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明礼仪系列报道之职场礼仪·尊重受众是最大职业道德(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02:08 北京娱乐信报
文明礼仪系列报道之职场礼仪·尊重受众是最大职业道德(图)
做新闻,一定要尊重事实、尊重受众。 信报记者 孙京龙/摄

  业内声音

  “记者最大的职业道德是尊重读者、观众这些受众群,同时,由于工作性质需要频繁与人沟通、交往,在一些礼仪细节方面也要十分注意。”北京市记者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宗春启这样表示。

  时刻保持礼貌、平等

  宗春启说,记者采访前最好打电话提前预约,出于礼貌应该先让被采访对象预约个时间。在采访过程中,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话。

  谈到采访时的交流方式,宗春启说,现在有些记者不太会与人交流,有时问问题的态度、语气实在不能令人满意。在一些新闻发布会上,主持人要求提问的记者先举手然后自报家门再问问题,但有的记者显得很没礼貌,拿过话筒上来就问,这样做只能是给自己所在的媒体丢人。还有的记者比较势力,采访领导、专家学者时用的是一种谦逊甚至卑微的态度和语气,而在普通老百姓面前却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采访的态度和语气很生硬,完全是一种“审讯式”的采访,这样的做法非常不好而且显得很没礼貌。宗春启表示,要得到对方的尊重首先就要尊重别人。

  “尊重受众”是原则

  宗春启强调,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应该归纳为“尊重受众”这四个字。他说,读者和观众是媒体的衣食父母。比如一些市场化的报纸,办得怎么样和读者的喜好有很大关系。记者永远应该将读者、观众放在第一位,应该有很强的责任心,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不做虚假新闻、避免不准确的新闻。

  工作细节不能丢人

  宗春启对记者这个职业所需注意的细节也谈了很多自己的看法。他说,虽然记者是一个相对自由的职业,在穿着打扮上没有特殊的要求,不用天天上班穿着工作装,但也要注意起码的仪表。总的原则是得体大方,应该首先让采访对象对自己有一个好的印象才能让接下来的采访更顺利,记者的形象不只是代表自己,更是代表其所在的媒体。

  再有,记者在报道新闻时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读者,不要添加过多的感情色彩,也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说事儿。一些报道法制的记者,在描写犯罪嫌疑人时用一些感情色彩很强的贬义词来形容或者直接用“罪犯”这样不准确的词来表述,好像媒体就已经给他们定了罪。

  宗春启说,还有一些记者,利用采访谋一些小私利,张嘴向采访对象索要东西。曾经就有某家媒体的记者采访一个书法家,采访完后便让那位书法家为其亲戚、领导写几幅字,弄得那位书法家无所适从,写也不是不写也不是,只能说记者太不懂事。

  宗春启表示,记者要善于说“不”。心里永远得绷着职业道德那根弦。不注意工作细节,太丢脸。

  信报记者黄宇翟烜

  职场故事

  为选题 他们敢跟领导叫板

  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第七日节目,究竟是怎样一群人制作出来的?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来到了第七日的节目组。

  《菜娃乐园》是第七日近期较为成功的一个作品之一。故事中反映了北京周边的大型菜场中,菜农的孩子只能在凌乱的菜场中寻找童趣的真实场景。在第七日两个月的努力下,终于在一家菜场为“菜娃”们建立起来了一座属于他们自己的乐园。

  第七日的制片人说,为了做好这期节目,并且为“菜娃”们真正创建一处免费的乐园,第七日的所有记者和编辑都参与了其中。这是第七日节目组有史以来第一次为一期节目全体行动。

  但是,为“菜娃”们创建乐园的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容易和顺利。没有菜场愿意腾出地方建立“乐园”;菜农也很少有人相信“乐园”是免费的;更难的是让别人免费赞助菜娃们的玩具。平时做一期只需一两天,而《菜娃乐园》的选题却持续了两个月之久,在这期间,所有人都在为这件事努力地工作,直到将菜娃们的第一个乐园建立起来。

  节目播出后,引起了观众们的广大关注。主管教育的北京市副市长在看完节目后,特意将第七日节目组整体请到一起,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找到有关部门,又新建立了两个“菜娃乐园”。

