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郑和下西洋》助肯尼亚华裔少女圆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06:46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棕黄色的皮肤、黑色的头发、长圆的脸形、扁平的额头……当来自肯尼亚马林迪市西尤村的19岁少女姆瓦玛卡·沙里夫昨天出现在大型纪录片《郑和下西洋》首播仪式上时,所有人都看出这个女孩不是纯粹的非洲人,她的很多细部特征对中国人来说是如此熟悉。“这不奇怪,”女孩用英语一字一顿地说:“我是‘法茂人’,祖先来自中国郑和船队。”接受南京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邀请,经过两天旅行,沙里夫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南京。而就在3个月前,刚刚高中毕业的沙里夫还在西尤村老家的土屋前,一边干活一边
侧着脸对《郑和下西洋》摄制组的镜头胆怯地说:“我特想去中国读书。”

  《郑和下西洋》带来沙里夫沙里夫

  这次来南京,是受8集大型纪录片《郑和下西洋》摄制组的邀请。《郑和下西洋》是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中,南京电视台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从2002年起南京电视台就开始了策划准备工作,2004年3月拍摄工作全面启动。一年多来,摄制组走遍大江南北,还两次乘坐人民海军“郑和舰”,在中国四大海区追寻郑和下西洋的航迹。此外,摄制组还远赴17国拍摄,行程10万多公里,采访了印尼前总统瓦希德、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夫人等亚非欧多国政府要员,中国驻外使节、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以及郑和在云南、江苏和泰国的后裔200多人。2005年4月,摄制组深入肯尼亚帕泰岛寻找郑和船队水手的后裔“法茂人”。正是在岛上,他们找到了唯一一户“法茂人”——沙里夫一家。面对镜头,对中国充满热爱和向往的沙里夫敞开心扉,吐露了来中国、来南京的愿望。所以当《郑和下西洋》首播,女孩收到一份厚礼——和市长姆拉穆巴一起来南京参加首播仪式。

  “麒麟”故乡的“法茂人”

  明朝人茅远仪绘制的《郑和航海图》中在非洲东海岸标着一个地名——“麻林地”。那里就是沙里夫的家乡。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期间,1415年麻林国的使者搭郑和船队带着当地的特产长颈鹿来到中国。永乐皇帝认为这就是象征吉祥的神兽麒麟,龙颜大悦,命大臣夏元吉写了《麒麟颂》,称赞这旷古未有的盛事。此后,去“麻林地”带回“麒麟”,成了郑和船队在非洲航程中的一件大事。“郑和到的‘麻林地’就是我们马林迪。”肯尼亚滨海省马林迪市市长姆拉穆巴先生自豪地说,“那里是长颈鹿的故乡。”舰队的一只船在一次航程中发生事故,在马林迪海边拉穆群岛的水道中触礁沉没,船上幸存的20位中国水手就近爬上了群岛中最大的帕泰岛东南的海滩。他们帮助当地人杀掉了岛上的一条巨蟒,当地人就把中国人上岸的一片地方留给他们居住。如今这里被称作上加海滩。在当地人发音中,上加和上海完全相同。生活在帕泰岛的中国人和岛上的斯瓦希里人友好相处,教他们农耕和结网捕鱼,和他们通婚,彻底融入了当地的生活。有着中国水手血统的后裔后来被称为“法茂人”,意思是海难幸存的中国人。

  “法茂女孩”要来中国读书

  沙里夫的先祖就是“法茂人”的一员。15世纪中期以后,上加缺水严重,沙里夫先祖迁到了7公里外的西尤村。如今在帕泰岛,沙里夫一家成了唯一的“法茂人”。肯尼亚博物馆专家和中国驻肯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曾多次上岛调查,基本确认沙里夫一家的故事属实。沙里夫有5个兄弟姐妹,生活非常困难,高中毕业的沙里夫是家里读书最多的孩子。她告诉记者,几年前自己辍学,还是一位在肯尼亚工作的华人资助她2万便士才完成了中学学业。华人的义举让在贫困中挣扎的沙里夫看到了希望。去年,即将高中毕业的沙里夫给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写信,希望到中国去继续学习。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郭崇立先生专程看望她,并积极联系她来中国学习的事。“今年9月开学的时候,我就要正式来太仓念书。”沙里夫说,她特别想学习中医。

  马林迪市长许诺送南京长颈鹿

  市委副书记缪合林,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辛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周世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皓,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国华,市政协副主席徐纪根等出席了昨天上午的首播式。副市长许慧玲下午会见了专程来宁参加首播式的肯尼亚马林迪市市长姆拉穆巴先生和姆瓦玛卡·沙里夫。随后,马林迪市市长姆拉穆巴和沙里夫一起参观了新建的“宝船遗址公园”。沙里夫非常兴奋,而姆拉穆巴先生则对公园中展示的出土文物非常感兴趣。他告诉记者,肯尼亚人民把长颈鹿作为送给最尊贵亲人的礼物。今年8月,他将送给南京一只长颈鹿,让600年前的佳话延续下去。南京日报记者 李冀(编辑 小海)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