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小杨家胡同:《四世同堂》见证抗战悲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16:1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4日电(记者刘江)若问北京的小杨家胡同,人们大多会茫然摇头。但一提到《四世同堂》里的小羊圈胡同,中国则会有几亿人说“知道”。

  原名“小羊圈”,现已改为“小杨家”的胡同,位于北京西城区新街口南大街。这个如今依然简陋且不起眼的小胡同,因为是名著《四世同堂》故事发生的地理背景,同时也是作家老舍的出生地,成为无数读者关注的地方。

  今年91岁的张老先生,自1940年起便居住在小杨家胡同10号。他说,胡同在半个多世纪里总体变化不大,老舍笔下的“葫芦肚”小广场加盖了一些房子,使胡同的“葫芦”形状看起来不那么规则了。此外,邻居们来来往往,聚合离散。

  老舍的一个重要文学主张是作品中要有特定的背景,因此,他的很多小说虽然人物和故事是虚构的,但地点却往往是真实,甚至可以考证的。今天的小杨家胡同,仍然是繁华闹市里很容易被忽略的一条陋巷,弯弯曲曲,且像羊肠般细窄,仅够行人和自行车驶入。

  老舍在自传里写道:“我们住的小胡同,连轿车也进不来,一向不见经传。那里的住户都是赤贫的劳动人民,最贵重的东西不过是张大妈的结婚戒指(也许是白铜的),或李二嫂的一根银头簪。”

  时光之河浩浩汤汤,胡同里曾发生过的很多人情故事,张先生都已记不清了,但对于日本侵略北京城的那些艰难岁月,他却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四世同堂》所展现的日本入侵的情景十分真实,经历过的中国人都会有强烈共鸣。

  《四世同堂》全书长约100万字,是老舍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其主体是在抗战8年间完成的。作者怀着鲜明的爱国情怀,悲愤地揭露了侵略者倒行逆施的罪行,展示了中华民族兴亡时刻的众生百态。

  对于这部描述中国特殊历史时段的小说,老舍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书中讲的是8年抗战时期北京的事。就我个人而言,我自己非常喜欢这部小说,因为它是我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

  一首《乡思》揭示了作者的心境:茫茫何处话桑麻?破碎山河破碎家;一代文章千古事,余年心愿半庭花!

  像书中所描写的一样,小杨家胡同当年的居民多数是下层老百姓,生活贫苦。日本侵略者的到来,使原本艰难但还平静的生活变得难以为继。做小生意的张先生说,日本人捣乱,买卖做不下去,到大年三十晚上,连北京人最讲究的过年饺子都吃不上一顿。除了物质上的压榨,精神的奴役更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张老先生说:“绝不能当亡国奴,否则一切要听人家的,生活根本没出路。”

  他清楚地记得,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那天,整个北京城都沸腾了。胡同里有人放鞭炮,平日清净冷僻的街道突然间热闹非凡,无数市民奔跑着欢呼游行。

  老舍之子舒乙说,“老舍成了作家以后,曾三次大规模地把小羊圈和诞生了他的小院子写进自己的小说。最早的一次是1937年,小说叫《小人物自述》;第二次是1944年,小说叫《四世同堂》;第三次是1962年,小说叫《正红旗下》。老舍让它们把小羊圈当作地理背景和活动舞台,演出一幕又一幕20世纪上半叶苦难中国的悲壮史剧。”

  居住在小杨家胡同的人见过大世面--时常有世界各地的文化人前来探访。老舍出生地小杨家胡同8号院因不堪其扰,甚至还一度挂过“私人驻地,谢绝参观”的牌子。记者造访的时候,院子正在进行市政水表改造。不断搭建的屋棚,使整个院落逼仄拥挤。据这里的住户卫先生说,老舍母亲从前居住的房子早已拆除,院子里唯一留下的“旧物”就是门口那棵枣树。在夏日明亮的阳光下,昂首超越屋顶的枣树枝叶繁茂,熠熠生辉,垂下一片浓郁的绿阴。

  舒乙在一次公开场合表示,要是能把小杨家胡同按照书中的描述复原,将会成为一处很有价值的文化遗址。因为它是增强民族凝聚力,自豪感的生动教材。(完)(责任编辑:罗茜)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