  制片人说,《菜娃乐园》是第七日栏目组典型的运作模式。在节目中凝聚了第七日每一位员工的汗水。无论是领导还是记者,大家的力量凝聚在了一起。为了做好这期节目,第七日成员们几乎每天都会碰头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在这一过程中,你几乎分辨不出谁是领导,谁是普通记者。大家都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分歧,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不过,大家心中是有尺度的,决不会跨越它。”

  在讨论《菜娃乐园》这个选题时,大家都争得很厉害。“我觉得你的说法有失偏颇……这个选题应该从这个角度考虑……”但是争归争,第七日的记者说,无论是上下级间,还是同事之间,大家都只是针对选题讨论,决不会伤害到彼此间的感情。

  “电视最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第七日的制片人表示,作为领导更应该去为记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所以,在面对具体的工作的时候,每一个成员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这也是第七日的魅力所在。

  信报记者翟烜黄宇

  短信留言

  从今天开始,职场礼仪系列报道就与各位读者正式见面了。每天我们都会就一个职业做相关的专题报道。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与到我们的栏目中来,与我们一道,寻找并发现生活中那些工作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的劳动者。

  我们将开通短信平台,在每天发出下期预告。然后您可以针对该预告选题,把自己心目中认为的该职业所最应具备的职业形象发短信告诉我们。我们会开辟专栏予以刊登。

  请您发短信至13391533710,或拨打我们的电话:63330159。期待您的参与。

  明日主题预告:公交车售票员

  线索征集

  您是否还记得小区超市里的那个营业员热情周到的服务?您是否还记得上次看病时,那里的护士、医生对您的悉心照料?您是否还记得每天冒着酷暑为您投递报纸、信件的邮差那张汗津津的笑脸?……

  相信在您的工作和生活当中,一定对某个劳动岗位的工作者有着深刻的印象。他们是合格的职业人,有优秀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他们对自己职业的那份热情,也许让您在不经意间感动。那么现在,请把这些让您感动过或仍在让您感动的优秀劳动者的线索告诉我们。我们会去实地采访这些您所推荐的优秀工作者,并择其优者在隔周五制作专题栏目予以报道。

  我们将每天刊登所征集的主题职业的预告,欢迎您参与到我们当中,为我们提供线索。参与方式:

  短信:您可发短信至13391533710

  电话:63330159

  来信: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东街甲88号鹏润家园豪苑大厦B座13层奥运报道部

  邮编:100054

  第一期主题:超市营业员

  职场名家

  Zou Taofen,Outstanding Journalist and Publisher

  杰出的新闻记者和出版家邹韬奋

  联办: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Zou Taofen,also known as Li Jinqing,was born with the name ofZouEnrun on Novr 5,1895 in Yujiang,Jiangxi Province,China. Hewentinto exile abroad twice because of persecution.

  After the Decr Ninth Movement,he formed the China-Saving LeagueofShanghai Cultural Circles and was elected executive committeemr.After the Anti-Japanese War broke out,he started andpublishedFighting Invaders,Fighting InvadersPictorial,NationalWeekly,Nationwide Resistance,etc.inShanghai,Hankou andChongqing,publicizing resistance to aggressionand spreadingMarxism.

  On July 24,1944,he died of cancer in Shanghai at the age of 50andwas posthumously admitted into the CPC according to hislastwill.

  The Taofen Journalism Awards,set up by China Taofen Fundandissued by All-China Journalists Association (ACJA),are thehighesthonors granted to Chinese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 workingat newsediting,correspondence,news commenting,theoreticaljournalisticresearch and journalism education. The awards startedin 1993,withprizes given once every other year.

  邹韬奋,1895年11月5日生,原名邹恩润,曾用名李晋卿。江西余江人。曾两度被迫流亡国外。

  “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他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被推举为执行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创办、出版《抗战》、《抗战画报》、《全民周刊》和《全民抗战》等刊物,宣传抗战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1944年7月24日因癌症在上海逝世,终年50岁。根据其遗书的申请,中共中央在唁电中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韬奋新闻奖”是中国韬奋基金会委托中国记协主办的,奖励我国从事新闻编辑、通联工作及新闻评论、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育的现职专业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荣誉奖。1993年开始评选,现在每两年评选一次。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