轰”彗星可能会有更精彩的演出。王思潮提醒,7月4日和5日的夜间观测非常关键。人们用10厘米以上口径的望远镜就有可能看到彗星的身影,但望远镜的放大倍数不宜太高,可用10倍~80倍的望远镜先行试验观测。本版综合新华社报道

  作者:今日“炮轰”彗星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