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人类首次导演"炮轰彗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12:16 北京青年报

  据北京天文馆专家介绍,由于“炮轰彗星”发生时,正值北京时间今天下午,所以在“炮轰彗星”的当时我国民众无法观测。等到撞击过后约7个小时后,即北京时间今天21时以后才有可能观测。

  本报讯北京时间今天13时52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人造天象———“炮轰彗星”将在宇宙深空中上演。昨天14时07分,美国“深度撞击”(DeepImpact)彗星探测器在太空长途
跋涉4.3亿千米以后,撞击舱和母体飞船成功分离,向“坦普尔1号”彗星直飞而去,开始了它悲壮绚烂的24小时“炮轰彗星”之旅。

  面对人类第一次自己创造的美妙天象,世界各国的天文研究机构和爱好者们,正积极行动起来。昨天,记者获悉,为顺利观测和研究“炮轰彗星”,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做好观测准备,进行过多次前期观测,并已拍摄了“坦普尔1号”彗星的照片。而国内一大批天文爱好者也不甘示弱,或者各自为战,或者团体行动,目标直指将在西南夜空上演的“炮轰彗星”人造奇景。其中我国著名的天文爱好者,曾发现“池谷-张”彗星的张大庆先生,已发现了“坦普尔1号”彗星,并对其进行了跟踪观测。当时他使用40厘米口径、放大51倍的望远镜,紧紧抓住从天刚黑到月亮升起之间的十多分钟时间,在西南方向夜空找到了这颗平时极暗难以发现的“坦普尔1号”彗星,并进行了观测。

  北京天文馆专家提醒感兴趣的市民,由于“坦普尔1号”彗星平时极暗,肉眼看到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观测有一定难度。该馆观测人员一直在关注“坦普尔1号”彗星,但用40厘米口径望远镜在天文馆楼顶观测拍摄过多次,都没有看到这颗彗星的踪影。因此,专家建议,爱好者最好选择30厘米口径以上的望远镜进行观测。此外,由于城市光污染严重,会大大降低观测到“炮轰彗星”的可能性,观测地点要选在远离城市灯光干扰的远郊区。所以如果天气晴好,一定要带上设备到野外去观测拍摄。而且最好在撞击前后都能有大量观测数据,这样才有可能看出彗星亮度的变化,并从中分析出哪些变化是由于撞击造成的。

  据悉,目前全世界至少有30架望远镜,包括斯必泽、哈勃等,都在密切关注“炮轰彗星”这场天文大戏,全球天文学家试图通过分析撞击时从彗星内部溅出的物质,利用全球望远镜网络编制出一份太阳系制造行星所用的原始配料列表。而美国宇航局网站(www.nasa.gov)也将详细介绍这次“炮轰彗星”深度撞击太空实验。届时,如果爱好者一旦因各种原因错过观测,也可上该网站“补课”。

  class=B14 colspan=3>

  作者:曾伟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