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刘广润:三峡工程“侦察兵”(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10:16 汉网
  记者瞿凌云
刘广润:三峡工程“侦察兵”(图)
刘广润近照。高宝燕摄

  拎着一把长约30厘米的小铁锤,刘广润爬上海拔600米的马鬃山上,刨刨土,敲敲岩石,为此处发生的地质变动和房屋开裂寻找原因和防治方法。

  去年,75岁的刘广润像这样在巴东境内处理地质灾害多次。手上这把小铁锤,跟随他52年了,但它并没有因为岁月的久远而生锈,而是愈发地光亮。

  作为三峡工程的一名“侦察兵”,刘广润最了不起的事,就是为三峡工程选址。

  1957年,27岁的刘广润从前苏联留学回国,被分配到地质部三峡队任技术负责人。当时的主要地质勘查任务就是为三峡工程选择坝址,坝址比选是在以南津关为代表的石灰岩坝址和以三斗坪为代表的花岗岩坝址之间进行。

  选择南津关作为三峡坝址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美国水电专家萨凡奇的主张。解放后,坝址设计研究重点仍然放在南津关。

  但刘广润发现,位于西陵峡出口的南津关坝址河谷狭窄,岩层外貌虽坚硬完整,而其内部岩溶洞隙发育强烈,很多地方被溶蚀淘空,因此不宜作为三峡坝址。

  通过深入勘查,刘广润发现位于西陵峡中段的三斗坪坝段的花岗岩表部的风化层并不像人们原来想象的那么厚,风化层下面坚实可靠。这就为三峡工程避开南津关的隐患提供了有利条件。

  1958年春,周恩来总理视察三峡时,亲自考察了南津关和三斗坪两个坝址。刘广润向周总理汇报了两坝址的工程地质情况,并推荐三斗坪作为三峡工程坝址。周总理当即指示,将勘察设计的重点转到三斗坪……

  后来又经过多次勘查比较,有关部门最终将坝址定在三斗坪。

  三峡不仅以其雄峻、秀奇的地质地貌闻名于世,而其地质灾害危害之大也震惊世界。为了三峡航道和沿岸居民的安全,刘广润在三峡一干就是40多年。

  40多年来,他攀悬崖、登绝壁,指挥、指导了数百处滑坡、崩塌及水库塌岸等地质危害的防治,保护了三峡工程及移民区的安全,为此他险些葬身江底。

  历史上,位于南津关和三斗坪之间的莲沱镇,曾发生多次大滑坡,推入江中的土石体、民房等建筑残渣使得长江江底凹凸不平,形成了极为有名的“莲沱三漩”,舟人望而色变。

  一次,因看莲沱滑坡刘广润乘坐小船须经过这里,小船一下子进入漩涡。眼看小船向漩涡中心转去,幸好船老大经验老到,紧盯着漩涡变化,看准了一个机会,狠命划了几下,船才钻出来了。

  像这样的生命危险,刘广润在其地质生涯时,遭遇过三次。

  对三峡的地质灾害,刘广润了如指掌。即使现在,他还是高度戒备,明年三峡蓄水抬高至156米,而在这之前要将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防治好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人物简介

  刘广润,工程地质专家,1929年生,天津市宝坻县人,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华中科大水电学院教授。

  他在三峡坝址选定中起了关键性推荐作用,带领专家组指导完成了坝区地壳稳定性、水库岸坡稳定性、水库诱发地震等重大问题研究,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此外,他还负责完成了成昆(北段)、襄渝(安巴)两大铁路干线的勘察,并指导进行了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和深基坑工程灾害防治。

  他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概论》,主编《长江三峡工程重大地质与地震问题研究》等书籍多部。曾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和“有重大贡献的地质工作者”光荣称号。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