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600乘客紧急返航 守望生命的意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14:30 法制晚报

  7月2日9时许,一辆救护车快速驶入大连港16号泊位;9时52分,离港近一小时、载有600多名乘客的“长 兴岛”号返航在泊位靠稳;9时55分,急救人员用担架将一名处于昏迷状态的16岁女孩抬出船舱;9时58分,急救车快 速直奔医院;下午,女孩脱离危险……这是7月3日《大连新商报》报道的一组让人感慨万千的镜头。我注意到配发的照片上 ,不管是120急救人员,还是船上众多的乘客,脸上的表情除了为这位女孩担心外,看不出半点急躁和怨气。看多了“见死 不救,催讨薪人快跳楼,叫自杀者‘再来一刀’”的新闻,能看到大连港
这样充满阳光的救人场面,笔者心中充溢着一阵阵暖 流。

  大海作证,600乘客为一少女的生命守望相助,这是人类爱之本性使然。人类想要生生不息,就需要构筑人性与爱 的广厦。在这屋檐下,作为单个生命的人,都有为其砌砖护墙的责任。虽然面对不可预测的灾难,人的生命是脆弱的,然而当 众多生命扭成一股绳的力量时,危险就必然会被人性和爱消融到最小。

  与大连港守望生命的感人场景形成反差的是,由于一些人群中“拜金主义”思想的侵袭,当今社会流行着一股“有钱 能使鬼推磨”的颓废思潮,人性的关爱正在一些人心中流失,人性中的美好品质正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当一个人一次又 一次遭遇冷漠,我想他对于其他生命的关爱之心也会渐渐萎缩乃至荡然无存。同样,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如果一点点丢掉它 的爱心,最终丢掉的就是社会灵魂的精髓,会丢掉一个国家公民性格里的道德和良心。虽然大连港这次救人事件只是个案,但 它更多地传递出公民对生命的真切诉求。这一个个奉献爱心的个案就是社会爱的大厦中的细胞,当细胞不断在社会各阶层得到 扩散,我们国家的公民性格就会日益变得成熟而充满爱心。周明华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